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采用易错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对来源于天然纳米抗体文库的抗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纳米抗体进行随机突变,通过优化和比较突变条件,构建了突变分布均匀的突变文库。噬菌体展示技术对突变文库进行了6轮筛选,获得了8种突变序列,其检测信号为野生型2.1倍。多序列比对及三维结构建模分析表明,突变序列的突变位点集中于互补决定区与框架区连接的区域,并且部分序列出现了可以形成二硫键的氨基酸残基。研究结果为抗DON纳米抗体进一步的深度突变和改造提供了线索,同时可为其他抗小分子纳米抗体的改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2.
以牛乳乳清蛋白为研究对象,探究臭氧处理对乳清蛋白的结构及致敏性的影响。分别测定臭氧处理0、5、10、15、20 s和25 s后乳清蛋白氨基酸组分、巯基和二硫键含量的变化,并采用圆二色光谱仪、紫外分光光度计和荧光分光光度计等光谱学技术分析其结构变化,最后利用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assay,ELISA)分析体外特异性抗体的结合能力变化,用于评估潜在的致敏性。结果表明,臭氧处理会使乳清蛋白中部分氨基酸的含量降低,游离巯基含量由5.78μmol/g减少至2.13μmol/g,总巯基含量由14.98μmol/g减少至12.97μmol/g,二硫键含量则由4.60μmol/g升高至5.42μmol/g。光谱学分析表明,臭氧处理后乳清蛋白的二级结构改变、三级结构变得松散,但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部分蛋白分子之间相互聚集,二硫键的增加也使乳清蛋白的空间结构重归有序。间接竞争ELISA的结果表明臭氧处理后乳清蛋白的致敏性明显下降。综上所述,臭氧处理在降低乳清蛋白致敏性、提高乳蛋白食品安全性上具有良好的研究潜力和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53.
单宁类化合物是覆盆子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炎、延缓衰老及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功能。本实验从覆盆子中提取富集单宁,通过体外模拟消化模型探究覆盆子单宁富集组分消化前后单宁含量及抗氧化活性、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变化,通过体外厌氧发酵模型分析模拟消化对其肠道菌群调节作用的影响,最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 time of flight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ESI-QTOF-MS/MS)比较体外消化和酵解产物中单宁组成及其代谢产物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胃、肠消化过程中水解单宁含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胃肠消化提升了覆盆子单宁富集组分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能力(半抑制质量浓度为29.15~39.65μg/mL),但对2,2’-联氮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无显著性影响(P>0.05),经肠道模拟消化后,样品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能力提升了7.16~7.86... 相似文献
54.
HPLC法测定油菜蜂花粉中黄酮含量及六种破壁方法对黄酮提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六种破壁方法处理油菜蜂花粉,运用HPLC测定花粉中的黄酮含量,研究不同破壁方法对黄酮提取的影响.方法:色谱柱为反相C18柱,流动相V(甲醇):V(0.4%磷酸)为60:40,流速0.5ml/min,波长370nm.采用超声法、酶解法、温差法、温差.超声法、温差-酶法和混合方法进行花粉破壁.结果:未破壁花粉总黄酮含量为2.2447mg/g.六种破壁方法提取的花粉总黄酮含量比未破壁的依次增加12.4%、8.3%、23.1%、25.4%、28.1%、31.5%,破壁分别为52.56%、41.31%、76.94%、78.66%、83.13%、86.88%.结论:建立了HPLC测定花粉黄酮的方法;花粉破壁率越高,黄酮的提取得率越高. 相似文献
55.
为了探讨花生过敏原Ara h 6 与其他同源蛋白之间的交叉反应,通过各种生物信息数据库(Genbank,DiscoTope)以及网络工具及软件(BLAST,NPS@和Protean,Clustal x,PyMOL),开展基于表位预测的Ara h 6交叉免疫反应性研究。结果表明:肽段AA10~15、45~48、53~60、116~118 区域可能是Ara h 6 的线性表位优势区域;Ara h 6 的构象型表位优势区有4 个,它们存在的区域为AA1~13、35~51、53~59、89~105;基于线性表位预测的15 种蛋白质与Ara h 6 可能具有交叉反应性,其中4 种(Ara i 6,conglutin,Ara d 6 和conglutin 8)发生交叉反应的概率为100%;基于构象型表位预测的17 种蛋白质与Ara h 6 可能具有交叉反应性,其中4 种(Ara i 6,conglutin,Ara d 6 和conglutin 8)发生交叉反应的概率为100%。本结果对进一步了解Ara h 6 的过敏性以及指导开展食品中Ara h 6 的免疫学检测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6.
目的:建立简便、准确、灵敏地测定酶法合成中低聚乳果糖含量的液相色谱方法。方法:酶法合成低聚乳果糖的溶液经离心后稀释,使用氨基柱分离,乙腈- 水(体积比75:2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70℃,载气为空气,压力0.35MPa。结果:低聚乳果糖的线性范围为0.1281~4.1000mg/mL(R2=0.9994),最低检出限为0.01mg/mL,平均加标回收率为100.28%,RSD 为3.07%。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用于酶法合成低聚乳果糖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7.
为分析淡水鱼不同部位中甘油三酯脂肪酸的含量与位置分布,本文以草鱼、青鱼、鲫鱼等淡水鱼为代表,经过固相萃取、专一性脂肪酶酶解,再利用气相色谱法测试了四个不同部位(头部、尾部、背部、内脏)中脂肪酸在甘油三酯Sn-1,2,3上的含量及位置分布。结果显示:三种淡水鱼共检测到21种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s,MUFAs)含量在29.58%~49.48%,除草鱼和青鱼内脏外,三种鱼类其余各部位甘油三酯Sn-1,3位置上MUFAs的含量显著高于Sn-2位(P<0.05);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s)含量范围为17.51%~46.55%,除草鱼背、尾部以及青鱼头、内脏,其他样品中甘油三酯Sn-2位置上PUFAs的含量显著高于Sn-1,3位(P<0.05);三种淡水鱼中,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RA)在甘油三酯上位置分布均匀,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主要分布于Sn-1,3位上,二十二碳五烯酸(docosapentaenoic acid,D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主要分布于Sn-2位上。因此,不同淡水鱼以及不同部位脂肪酸组成不同,相同脂肪酸在不同淡水鱼不同部位甘油三酯上的位置分布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8.
功能性质是衡量鱼明胶品质的重要因素,直接关系着鱼明胶的实际应用范围和价值。为探究提取温度对乌鱼鱼鳞明胶功能性质的影响,本研究以乌鱼鱼鳞为原料,采用热水法提取明胶,考察了不同温度(60、70、80、90、100 ℃)提取对鱼鳞表面形态、鱼鳞明胶得率、功能性质(起泡性、乳化性、凝胶强度、凝胶温度、胶融温度)的影响,并进一步通过SDS-PAGE、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镜探究鱼鳞明胶的结构特性。结果表明:当提取温度从60 ℃逐步升高到100 ℃,乌鱼鱼鳞表面的破损越来越严重,鱼鳞明胶得率从31.72%增加到50.97%,起泡能力从23.33%提升至73.33%,乳化活性从15.13 m2/g增长到17.27 m2/g,而凝胶强度、凝胶温度、胶融温度则从677.82 g、20.80 ℃、28.70 ℃分别降低至372.91 g、15.80 ℃、23.90 ℃。此外,随着提取温度的提升,电泳图中乌鱼鱼鳞明胶
59.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