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8999篇 |
免费 | 4018篇 |
国内免费 | 1264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3100篇 |
技术理论 | 8篇 |
综合类 | 3088篇 |
化学工业 | 9811篇 |
金属工艺 | 3521篇 |
机械仪表 | 3481篇 |
建筑科学 | 3956篇 |
矿业工程 | 1835篇 |
能源动力 | 1902篇 |
轻工业 | 4041篇 |
水利工程 | 926篇 |
石油天然气 | 3881篇 |
武器工业 | 401篇 |
无线电 | 6510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7132篇 |
冶金工业 | 3132篇 |
原子能技术 | 821篇 |
自动化技术 | 673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18篇 |
2024年 | 1451篇 |
2023年 | 1160篇 |
2022年 | 1779篇 |
2021年 | 2532篇 |
2020年 | 2021篇 |
2019年 | 1808篇 |
2018年 | 1792篇 |
2017年 | 1895篇 |
2016年 | 1816篇 |
2015年 | 2251篇 |
2014年 | 2819篇 |
2013年 | 3180篇 |
2012年 | 3364篇 |
2011年 | 3661篇 |
2010年 | 3240篇 |
2009年 | 2942篇 |
2008年 | 2861篇 |
2007年 | 2810篇 |
2006年 | 2945篇 |
2005年 | 2518篇 |
2004年 | 1581篇 |
2003年 | 1397篇 |
2002年 | 1305篇 |
2001年 | 1013篇 |
2000年 | 1231篇 |
1999年 | 1513篇 |
1998年 | 1216篇 |
1997年 | 1040篇 |
1996年 | 1041篇 |
1995年 | 913篇 |
1994年 | 716篇 |
1993年 | 476篇 |
1992年 | 392篇 |
1991年 | 305篇 |
1990年 | 247篇 |
1989年 | 206篇 |
1988年 | 180篇 |
1987年 | 119篇 |
1986年 | 102篇 |
1985年 | 63篇 |
1984年 | 60篇 |
1983年 | 46篇 |
1982年 | 39篇 |
1981年 | 33篇 |
1980年 | 20篇 |
1978年 | 7篇 |
1977年 | 10篇 |
1976年 | 14篇 |
1953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近年来频繁出现的网络安全事件使得网络安全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可靠的互联网身份认证是互联网应用的关键环节,基于生物特征的身份认证技术可以保证用户物理身份和数字身份的一致性而受到关注。为了保护生物特征模板的安全性和隐私性,近年来提出了生物特征模板保护研究。首先分析了生物特征识别系统面临的安全问题,对生物特征模板保护技术在生物特征识别系统中的定位和具体概念进行了介绍。其次,基于国内外的研究工作,归纳了各类生物特征模板保护技术的特点、效果和应用范围,包括生物哈希、不可逆变换法、密钥绑定以及密钥生成等;阐述了每类方法的主要思想、代表性工作以及主要特点,并从隐私性、实用性、敏感性、安全性和认证性能方面对其中的典型方法进行了总结对比;进一步介绍了多生物特征融合的模板保护算法,主要包括多模态生物特征和单模态生物特征的不同特征融合的模板保护方法。最后,对生物特征模板保护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进一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2.
993.
采用Gleeble-1500D热力模拟试验机对铸态AZ31B镁合金圆柱试样进行了宽范围变形条件下的热压缩试验,拟合热压缩试验数据,针对镁合金应变软化特性建立了一种新的热力本构模型;依托于Deform-3D对镁板的实际热轧过程进行了热力仿真分析,依据轧制理论假设、宏观连续介质力学以及热力学原理,采用数学解析的方法建立了镁板热轧制区域中的应变、应变速率值分布模型以及三维温度场、应力场数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新建的热力本构模型预测精度较高,平均相对误差为5.1%;建立的轧制变形区域中的应变、应变速率值分布模型,温度场数学模型以及热力耦合场数学模型不仅形式简单易于为生产利用,更能精确表征中厚规格镁板热轧制过程中的热-力耦合变形机制。 相似文献
994.
995.
废旧高温合金酸浸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以硫酸为浸出剂,采用正交法,研究了废旧高温合金浸出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下述优化后的条件下,镍、钴的浸出率均达99.5%以上、铬浸出率达96%以上、钽浸出率小于2%:硫酸浓度343g/L、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3h。 相似文献
996.
设计一种太阳能热泵联合风电蓄热系统,并建立系统动态模型。为获得最大太阳辐照量和最小生命周期成本,使用4种不同优化算法对集热器倾角(CTA )、集热器方位角(CAA )、集热器面积(CA )、水箱容积(T V 1 、 T V 2 )、热泵功率(H P 1 、H P 2 )和电锅炉功率(BP )等关键参数进行优化。以乌鲁木齐某单位行政楼的供暖系统为对象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Hooke-Jeeves方法优化效果最佳,CTA 为(φ - 6 ° )(φ 为当地纬度)、CAA 为( α - 2.5 ° ) (α = 0 ° 为正南朝向)时,可使系统获得最大采暖季辐照量;T V 2 / BP 为69.8 L/kW,T V 1 / CA 为86.4 L/m2,(H P 1 + H P 2 )/CA 为125.6 W/m2,系统生命周期成本最低,相比优化前,参数优化后的系统生命周期成本节省11.8%。 相似文献
997.
基于传统统计学抽样的不确定性分析方法由于算法简单、程序容易实现及同时考虑高阶效应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但上述方法通常需要大量样本才能保证响应量计算精度。研究发现,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是抽样样本质量不高。通过改进抽样方法,面向协方差矩阵抽样时小样本量可以保证较高的计算精度。文中首先从理论上证明了面向协方差矩阵抽样方法的可行性,用简单测试题对其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使用自主开发的快能谱反应堆敏感性和不确定性分析程序SUFR,选取国际快堆基准装置ZPR-6/7,计算多个核素不同反应类型的核截面引起的有效增殖因子(keff)的不确定度,并与使用确定论方法计算的不确定度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使用面向协方差矩阵抽样的情况下,样本量为50时,2种方法计算的不确定度偏差均低于1.3%。由此说明,面向协方差矩阵抽样方法可以很好地解决传统抽样方法计算不确定度时存在的问题,且SUFR程序面向协方差矩阵抽样功能的开发是正确的,该方法是对传统抽样方法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98.
针对普通EAS系统存在抗干扰性能差、检测灵敏度低、检测范围小、误报率高等缺点,设计了一种基于ARM Cortex-M3的声磁EAS系统。本文介绍了声磁EAS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硬件结构框图,分析了声磁标签信号在时域和频域上的特征,提出了FFT信号频谱分析、信号互相关、最小二乘法拟合直线求取斜率、计算信号峰值数及峰值方差运算等多种检测声磁标签信号的算法,并详细描述了系统软件算法的设计。实验验证,本系统具有抗干扰性能强、检测灵敏度高、检测范围宽、误报率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999.
针对核电棒控系统电源(PWE)早期故障状态辨识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融合时域与时频域的故障特征和灰狼优化算法(GWO)的极限学习机(ELM)辨识方法。首先,根据棒控电源PWE工作原理和控制棒驱动机构的驱动电流,利用电流上升时间分析了早期波形形态与早期故障模式。然后,构建融合电流上升时间、均方根-差分和和小波包奇异熵的故障时频特征,分析了特征的可区分性。进而,采用GWO算法进行ELM分类器参数择优,建立GWO-ELM模型实现PWE早期故障状态的辨识,以提高辨识精度。最后,通过开展不同特征组合和辨识模型比对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实现棒控电源早期故障识别诊断,且平均辨识准确度可达98.86%。 相似文献
1000.
采用热聚合法合成体相g-C3N4,采用球磨法结合空气氧化蚀刻法制备Mo/g-C3N4二维纳米片。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能谱(ED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光致发光谱(PL)对Mo/g-C3N4二维纳米片形貌结构及光学特性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Mo离子成功掺杂到二维g-C3N4纳米片晶格中,拓宽了光谱响应范围,提高了量子传输效率。以异丁基钠黄药溶液模拟选矿废水,探索了二维Mo/g-C3N4纳米片对黄药的光催化降解性能。研究表明,异丁基钠黄药初始浓度为50 mg/L、溶液p H=7、降解时间6 h条件下,Mo/g-C3N4对异丁基钠黄药的降解率为90.12%,循环5次后,降解率仍可达81.2%,Mo/g-C3N4纳米片光催化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