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 分析2014—2020年间中国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及碳排放量,为倡导居民可持续消费模式,实现“双碳”目标提供科学支持。方法 以食物消费为对象,并进一步延伸至食物碳排放。综合运用食物碳排放系数和生命周期法,从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对我国居民食物消费引起的碳排放量进行全面的测算,探究食物碳排放演变趋势。结果 中国居民食物结构随动物性食物消费量逐年递增,温室气体排放量也有较大幅度增长。分别假设2030、2040、2050年逐渐调整其食物消费结构至膳食指南场景,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分别在2030、2040、2049年达到峰值,温室气体排放量较现状水平均有一定幅度增加。结论 中国食物消费结构调整带来的碳减排压力较大,并结合上述结果结论,给出合理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22.
食品工业用菌种广泛应用于食品及食品添加剂的生产,菌种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食品安全和公众健康。致病性是菌种安全性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我国对涉及微生物的新食品原料和添加剂新品种的申报,明确要求提供相关材料,但目前尚无致病性的标准评价方法 ,给食品安全带来潜在危害。本文就目前国内外食品、饲料等领域菌种致病性评价方法进行概述,为我国制定科学合理的食品工业用菌种评价方法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23.
基于人类通过多种途径暴露于多种物质,以及混合物共存可能诱导联合毒性效应的现实,混合物联合暴露风险评估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许多国家依据各自提出的评估指南开展风险评估,其评估结果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本文通过分析国际上混合物联合暴露风险评估模型构建方法和框架,探讨构建我国食品中混合物联合作用风险评估体系和框架。 相似文献
24.
目的应用RISK21框架和工具分析我国2~6岁儿童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邻苯二甲酸丁基苄基酯(BBP)、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7种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PAEs)的膳食暴露风险,为风险管理决策提供科学基础。方法以PAEs的毒性为纵坐标,以暴露为横坐标,以暴露限值(MOE)和不确定系数为参数,应用RISK21工具中RISK PLOT模块,通过矩阵计算,以图形展示2~6岁儿童暴露于7种PAEs的风险大小和等级。应用TTC PLOT模块,分析毒理学资料缺乏的DMP、DEP、DIBP 3种PAEs的暴露风险。结果 RISK PLOT表明一般人群7种PAEs均处于风险较低的绿色区域;高食物消费量人群7种PAEs暴露风险排序为DBP、DIBP、DEHP、DMP、DEP、DINP及BBP, TTC PLOT显示我国2~6岁儿童DMP、DEP、DIBP膳食暴露风险低于相应的毒理学关注阈值(TTC)。结论 RISK21框架和工具可应用于风险评估及其后期的管理决策, RISK21分析结果表明我国2~6岁儿童7种PAEs膳食暴露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25.
目的 优化冷冻食品包装材料表面污染的病毒采样方法,并通过模拟冷冻食品包装材料表面被病毒污染的不同场景,对不同材质的包装材料表面污染的病毒回收率进行研究。方法 在不同场景下,将实验用模式病毒均匀涂抹到不同材质的包装材料表面,使用目前实验室及商品化试剂中可用的几种病毒采样缓冲液,应用不同的采样方式进行样品采集,检测采集到的病毒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TCID50)并计算回收率。结果 3种采样缓冲液中,Hank’s平衡盐溶液对病毒的回收率最高,其次为PBS缓冲液和MEM培养基。5种采样方法中,湿棉棒每涂抹待采物品表面一次后旋转棉签位置再进行下一次涂抹的采样方法获得的病毒回收率最高。利用优化后的采样方法在室温条件下对病毒污染后的不同材质的包装材料表面进行病毒采样,结果显示,光滑塑料和金属材质表面的活病毒回收率分别为10.47%和3.55%,而从硬质塑料、厚纸板、牛皮纸及木板材料表面无法回收到活病毒。而对食品冷冻前后及不同场景的研究表明,光滑塑料表面在食品冷冻前后污染的病毒回收率分别为92.03%和4.83%,金属表面则分别为1.27%和4.94%;而硬质塑料表面仅在食品冷冻前被病毒污染的场景下可回收到活病毒,回收率为2.26%;厚纸板材料仅在食品冷冻后被病毒污染的场景下可回收到活病毒,回收率为1.27%。结论 从物体表面回收活病毒情况依物表基质不同而异,该方法适用于较光滑的“硬质包装材料表面”污染活病毒的采集。利用上述优化的采样方法可有效回收冷冻食品硬质包装材料表面污染的活病毒。 相似文献
26.
27.
克罗诺杆菌作为婴儿配方粉中的A类致病菌,能引起新生儿脑膜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和菌血症等,死亡率高达40%~80%,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基于国内外有关克罗诺杆菌的文献报道,从流行病学特征、血清学分型特点、环境抗性特征、毒力基因以及与致病相关的优势克隆群等方面进行了总结,提出通过增强临床监测体系,掌握该菌在我国的发病情况及高危食品,从而制定相应的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28.
目的基于内转录间隔区(ITS)、β-微管蛋白(β-tubulin)部分基因和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分子标记技术结合形态学鉴定方法 ,推断不同种红曲霉的系统发育关系,寻找快速、准确鉴定红曲霉的方法。方法以红曲霉基因组为模板,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红曲霉ITS、β-tubulin部分基因,利用Mega 7.0软件中最大似然树法构建进化树,扩增SRAP分子标记技术的特征结合序列,利用R软件phangorn包中的FigTree软件进行建树,使用除权配对(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通过分析不同种红曲霉系统发育关系,找寻快速、准确的鉴定方法。结果利用ITS和β-tubulin部分基因可将31株供试菌株分为两大类,而SRAP分子标记技术可将供试菌株分为四大类,结合表型分析和3种分子鉴定方法 ,参照15株红曲霉参考菌株将16株未鉴定到种的红曲霉分别鉴定为安卡红曲霉、橙色红曲霉和紫色红曲霉。结论 SRAP分子标记技术具有更多的分类依据,结合表型分析能够帮助更快、更精确的将红曲霉鉴定到种。 相似文献
29.
目的 建立食品毒理学数据库(FoodTox)。方法 建立食品毒理学数据库网站,确定数据库优先入库名单,通过文献检索的方式收集相关物质的毒理学资料,利用系统文献综述(SLR)方法整理入库物质的毒理学数据。结果 食品毒理学数据库已收录1 600余种物质,相关数据包括代谢、急性毒性、遗传毒性、生殖发育毒性、亚慢性毒性、慢性毒性和致癌、人群资料、健康指导值等毒理学资料和国内外管理法规、相关食物和症状等,已经向相关领域工作者开放使用。结论 本数据库的建立将为食品毒理学工作者提供第一手的参考资料,为相关优先物质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为应急风险评估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0.
目的 建立一种基于斑马鱼幼鱼的抗氧化物质识别模型,并初步应用于候选物质的筛选。方法 以受精后3 d的斑马鱼幼鱼为受试对象,以12种已知抗氧化物、2种氧化物和4种候选物为受试物,将幼鱼置于含有受试物的养鱼水中处理20 h,根据幼鱼的急性毒性表现确定每种受试物的最大耐受剂量,并以此为最高剂量向下设计多个剂量组处理幼鱼,同时在培养体系中添加活性氧(ROS)指示剂CM-H2DCFDA,20 h后检测处理体系的荧光强度,并计算自由基清除率。结果 12种已知抗氧化物中的11种抗氧化物处理的幼鱼荧光强度降低,表现出清除ROS的作用,2种氧化物增加幼鱼荧光强度,4种候选物中有3种具有清除ROS的作用。结论 该试验体系具有较好的灵敏度。用该体系对实验室的开发产物进行筛选,结果提示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