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1篇
化学工业   4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51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前欧盟、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允许在普通食品中添加维生素D2蘑菇粉;美国拟将维生素D2蘑菇粉列入作为特定食品类别中的营养添加剂;中国、CAC等国家和国际组织尚未制订或公布在普通食品中添加维生素D2蘑菇粉的法律法规与标准。本文对维生素D2蘑菇粉生产技术与产品特点进行概述;对国内外有关维生素D2蘑菇粉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与标准进行梳理,为有关产品研发、食品安全监管、消费指导等提供参考。维生素D2蘑菇粉作为一种新兴的食品原料,食品业界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对其发展情况应予以关注;在实施产品研发、食品安全监管和制定消费指导意见时,可参考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相关规定和标准。  相似文献   
52.
尖晶石型锰酸锂由于具有优异的安全性能且成本低廉,成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热点。然而,由于锰溶解所导致的循环性能衰退是锰酸锂发展的主要障碍。随着温度的升高,锰溶解加剧,因而电池在高温条件下衰退更加严重。将硼酸锂包覆于锰酸锂表面,可以抑制锰的溶解。通过高能球磨的方法可将硼酸锂均匀地包覆于锰酸锂表面。X射线衍射与电化学阻抗表征结果表明,硼酸锂不会引起锰酸锂结构的变化和电池阻抗的增加。通过对界面转移电阻的研究发现,硼酸锂包覆量超过2%(质量分数)时电池的极化会增加,因此将硼酸锂的最佳包覆量控制在2%。相比于未经包覆的锰酸锂,经包覆的锰酸锂不论是对锂半电池还是对石墨全电池均表现出优异的循环性能,尤其是在60 ℃下的循环性能大大改善。软包全电池体积能量密度达到308 W·h/L,1C循环200次后容量保持率可达到94.7%。通过硼酸锂包覆可有效抑制锰酸锂的锰溶解,改善其循环性能。  相似文献   
53.
目的 建立QuEChERS前处理结合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triple quadrupole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GC-MS/MS)测定3种动物源食品(鱼肉、鸡肉和猪肉)中苯菌酮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方法 动物源性试样用1%甲酸乙腈振荡提取,提取...  相似文献   
54.
《Intermetallics》2000,8(4):359-363
Microprobe analysis and X-ray powder diffraction were performed for a series of intermetallic compounds Ti0.95Zr0.05Mn1.45M0.5 where M=V, Cr, Mn, Co, Ni and Al. These compounds crystallize in the hexagonal C14-type Laves phase. The study of their hydriding properties at 298K shows that the intermetallics based on V and Cr present the best behavior (insertion of 3 H per formula unit and decrease of the plateau pressure to around 2.2 and 2.6 MPa, respectively). These properties can be rationalized by the crystal structure investigation.  相似文献   
55.
目的 建立超级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发射光谱法测定再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recycled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rPET)瓶片中锑(Sb)、铬(Cr)、锌(Zn)等31种元素含量的筛查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超级微波对瓶片样品进行消解,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optical emission spectrometry,ICP-OE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分别测定7种和24种元素含量,并用建立的方法对从工厂收集的40批次rPET瓶片样品进行检测。结果 方法检出限为0.02~5.24mg/kg,相关系数高于0.997,加标回收率为76%~118%,其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 RSDs)为0.7%~9.4%。40批次r PET样品都检出了Sb元素,含量范围为126~208 mg/kg。有少量样品有Cr元素或Zn元素检出。结论 该方法...  相似文献   
56.
57.
目的评价摩擦行为对食品接触用不锈钢制品中金属元素迁移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GB 4806.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金属材料及制品》和欧洲委员会决议CM/Res(2013)9(以下简称欧标)规定方法,检测长期使用过和市售新不锈钢制品中金属元素的迁移水平,迁移试验条件分别为4%乙酸中煮沸30 min后室温放置24 h和5 g/L柠檬酸中100℃下浸泡2 h。参考GB/T 32095.2—2015《家用食品金属烹饪器具不粘表面性能及测试规范第2部分:不粘性及耐磨性测试规范》振动耐磨方法,研究动态摩擦对市售新不锈钢制品中金属元素迁移的影响,以上方法金属迁移量均符合相应标准要求。结果采用欧标方法,5份长期使用摩擦后不锈钢制品铅(Pb)第1次迁移量高于定量限,而全新不锈钢制品均低于定量限。采用国标方法,80%(4/5)长期使用摩擦后不锈钢制品的第1次迁移试验中铬(Cr)的迁移量超过定量限,远高于全新不锈钢制品(20%,1/5)。3次动态摩擦试验后Cr和镍(Ni)迁移达到平衡。结论国标的迁移试验体系比欧标对不锈钢中Cr元素提取能力强。摩擦行为促进不锈钢的腐蚀和金属元素迁移,长期使用后的不锈钢制品与全新制品比较,Pd和Cr元素的迁移水平更高,但均不存在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58.
对15 种餐盘纸中矿物油的含量进行检测,并对其中1 种印刷有已知油墨的餐盘纸进行溯源分析。采用离线固相萃取前处理,以混合溶液(正己烷-乙醇(1∶1,V/V))作为提取溶剂,经0.3%硝酸银硅胶固相萃取柱分离纯化,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法进行定量,气相色谱-质谱法进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网店购买的4 种餐盘纸的矿物油含量普遍比快餐店中收集到的餐盘纸高,饱和烃矿物油的最高含量为3 397.6 mg/kg,芳香烃矿物油的最高含量为374.6 mg/kg,均超过限量值。通过溯源分析发现,有印刷的餐盘纸中一部分矿物油来源于油墨。本方法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2.73 mg/kg和8.19 mg/kg,加标回收率为92.1%~115.1%,相对标准偏差为3.12%~11.85%,准确性高,实验操作方便,可用于食品接触用纸中矿物油的检测及溯源分析。  相似文献   
59.
采用Nd:YAG激光焊对304不锈钢和5052铝合金进行异种金属焊接,分别以峰值功率、焊接速度、离焦量和脉冲频率等工艺参数设计24组工艺试验,并对比分析未熔合、熔合和焊穿3种焊缝表面表征。运用激光点位移传感器测量焊缝高度,探索焊缝高度随激光功率等工艺参数的变化趋势,得出钢-铝焊缝3种表面形貌的工艺参数区间。分析结果表明,焊缝的表面形貌是由激光单点能量、离焦量和脉冲频率等因素共同决定,焊缝高度与峰值功率、焊接速度、离焦量和脉冲频率等工艺参数有一定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60.
目的 建立一种食品接触用小家电整机筛查和评估技术。方法 模拟厨房家电制作或接触食物的使用场景,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和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构建整机非靶向筛查技术,并应用于食品接触用家电产品:不粘电热锅、酸奶机、折叠水壶、测温勺、咖啡机、搅拌杯和制冰机。结果 所测样品中挥发性物质均未检出;酸奶机、折叠水壶和测温勺中检出半挥发性物质和不挥发性物质包括芥酸酰胺等20个化合物,7种检出物包括折叠水壶中的溶剂黄56、月桂酰胺,测温勺中的2-甲基-N-[(2-甲基丙氧基)-甲基]-2-丙烯酰胺、N-丁基苯磺酰胺、硬脂酸甲酯、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甲酯和3,5-二叔丁基-4-羟基苯乙酮的暴露量超过安全暴露阈值,需引起健康风险关注。结论 本研究开发的整机筛查方法快速有效,适用于家电产品的食品安全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