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12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12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66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61.
将不同粒径的纳米粒子添加到马来酸-衣康酸(MA-IA)易护理整理液中整理液氨处理棉织物,测定了整理后织物的断裂强力、折皱回复角、撕破强力、白度和表面形态;分析其与柔软整理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纳米粒子均能够提高易护理棉织物的断裂强力,并且不影响织物的白度;不同粒径的纳米粒子进入到棉纤维内部的程度不同是引起织物易护理性能差异的原因;30nm的SiO2会降低织物的折皱回复角和撕破强力,1.5nm的水溶性笼型倍半硅氧烷(POSS)则可以提高织物的折皱回复角而对撕破强力没有显著影响;质量浓度为60g/L的MA-IA易护理整理液中添加质量分数为2%的POSS后整理液氨织物,再用质量浓度为20g/L的柔软剂整理,能够获得各项物理机械性能优异的易护理棉织物。  相似文献   
62.
将不同质量比的丝素蛋白(SF)/醋酸纤维素(CA)溶于甲酸中,配置成共混溶液进行静电纺丝,得到SF/CA共混纤维毡。利用SEM、XRD对其结构进行测试表征。结果表明:SF中添加少量CA(<10%),SF的可纺性显著提高,添加10%CA时,可纺性最好,所得共混电纺纤维细且均匀,直径为50~300nm;CA添加量大于30% 时,可纺性恶化,出现大量的珠状物,且纤维粘连、不连续,形成树枝状结构。XRD分析表明,添加少量CA(<10%)能诱导SF分子构象由无规卷曲向β折叠转变,但CA添加量大于30%时,SF与CA两者分相。  相似文献   
63.
柴油机Urea-SCR系统内流场与化学反应耦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三维流场与一维化学反应相耦合的方法对柴油机尿素(urea)-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系统进行全尺寸模拟,真实反映SCR系统内部气流运动状态对化学反应的影响。选择柴油机典型工况的排气温度、流量及压力等物理信息作为边界条件,对SCR系统进行流场分析,截取催化器前端截面的速度切片,建立流速均匀性系数与工况的函数模型,研究各流速分布下运行参数对NO_x转化效率及副产物N_2O生成的影响,为优化SCR系统控制策略提供指导。结果表明,不同工况下柴油机SCR催化器前端各区域流速差异明显,且流速均匀性系数在0.6~0.8区间内,氨氮比为1.1且NO_2、NO_x之比在0.0~0.5区间内时,NO_x转化效率最高,副产物N_2O的生成最少。  相似文献   
64.
为降低基于棉纺系统的棉/大麻混纺纱在纺纱过程中造成的大麻损耗,在对棉纺前纺系统进行设备改造的基础上,设计了预处理棉与大麻普梳混纺、预处理棉与预处理大麻普梳混纺、预处理棉与大麻精梳混纺3套方案,通过其与原棉纺系统纺制的棉/大麻混纺纱的损耗与品质对比,确定了减少损耗,提高制成率的优化工艺方案:预处理棉与大麻精梳混纺方案,即原棉经过预处理后与大麻纤维混合,经过进行机器改造后的开清棉、梳棉、精梳设备,最终纺制成细纱。该工艺在原有工艺的基础上损耗降低16.7%,纱线条干略有下降但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纱线强度没有明显差别,制成率由原来的65%提高到了81.7%,降低了大麻产品的成本。  相似文献   
65.
从装置结构方面阐述双S曲线软牵伸纺纱技术(简称双S软牵纺)改善纱线质量的原理,对比环锭纺和双S软牵纺纺制同规格纱线的测试数据,分析双S软牵纺的成纱质量特点,并分析原因。传统环锭纺在牵伸区由于上下胶圈表面线速度差造成摩擦和静电,影响成纱质量。双S软牵纺去掉了上下胶圈及上下销,通过S形曲线板、曲线管和网格圈实现对纤维须条的控制。分别用双S软牵纺和环锭纺纺制精梳棉/涤纶(60/40)混纺的18.4 tex纱线,测试其条干、纱疵等指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双S软牵纺因可优化牵伸区摩擦力界的分布,缩短浮游区长度,因此控制浮游纤维更为有效,可较显著地改善成纱条干,降低千米棉结、千米细节、千米粗节等常发性纱疵的数量,其中粗节(+35%)纱疵改善尤其显著。  相似文献   
66.
为开发生物相容性好、安全有效且性能稳定的纺织人造血管,对现阶段血管类疾病的发病状况、人造血管的研究背景和其重要的研究价值进行了介绍,简述了人造血管的安全性、性能要求以及不同人造血管材料的优缺点,比较了替换型和腔内隔绝型2 种人造血管治疗血管疾病的性能和结构特点。阐述了目前制备人造血管常见的3 种方法,即纤维连接法、组织工程细胞培养法和3D 打印法,分析了不同制备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以及其最新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生物医用纺织人造血管的研究是涉及多学科交叉的前沿研究,应从原材料、制备方法、后加工工艺、组织工程修复以及临床研究等方面入手,需要生物材料、数学、纺织和医学临床的多学科人才团队协同创新,才能制备出性能优越的人造血管,从而为血管疾病患者带来福音。  相似文献   
67.
对由不同长度和类型的粒料(长度为3.00 mm的短纤维粒料S3和长度为11.00 mm的长纤维粒料L11)混合制得的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进行拉伸、弯曲、冲击试验,并通过X-ray CT扫描观察复合材料内部的纤维取向,研究玻璃纤维长度和排列对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当L11与S3的混合质量比为90%∶10%时,试样的拉伸强度与弯曲强度都略高于L11制备的试样,且冲击强度保持较高的水平,内部的纤维取向也有明显的改善。由此推测,在长纤维粒料中混入少量(如质量分数为10%)短纤维粒料会改善复合材料内部的纤维取向,并对复合材料的强度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8.
B iba模型的严格完整性策略能够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但是其静态实施可能降低系统的兼容性.在B iba模型严格完整性策略基础上提出了主体完整性标记动态确定方案.将主体完整性等级扩展为独立的读写区间,根据主体读写历史调整主体可读写的区间,在保护系统完整性的同时提高了系统的兼容性.给出了形式化证明,说明该方案是安全的.指出了现行改进方案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导致该隐患的原因,通过对比分析说明动态确定方案能够消除该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69.
基于β-环糊精包合技术的棉织物熏衣草芳香整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减少纺织品中功能性香精的挥发性,延长留香时间,利用β-环糊精(-βCD)独特的分子结构和包合性质,以薰衣草香精为例,采用浸渍法,使用索氏萃取以及紫外分光光度计,在正交试验设计基础上,研究包合时间、包合温度、pH值及乙醇与水质量比等包合条件对β-环糊精包合效果的影响。得到的最优包合条件:时间为2 h,温度为30℃,pH值为9,乙醇与水的质量比为1∶1。最优条件下,在经5%环糊精处理过的棉织物上,环糊精吸收香精比例可达81.65%,体现了其良好的包合性能。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