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9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7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23篇
水利工程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对广西种植的4年生黑木相思树皮的单宁含量进行分析研究和黑木相思栲胶的试制.结果显示,黑木相思树皮单宁属于缩合类单宁,总固物为38.2%,单宁含量为26.0%(纯度为71.6%),其单宁含量与马占相思树皮相当,略低于黑荆树皮;生产1 t栲胶的树皮消耗量约为2.5 t,栲胶单宁含量达68.1%,纯度为70.5%.黑木相思树...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松脂加工废水中的挥发物和非挥发物组分进行分析,探索了符合排放标准的松脂加工废水的处理方法。从松脂废水中回收的挥发物占废水总量的3.25%,主要有α-松油醇、乙酸松油酯、乙酸异胡薄荷醇酯、1-松油醇等;非挥发物占废水总量的3.8%,主要有枞酸、长叶松酸等松脂酸等。处理后的固体废弃物晒干后可作为燃料,废水可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赴欧洲考察的主要机构及其概况;阐述了欧洲主要国家芬兰、瑞典、德国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的现状、主要做法和经验;最后提出了加快我国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6,(5)
从培养基、外植体、激素、消毒、温度、pH、光照等多方面分析了影响花叶良姜组织培养的因素,为今后花叶良姜的组培快繁提供了参考依据,同时为大规模生产花叶良姜苗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6,(2)
目前黄花风铃木在华南地区被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化,其容器大苗市场供不应求。文章对黄花风铃木种子育苗、苗期管理和优质容器大苗培育等过程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旨在为黄花风铃木的容器大苗培育提供技术和理论上的指导与参考。  相似文献   
16.
采用热榨、冷榨和溶剂浸提3种方法制备薏苡种皮油,以甾醇、生育酚及矿物质含量为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探讨不同制备方法对指标的差异,结果如下:3种薏苡种皮油的理化指标中,色泽差异显著,热榨和冷榨薏苡种皮油呈墨绿色,溶剂浸提薏苡种皮油呈油脂固有的金黄色,3种薏苡种皮油酸价(4.21~4.45 mg/g)略高于国家标准;不同方法制备的薏苡种皮油的甾醇、生育酚和矿物质含量差异显著,从14个指标中提取了2个主成分,综合评价得分排名依次是:冷榨薏苡种皮油溶剂浸提薏苡种皮油热榨薏苡种皮油。  相似文献   
17.
对不同富硒茶油的品质特性及功能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茶油中硒含量不同,其品质特性及功能性成分也不尽相同。随着茶油中硒含量的增加,其亚油酸、亚麻酸和甾醇的含量显著提高,油酸的含量则有所降低;角鲨烯的含量在低硒水平有所提高,而在高硒水平呈下降的趋势;α-生育酚的含量与硒的含量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这些研究结果显示:硒含量的高低对茶油的品质及功能特性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按照ISO 4730:2017标准,对不同方法提取和不同材料储存的茶树油进行理化指标的跟踪测定,考察产品质量变化。结果表明,互叶白千层枝叶采收后2个月内加工,茶树油质量和得率基本不受影响;水蒸气蒸馏提取茶树油,松油烯-4-醇对映体分配保持不变;保存在棕色玻璃瓶和铝瓶中的茶树油, 6个月内产品中松油烯-4-醇对映体分配基本不变,对伞花烃含量显著增加。试验结果为茶树油质量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以西林火姜干姜片为原料,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萃取头种类、萃取时间和解析时间进行单因素优化,研究其挥发性香气成分.结果表...  相似文献   
20.
基于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S-SPME-GC-MS)和相对气味活度值法(ROAV)表征了压榨前炒籽、压榨前蒸籽、压榨后煮油等三种处理方式所得原味油茶籽油(F-OCO、S-OCO、B-OCO)中的风味物质。三种处理方式所得原味油茶籽油共包括醇类(0.33%~5.69%)12种、酯类(10.94%~16.50%)20种、酸类(0.63%~6.76%)14种、酮类(1.50%~6.76%)5种、烷烃类(0.61%~3.00%)13种、烯烃类(6.94%~19.63%)7种、酚类(1.21%~2.42%)1种、醛类(26.19%~52.32%)6种、杂环类化合物(11.81%~42.84%)28种。PCA结果显示三种不同处理方式得到的原味油茶籽油挥发性化合物种类差异明显。三种处理方式所得的原味油茶籽油共鉴定出106种风味物质,ROAV结果表明三种原味油茶籽油中关键风味物质存在一定差异。炒籽后压榨的原味油茶籽油鉴定出48个化合物,关键风味物质有壬醛、正己醛、2-戊基呋喃、正辛醛、庚酸、己酸、庚醛、苯甲醛等8个;蒸籽后压榨的原味油茶籽油鉴别出38个化合物,关键风味物质有壬醛、2-戊基呋喃、γ-十二内酯、正辛醛、1-辛烯-3-醇、正己醛、D-柠檬烯、γ-辛内酯、苯乙烯等9个;压榨后煮制的原味油茶籽油鉴别出75个化合物,关键风味物质有壬醛、γ-十二内酯、正己醛、正辛醛、2-戊基呋喃、1-辛烯-3-醇、D-柠檬烯等7个。该结果为油茶籽的加工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