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593篇 |
免费 | 510篇 |
国内免费 | 565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377篇 |
综合类 | 1052篇 |
化学工业 | 796篇 |
金属工艺 | 511篇 |
机械仪表 | 413篇 |
建筑科学 | 622篇 |
矿业工程 | 272篇 |
能源动力 | 370篇 |
轻工业 | 371篇 |
水利工程 | 193篇 |
石油天然气 | 195篇 |
武器工业 | 54篇 |
无线电 | 573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494篇 |
冶金工业 | 340篇 |
原子能技术 | 100篇 |
自动化技术 | 93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篇 |
2023年 | 23篇 |
2022年 | 37篇 |
2021年 | 35篇 |
2020年 | 67篇 |
2019年 | 90篇 |
2018年 | 88篇 |
2017年 | 74篇 |
2016年 | 136篇 |
2015年 | 143篇 |
2014年 | 146篇 |
2013年 | 118篇 |
2012年 | 125篇 |
2011年 | 120篇 |
2010年 | 140篇 |
2009年 | 159篇 |
2008年 | 256篇 |
2007年 | 255篇 |
2006年 | 228篇 |
2005年 | 141篇 |
2004年 | 412篇 |
2003年 | 1011篇 |
2002年 | 1573篇 |
2001年 | 1372篇 |
2000年 | 515篇 |
1999年 | 234篇 |
1998年 | 22篇 |
1997年 | 25篇 |
1996年 | 24篇 |
1995年 | 19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21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7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6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真正意义上的大范围视频点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需要很长时间和大量资金的投入。使用现成的有线电视系统和电话系统 ,可实现有线电视网络所覆盖范围内的视频点播 ,同时有线电视网络系统、短消息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相结合 ,将扩大视频点播系统的盈利点。在此基础上 ,提出多频道视频点播系统的功能框架 相似文献
92.
文章提出了针对“整合分级的RBAC访问控制”系统的改进模型。新模型充分发挥了基于角色和分级两套访问控制逻辑的优点,并通过引入XACML,有效地实现了策略管理和访问判决的标准化、统一化,在角色定义的基础上实现了两种逻辑的无缝整合。 相似文献
93.
为研究低功率激光对血液氧合过程的影响,采用He-Ne激光作为照射光源,从健康人静脉取血,将血液样品分为激光照射和不照射激光的对照组,分别逐次充氧并检测血氧饱和度。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激光照射能显著提高血液的氧合速率,使血氧饱和度更快地趋于100%。这一结果提示,用低功率激光照射血液,会加快血液的氧合过程。 相似文献
94.
95.
96.
97.
98.
人脸识别是模式识别领域中一个相当困难而又有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的研究课题。传统的基于K-L变换的自动人脸识别方法,不用过多地考虑人脸的局部特征,利用特征脸方法进行识别,取得了一定的。但是,人脸作为一个特殊的场景,脸像会受年龄、心情、拍摄角度、光照条件、发饰等因素影响,所成图像存在差异。传统的基于K-L变换的自动人脸识别方法不能很好地克服这些畸变的影响。文中就主成分分析方法引入人脸识别,模拟人脸脸像的各种变化,事先对脸像做相应的变化,产生一系列变形脸。然后对变形脸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它们的主成分。最后应用遗传算法选择最优特征向量构造子空间,提出一种能抗御一定脸像变化的人脸识别方法,并运用该方法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良好的抗畸变能力。 相似文献
99.
稳腔固体激光器运转时热透镜焦距的测量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给出一测量激光二极管 (LD)端面抽运固体激光器稳态运转时腔内激活介质热透镜焦距的简便方法。采用混合模类高斯光束描述激光器输出镜后的光场分布 ,通过一狭缝在不同位置横向扫描光场来测得光束的光斑尺寸和描述光束的质量因子M2 ,根据混合模类高斯光束传播规律推导出光束的束腰及在相同激光器参数下对应的基模高斯光束束腰的大小 ,由此利用稳定谐振腔标准传输矩阵理论可得到相应的激光介质的热透镜焦距。基于上述测量原理 ,对LD端面抽运Nd∶YVO4 固体激光器热透镜焦距进行了测量 ,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相符。 相似文献
100.
综合自动测试系统集成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应用需求的角度来描述现代军用自动测试系统的组成与发展 ,并对自动测试系统的集成过程加以描述 ,从而讨论现阶段我国军用综合自动测试系统集成的策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