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8篇
综合类   7篇
化学工业   1篇
轻工业   2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21.
研究了消化反应中各工艺参数对消化后氢氧化钙及苛化后碳酸钙粒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消化工艺参数对消化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的粒径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影响程度高低顺序依次为消化水温度、生石灰固含量、搅拌转速;当搅拌转速350 r/min、消化水温度90℃、生石灰固含量10%时,消化反应后所得氢氧化钙的粒径最小。随生石灰粒径减小,其消化速率明显提高,且最终温度和消化转化率也随之提高。氢氧化钙粒径逐渐减小的同时,苛化后碳酸钙粒径也逐渐减小,粒径分布逐渐变窄,苛化率提高,且苛化后碳酸钙平均粒径大于氢氧化钙平均粒径。  相似文献   
22.
徐永建  王倩  王皎  朱振峰 《中国造纸》2013,32(11):14-19
通过将固体白色粉末状膨松剂添加到绒毛浆板抄造工艺中,研究其对绒毛浆性能的影响。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测膨松剂在纤维表面的附着状态,揭示膨松剂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当膨松剂用量为2.58%时,绒毛浆板的耐破指数为0.59 kPa·m2/g,紧度为0.51 g/cm3,干蓬松度为24.7 cm3/g,此时耐破指数和吸液时间分别较不加膨松剂的绒毛浆板降低了30.6%和44.7%,接近高档进口商品绒毛浆的性能;而吸液时间2.1 s与吸液量8.0 g/g均与国家优等品标准接近。同时SEM的观测结果显示,添加膨松剂后,一方面膨松剂粒子附着在纤维粗糙处,一定程度降低了纤维丝的缠绕紧度;另一方面,膨松剂粒子絮聚在纤维束上,对纤维束起到一定的包裹作用,使纤维之间的距离增大,纤维间氢键的形成因此受到影响,结合力减弱,达到了调节绒毛浆板耐破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23.
采用羧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CMC-PVA)改性剂对PAE树脂进行改性,探讨了改性的最佳工艺条件,以及改性后PAE树脂作为增强剂对纸张强度性能的影响,并与阳离子淀粉和CPAM增强剂进行比较,同时,对改性PAE树脂进行红外与热重表征分析。结果表明,与未改性PAE树脂相比,利用CMC-PVA改性剂改性后的PAE树脂对纸张的增强效果更好;在相同用量下,改性PAE树脂具有比CPAM更好的增强效果;在相同使用成本下,改性PAE树脂具有比阳离子淀粉更好的增强效果;改性PAE树脂可取代CPAM、阳离子淀粉用作纸张增强剂。  相似文献   
24.
概述了近几年胶粘物在废纸浆回收利用中的危害,介绍了胶粘物检测的常规方法,着重分析了微细胶粘物的胶体化学性质,并由此提出几种微细胶粘物检测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5.
在不同条件下对桉木片进行碱预处理和高温水预水解,研究了其对木片残渣及提取液的影响.在高温水预水解后,木片中的聚戊糖含量随温度的升高或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这是预处理后木片失重的主要原因.凝胶渗透色谱(GPC)分析结果显示,碱预处理后木片及提取液中半纤维素的数均分子量降低,且温度越高降低越明显.与碱预处理相比,高温水预水解后木片中半纤维素的分子量大幅度降低,但多分散性仍与原料木片相近.采用酶解-温和酸水解的方法制备木素(EMAL),水预水解后木片与原料木片相比,木素的平均分子量增加,而多分散系数略有降低.木素的31P-NMR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经高温水预水解后,总酚羟基含量几乎增加一倍,S/G有所增加,但脂肪族羟基与羧基含量则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26.
针对研磨碳酸钙(GCC)纸张涂层材料的渗吸特性及经典的Lucas-Washburn(LW)渗吸模型,对材料的渗吸特性进行了实验测试,揭示了材料的渗吸性能。结果表明,涂层材料渗吸量与渗吸的根时间(t)服从线性关系,但是出现了实验渗吸分区现象(即渗吸被分为两个阶段),与经典的LW渗吸机制相矛盾,因此经典的LW渗吸在解释涂层材料渗吸时仍存在一定的缺陷。基于渗吸实验的分区现象,考虑材料粗糙表面的润湿行为及液膜平滑效应,对实验渗吸现象进行了科学的解释,探究并分析了形成渗吸分区的本质原因。因此在开发具有特定渗吸特性的涂层材料时,材料本身的粗糙表面或孔墙的粗糙度应是重点关注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7.
油墨等流体在纸张涂层中的传输直接由涂层本身的渗吸性能所决定。很多印刷质量问题(如墨斑、色彩的均匀性、洇色等)都与涂层材料的渗吸特性关系密切。本文从国内油墨流体在纸张渗透/渗吸行为研究中容易产生的一些认识误区出发,讨论了涂层结构对自渗吸过程的影响、经典渗吸模型在涂层材料渗吸表征上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简述了渗吸模型的修正及渗吸机制模型研究中可行技术手段,最后总结了我国在纸张涂层材料渗吸性能方面的研究与国外的差距。  相似文献   
28.
研究了温度、多孔填料及填料的添加比例对6种不同打浆度玻璃棉纤维纸导热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20℃之间,随着温度的升高, BM-1和BM-3纤维纸对应的导热系数变化不大,当温度由-10℃升高到0℃时,BM-2纤维纸的导热系数由0.0182 W/m·K增加到0.0287 W/m·K,增加了57.7%,变化非常明显,而BM-4、BM-5、BM-6纤维纸的导热系数也分别增加了30.4%、40.6%、32.4%。添加200~400目膨胀珍珠岩的玻璃棉纤维纸导热系数比蛭石的小,且二者的添加比例为30%时,其成纸的导热系数最低。填料的目数对其成纸的导热系数影响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29.
研究了以偏铝酸钠和氧化钙分别作为除硅剂在竹材蒸煮中同步除硅的作用效果,并初步评价了黑液中残余铝离子和钙离子对黑液结垢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成浆段添加氧化钙和偏铝酸钠都显示出留硅效果,偏铝酸钠的留硅效果优于氧化钙。当偏铝酸钠的用量为1.5%(对绝干原料)时,黑液硅含量为0.36 g/L,硅去除率为68.19%。氧化钙的加入引入了可溶性钙离子,对黑液的结垢带来不利的影响。偏铝酸钠作为除硅剂的加入,可以得到较高的除硅率,同时黑液中残留铝离子含量很低,不会对黑液的结垢造成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30.
硫酸盐竹浆黑液流变特性及燃烧法除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中高浓硫酸盐竹浆黑液的流变特性以及铝盐燃烧法除硅效果。研究表明,竹浆黑液在0.1~100 s~(-1)的剪切速率范围内近似于非牛顿流体,并且随着剪切速率的改变产生剪切-稀化现象。高固形物含量的竹浆黑液在一定的剪切速率范围内符合幂律区特征。在黑液燃烧法除硅中,铝盐除硅剂用量为2.5%(对固形物含量)时,黑液沉淀物中硅含量为20.15%,具有较好的除硅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