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9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9篇
综合类   345篇
化学工业   8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34篇
矿业工程   24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7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摘 要:通过开展小尺寸试验研究,分析了阴角夹角构型对聚氨酯保温材料向下火蔓延特性的影响,分析不同夹角构型对聚氨酯保温材料火蔓延典型特征参数的影响,主要包括火焰形态、质量损失速率、近域场温度和火蔓延速率。研究结果表明:在边墙的约束条件下,阴角夹角为30°时试样的燃烧程度明显大于150°;对于阴角夹角构型形成的受限空间,小角度夹角构型下聚氨酯试样燃烧程度大于较大夹角构型;受侧边墙体限制效应的影响,聚氨酯保温材料火蔓延过程中质量损失率和火蔓延速率均随阴角夹角的增大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由于烟囱效应的拉伸作用,火蔓延会形成两个温度峰值,且第一个温度峰值大于第二个温度峰值。  相似文献   
72.
巷道复合顶板层间离层稳定性量化判据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选择合理的巷道复合顶板层结间离层稳定性量化判据,选用巷道宽度、复合顶板岩性、复合顶板厚度及结构面黏聚力和内摩擦角5个不同因素,设计5×5共25组正交数值计算模型,采用ANSYS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不同地应力各数值计算模型中结构面应力和层间离层分布,并用工程实测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分析巷道复合顶板离层失稳力学机制.结果表明:巷道中心位置复合顶板层间离层值并不能敏感反映层间离层稳定性,采用巷道中部复合顶板结构面法向拉应力引起的局部分离范围作为离层稳定性判据更趋合理,其临界容许值和巷道宽度显著相关,一般为巷道宽度的0.50~0.75倍.  相似文献   
73.
《硅酸盐学报》2021,49(8):1753-1764
  相似文献   
74.
以合肥市某超高层框架 - 核心筒结构为例,对比分析两种设备层方案对总体结构的影响,采用 PKPM及 Midas Building 软件进行小震下的弹性分析及大震下的弹塑性分析,并应用 Abaqus 软件对设备夹层剪力墙进行细部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框架 - 核心筒结构选取设备层作为单独结构层,能达到抗震性能目标确定的各项抗震性能要求,是安全、合理的。  相似文献   
75.
为了研究水喷淋系统和应急排烟系统对地铁站台火灾烟气特性的影响,建立了地铁站台火灾数值模型, 应用 FDS 软件模拟计算了火源热释放速率为 3MW 时地铁站台火灾烟气温度、CO 浓度、烟气能见度等火灾烟 气主要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水喷淋系统可以降低地铁站台火灾烟气温度 10℃左右,降低站台火灾 CO 浓 度和提高烟气能见度的效果较差;增大应急排烟速度可以有效降低站台火灾烟气温度和 CO 浓度,提高烟气能 见度。地铁消防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和人员疏散方案设计可以考虑设置水喷淋系统与应急排烟系统,降低 火灾烟气对人员疏散的危害。  相似文献   
76.
77.
78.
宋璨 《安徽建筑》2015,22(2):153-154
文章的研究对象是一个40层的框架-核心筒建筑的结构模型,在此模型上设置不同形式的加强层,由此形成三种模型:不设置加强层的方案1、设置伸臂式加强层的方案2和设置外围式加强层的方案3。然后利用软件MIDAS BUILDING对3种方案分析对比,最终得出设置伸臂式加强层的方案较为稳妥。  相似文献   
79.
声学海底底质分类对于海底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多波束与侧扫声呐是目前最常用于探测海底底质的声呐设备.然而,多波束与侧扫声呐都严重地受到辐射畸变的影响,导致声呐图像噪声较大且难以消除,进而造成对海底底质的误判,并且多波束与侧扫声呐通用底质分类方法目前仍然较为缺乏.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顾及辐射畸变的多波束和侧扫声呐的通用海底底质分类方法.该方法包括了对声呐图像中辐射畸变的改正、针对两种声呐数据特点的不同角度数据归一化、分类数自适应的非监督底质分类以及形态学去除底质图像噪声的步骤,并给出了完整的多波束与侧扫声呐通用海底底质分类流程.将本文方法应用于福建沿海同水域下实测的多波束与侧扫声呐数据得到了该水域的底质分类图像.实验结果表明了同区域下的多波束与侧扫声呐数据通过本文方法得到的底质分类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证明了通用底质分类方法的有效性,同时通过相互验证也提高了底质分类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