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822篇 |
免费 | 308篇 |
国内免费 | 154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97篇 |
综合类 | 259篇 |
化学工业 | 603篇 |
金属工艺 | 265篇 |
机械仪表 | 256篇 |
建筑科学 | 351篇 |
矿业工程 | 132篇 |
能源动力 | 101篇 |
轻工业 | 224篇 |
水利工程 | 55篇 |
石油天然气 | 271篇 |
武器工业 | 21篇 |
无线电 | 413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450篇 |
冶金工业 | 237篇 |
原子能技术 | 32篇 |
自动化技术 | 41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篇 |
2023年 | 65篇 |
2022年 | 115篇 |
2021年 | 164篇 |
2020年 | 128篇 |
2019年 | 103篇 |
2018年 | 116篇 |
2017年 | 122篇 |
2016年 | 109篇 |
2015年 | 131篇 |
2014年 | 201篇 |
2013年 | 220篇 |
2012年 | 249篇 |
2011年 | 225篇 |
2010年 | 209篇 |
2009年 | 193篇 |
2008年 | 204篇 |
2007年 | 163篇 |
2006年 | 221篇 |
2005年 | 226篇 |
2004年 | 126篇 |
2003年 | 125篇 |
2002年 | 113篇 |
2001年 | 105篇 |
2000年 | 111篇 |
1999年 | 92篇 |
1998年 | 75篇 |
1997年 | 55篇 |
1996年 | 48篇 |
1995年 | 66篇 |
1994年 | 39篇 |
1993年 | 27篇 |
1992年 | 27篇 |
1991年 | 24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14篇 |
1988年 | 16篇 |
1987年 | 17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197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本文中, 使用开尔文探针显微镜,研究了不同退火气氛(氧气或氮气)情况下氧化铪材料的电子和空穴的电荷保持特性。与氮气退火器件相比,氧气退火可以使保持性能变好。横向扩散和纵向泄露在电荷泄露机制中都起了重要的作用。 并且,保持性能的改善与陷阱能级深度有关。氮气和氧气退火情况下,氧化铪存储结构的的电子分别为0.44 eV, 0.49 eV,空穴能级分别为0.34 eV, 0.36 eV。 最后得到,不同退火气氛存储器件的电学性能也与KFM结果一致。对于氧化铪作为存储层的存储器件而言,对存储特性的定性和定量分析,陷阱能级,还有泄漏机制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3.
随着红外成像制导技术的发展,它对制导跟踪算法的精度和实时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制导系统已被要求在20 ms的时间内输出跟踪结果。某些跟踪算法虽然效果较好,但达不到实时输出。经典的制导算法-相关跟踪算法主要基于像素灰度特征进行跟踪,无法解决跟踪过程中由于目标的旋转、膨胀以及仿射变换带来的跟踪点漂移问题。为了解决经典相关跟踪算法无法解决图像旋转时的跟踪稳定性问题以及目标图像急剧膨胀时的跟踪点漂移问题,研究了图像不变矩的特征。利用图像不变矩的旋转-伸缩-平移不变性,选择合适的不变矩特征用于跟踪。通过用归一化的乘法相关函数以及基于相关系数值的模板更新策略设计跟踪算法,解决了复杂背景及强噪声条件下不能对尺寸和形状发生变化的目标进行稳定跟踪的问题。 相似文献
24.
25.
26.
27.
28.
本文在人工神经网络中引入模糊集理论,提出一种模糊自适应BP算法。通过奇偶校验和EEG异常波形检测两上实例,验证了新算法在学习速度与性能上都优于传统的BP和虎法。 相似文献
29.
基于电子元件寿命试验的二项型数据信息,提出了电子元件贮存可靠性评估与预测的贝叶斯方法.利用环境因子将电子元件产品在不同贮存条件下的试验数据进行折合,依据贝叶斯理论对小样本下可能出现的数据"数据倒挂"进行预处理,并评估出其在各已知贮存时间点上的可靠度,再运用配曲线法得到产品的贮存寿命分布,进而对其贮存可靠度进行合理预测.最后,通过一个实例说明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0.
In Situ Formation of Copper‐Based Hosts Embedded within 3D N‐Doped Hierarchically Porous Carbon Networks for Ultralong Cycle Lithium–Sulfur Batteries 下载免费PDF全文
Qiuhong Yu Yang Lu Rongjie Luo Xianming Liu Kaifu Huo Jang‐Kyo Kim Jun He Yongsong Luo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2018,28(39)
Lithium–sulfur (Li–S) batteries are promising energy storage systems due to their large theoretical energy density of 2600 Wh kg?1 and cost effectiveness. However, the severe shuttle effect of soluble lithium polysulfide intermediates (LiPSs) and sluggish redox kinetics during the cycling process cause low sulfur utilization, rapid capacity fading, and a low coulombic efficiency. Here, a 3D copper, nitrogen co‐doped hierarchically porous graphitic carbon network developed through a freeze‐drying method (denoted as 3D Cu@NC‐F) is prepared, and it possesses strong chemical absorption and electrocatalytic conversion activity for LiPSs as highly efficient sulfur host materials in Li–S batteries. The porous carbon network consisting of 2D cross‐linked ultrathin carbon nanosheets provides void space to accommodate volumetric expansion upon lithiation, while the Cu, N‐doping effect plays a critical role for the confinement of polysulfides through chemical bonding. In addition, after sulfuration of Cu@NC‐F network, the in situ grown copper sulfide (CuxS) embedded within CuxS@NC/S‐F composite catalyzes LiPSs conversion during reversible cycling, resulting in low polarization and fast redox reaction kinetics. At a current density of 0.1 C, the CuxS@NC/S‐F composites' electrode exhibits an initial capacity of 1432 mAh g?1 and maintains 1169 mAh g?1 after 120 cycles, with a coulombic efficiency of nearly 100%.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