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9篇
金属工艺   14篇
机械仪表   6篇
矿业工程   6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1篇
无线电   13篇
一般工业技术   37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脉搏波信号中含有丰富的人体生理病理信息,然而基线漂移的存在严重影响人体生理参数的准确提取,需要予以去除。针对传统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在去除基线漂移时,通过经验来确定基线漂移信号所在的固有模态函数阶数,导致去噪性能下降。根据EMD分解过程中固有模态函数的特性,提出基于过零率检测的方法进行算法改进,通过计算每阶固有模态函数的总过零率,设定阈值来确定基线漂移阶数。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改进算法科学严谨,能够有效地去除脉搏波基线漂移,提高了信噪比,有利于提高基于光电容积脉搏波提取血压、血氧等人体生理参数的精度。  相似文献   
52.
秦哲  高谦  王斌  杨雅婷  陈亚军 《表面技术》2022,51(7):370-376, 396
目的 寻求2024航空铝合金基体表面环氧漆层纳秒脉冲激光去除的最佳工艺参数。方法 运用正交试验方法,通过改变激光功率、脉冲频率和扫描速度等参数,结合三维轮廓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试样表面除漆后的微观形貌和残漆率。同时,为了研究激光除漆机理,采用能谱仪和拉曼光谱仪分析除漆前后环氧漆层成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工艺参数对试样除漆后残漆率的影响的主次顺序为扫描速度、激光功率、脉冲频率。当扫描速度较小时,随着激光功率的提高,激光烧蚀效应占据主导地位。在增加脉冲频率时,单脉冲激光能量密度随之减小,激光烧蚀效应减弱,除漆效果变差。实验以残漆率为优化指标,获得的最佳除漆工艺参数组合为扫描速度60 mm/s、激光功率7 W、脉冲频率20 kHz。使用此工艺参数测得试样表面的残漆率平均值为0.02。结论 通过选择合适的工艺参数,采用纳秒脉冲激光可以有效去除铝合金基体表面的环氧漆层,并且不会损伤基体。除漆机理以激光烧蚀效应和热振动效应为主,漆层被激光烧蚀后形成碳化物,经过二次激光清洗,碳化物受到热振动效应作用可被基本去除,该研究可为今后飞机蒙皮除漆工艺参数的确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3.
54.
为了提高航空紧固件涂层的高温工况防护能力,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在钛合金表面分别制备 Cr/ CrN 交替涂层和 Cr/ CrN / CrAlN 涂层,研究氧化时间和氧化温度对涂层高温氧化性能影响。 利用 SEM、EDS 和 XRD 进行微观形貌和物相成分分析,采用热重法分析氧化增重量( w) 和氧化速率常数( k) ,使用显微硬度计测试涂层高温氧化后硬度。 结果表明:随着氧化时间和氧化温度的增加,涂层硬度均降低,但 Cr/ CrN / CrAlN 涂层下降趋势更缓; 两种涂层的 w 和 k 均上升,其中 Cr/ CrN / CrAlN 涂层 w 和 k 增幅均低于 Cr/ CrN 交替涂层,950 ℃ 氧化 96 h 后 Cr/ CrN / CrAlN 涂层和 Cr/ CrN 交替涂层的 w 值分别为 40 mg / cm 2 和 135. 7 mg / cm 2 ,其对应的 k 分别为 0. 1996 和 0. 4092,说明 Cr/ CrN / CrAlN 涂层抗高温氧化性更好。 Cr/ CrN / CrAlN 涂层活化能 Ea 值比 Cr/ CrN 交替涂层高 48. 5%,Cr/ CrN / CrAlN 涂层在高温下产生 Cr2O3 和 Al 2O3 的混合氧化物,结构更致密,Cr/ CrN / CrAlN 涂层抗高温氧化性能高于 Cr/ CrN 交替涂层。  相似文献   
55.
分别在650、750、850 ℃热处理条件下,研究了高温合金GH4169在75Na2SO4+25NaCl (质量分数)熔盐环境下的热腐蚀行为,之后进行组织表征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不断升高,高温合金的抗拉极限强度(UTS)和屈服强度(YS)都出现急剧退化,伸长率显著提高。但在750 ℃条件下,晶界处析出的针状δ相能提高高温合金的强度,导致合金出现沿晶脆性断裂现象,降低了合金的塑性。在650和750 ℃下,腐蚀机理符合II型热腐蚀,但在850 ℃条件下符合I型热腐蚀,2种不同类型腐蚀都促进了基体δ相的析出。  相似文献   
56.
《Materials Letters》2007,61(14-15):3138-3141
Commercially closed cell aluminium foams known as ALPORAS, have undergone a set of compressive tests at ambient as well as elevated temperatures in order to study the difference in their behavior in terms of the foam's density and test temperature. A compressive stress–strain curve similar to that of dense metals has been resulted. The effect of increasing the foam's density of ALPORAS foams on their mechanical properties was opposite to that of increasing the test temperature. Furthermore the microstructure examination has been introduced.  相似文献   
57.
目的 立体匹配算法是立体视觉研究的关键点,算法的匹配精度和速度直接影响3维重建的效果。对于传统立体匹配算法来说,弱纹理区域、视差深度不连续区域和被遮挡区域的匹配精度依旧不理想,为此选择具有全局匹配算法和局部匹配算法部分优点、性能介于两种算法之间、且鲁棒性强的半全局立体匹配算法作为研究内容,提出自适应窗口与半全局立体匹配算法相结合的改进方向。方法 以通过AD(absolute difference)算法求匹配代价的半全局立体匹配算法为基础,首先改变算法匹配代价的计算方式,研究窗口大小对算法性能的影响,然后加入自适应窗口算法,研究自适应窗口对算法性能的影响,最后对改进算法进行算法性能评价与比较。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匹配窗口的选择能够影响匹配算法性能、提高算法的适用范围,自适应窗口的加入能够提高算法匹配精度特别是深度不连续区域的匹配精度,并有效降低算法运行时间,对Cones测试图像集,改进的算法较改进前误匹配率在3个测试区域平均减少2.29%;对于所有测试图像集,算法运行时间较加入自适应窗口前平均减少28.5%。结论 加入自适应窗口的半全局立体匹配算法具有更优的算法性能,能够根据应用场景调节算法匹配精度和匹配速度。  相似文献   
58.
丁宁  林洁 《纺织学报》2020,41(1):139-144
为得到相对精确的热防护服非稳态隔热性能预测数值,基于传热系统的非稳态传热模型,在防护服材料外表面分别为恒温边界条件和Howard模型对流边界条件下,利用有限差分法分别计算了2种边界条件下模拟皮肤处温度的时程曲线,所得结果均与实验测量值差别较大。在细致分析传热过程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傅里叶定律、牛顿冷却定律、以及Howard模型对流边界条件,在线化假设下提出了一种自然对流换热系数计算方法,代入非稳态模型后利用有限差分法进行了求解,随着时间步长的加密,计算结果迅速向实验测量值收敛,当时间步长为0.001 s时,计算结果与测量结果误差小于0.1 ℃。  相似文献   
59.
基于分级贫油直射燃烧概念的多点喷雾燃烧室在降低航空发动机氮氧化物排放方面显示出极大的潜力,在传统航空发动机燃烧室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相邻旋流杯旋转方向相同(顺转)和相反(逆转)两种3×3旋流杯矩阵,数值计算采用可实现k-ε湍流模型,对比分析了旋流杯矩阵下游流场特性。结果表明,对于逆转旋流杯矩阵,部分旋流杯下游回流区相互靠近,而且回流区的长度与回流速度均大于顺转旋流杯矩阵情况。有利于维持火焰稳定,但燃烧情况下气流在高温环境中滞留时间增加,不利于降低氮氧化物排量。对于顺转和逆转两种旋流杯矩阵,下游回流区边缘处湍流动能最大值与湍流动能分布相似。  相似文献   
60.
A new corrosion inhibitor was synthesized from chloroacetyl chloride, 1,3-propanediamine, and dodecyldimethyl tertiary amine. The structure of the synthesized product was characterized using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 The 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 (CMC) was determined from surface tension measurements. The inhibition behavior of the corrosion inhibitor for 2024 Al-Cu-Mg alloy was studied using the weight-loss method and electrochemical measurements in hydrochloric acid solution.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e CMC is 7.767 × 10−4 mol L−1 and IE (C pro = 1 × 10−3 mol L−1) ≈ 87.9%. The adsorption free energy is calculated to be −33.12 kJ mol−1. Therefore, the adsorption mode is more inclined to physical adsorption.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synthesized product is lower than the CMC, it satisfies the Langmuir adsorption model; when the concentration is higher than the CMC, it no longer follows the Langmuir adsorption mode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