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39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8篇
轻工业   1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梁思成“中而新”设计观不仅是其所追求的建筑风格理想形式,在其表层概念之下隐含着梁思成关于中 国设计本质的认知,以及如何在继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资源和发展面向新时代的中国建筑之间取得平衡的探讨。 梁思成“中而新”设计观内涵的凝练经历了一个由形而下的物质层,上升到形而上的物质与精神相统一的认知层 过程,其间经过了设计实践的反复验证和中外设计文化的比较与交融。梁思成在确证中国建筑本质特征的过程中, 通过历史资料的纵向梳理和与西方建筑的横向比较,不断探及中国设计的本体,并且完善了中国设计的框架体系。 这对促进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在设计观念的厘清和设计方法的指导上,都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22.
中国动画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艺术规律和特征。主要表现为“虚幻”和“夸张” 的表现手法、“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假定性与真实性的统一、程式化和意象化的特征以及“教”与“乐” 的和谐。  相似文献   
23.
纪实摄影作为一种目的在于表现一个真实的世界,引起人们的关注,唤起社会良知,记录特有的文化,为后世留下宝贵的历史财富的特殊的艺术形式,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科学的实践观,是认识论的基础,它贯穿了纪实摄影中的方方面面,本文通过纪实摄影创作的顺序以及发展过程来分析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其中的体现。试图从中找到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纪实摄影的关系,以及指导纪实摄影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24.
分析中国广电5G发展初期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提出夯基策略、燎原策略、补短策略、差异化策略等商业化运营策略,以移动优先、固移融合、公集融合、特色运营三融合等为战略,打造特色广电5G内容和服务、差异化应用。实现集约化运行和管理。  相似文献   
25.
我国出土的先秦时期的琴皆发现于古代曾国和楚国墓葬,被称为“楚式琴”,所有十弦琴的造型都有 龙的造型特征。本文从这一现象出发,通过对文献分析和出土文物分析,厘清从中原文化到楚文化崇龙的历史 渊薮,分析曾侯乙十弦琴龙造型的文化内涵和功能指向,以此论证十弦琴以夔龙为造型,其作用是统治阶级用 于巩固统治,引导思想、道德及文化倾向的礼教工具。  相似文献   
26.
杨建宏 《山西建筑》2012,38(7):60-61
针对喷锚技术在武汉市某建筑深基坑工程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总结,结合该工程地质条件,分别介绍了基坑支护结构设计方案及施工要点,并指出基坑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事项,对今后同类工程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7.
:读图时代是科技迅猛发展、影像化传播渐成主流的信息化时代,拍客是读图时代最为活跃的传播参与者。 拍客传播不仅提升着受众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能力,也在增强媒介对社会环境的监控、协调能力,从而促进社会的 和谐。同时,拍客传播也在为文化的传承、教育和启迪培养、储备生力军,并在促进影像产业的发展繁荣,丰富 受众的娱乐生活、提升其生活品味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总体而言,拍客传播将融入全媒体的大传播,不断 推动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28.
“角色”即一部动画片的表演者,人、动植物或无生命的物体都可以是表演者。在动画片中,经常见到 这些表演者被赋予了人的个性特征,以此变得有生命力、栩栩如生。拟人化风格增强了动画影片的欣赏效果,加 深了影片与观众的情感交流。因此,拟人化成为动画角色设计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动画角色的拟人化风格分析出 发,试图说明这一风格对观众的影响,以此缩短影片与观众的距离。  相似文献   
29.
《Planning》2013,(12)
动画电影属于电影这个大门类,同时又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与其他艺术一样不仅反映着我们的生活,同时自身也是艺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代动画设计不单保留了动画的娱乐型和教育性,同时上升到了人文的高度。创作者的人生观,世界观,历史观,艺术观都在其作品中有着明晰的脉络。本文以宫崎骏动画为例采用形象学,符号学,心理学的视角对其设计思维进行分析探究深层结构和动画造型的符号意义以及其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