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5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217篇
电工技术   20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16篇
化学工业   37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22篇
建筑科学   568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5篇
轻工业   5篇
水利工程   23篇
石油天然气   23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1篇
一般工业技术   69篇
冶金工业   3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30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奚凤新  宗轩 《建筑遗产》2023,(1):156-164
建筑在建造初期均是应特定功能而修建的,在长年累月的使用过程中,由于破损或功能变化,总会经历或多或少的改造。文章以上海市济宁路18号上海梅林正广和总部大楼为例,首先梳理了大楼最初的建筑背景和特征,继而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大楼在1999年被评定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前后经历的几次改建,这些改建也参与构成了这座历史建筑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文章重点分析了2019年完成的改建及其采取的策略,即在保护原则允许情况下,选择性“接纳”建筑现状,通过“拆”“留”“改”“加”的方式对建筑进行接续性改造,保持核心价值,改善功能,使其适用于未来的使用需求,在接续利用中焕发新生。  相似文献   
22.
一种水性环氧钢结构防腐涂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三乙烯四胺和丁基缩水甘油醚(BGE)的反应产物中加入E-51及聚乙二醇(PEG-2000)与E-51的嵌段聚合物反应制得W220、W250、W1503种水性环氧固化剂(PEG质量分数分别为0、14%、25%)。研究了不同固化剂体系和胺氢/环氧基团比对清漆性能的影响,并设计了一种水性环氧防腐涂料配方,考察了防锈颜料配比及颜基比对涂料防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固化剂W250,胺氢/环氧基团物质的量比为1.1:1,涂料颜基比为1.1:1,氧化铁红与三聚磷酸铝质量比为1:1.5时,涂料的防腐性能最佳,可耐盐雾400h。  相似文献   
23.
本文通过正交试验,就引气剂,稳泡剂,可再分散乳胶粉和纤维素醚掺量对稻壳保温砂浆的物理,力学以及保温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引气剂的掺入可以进一步降低砂浆的干表观密度,改善其保温性能,同时也可提高砂浆的流动性;在砂浆中掺入稳泡剂可获得均匀稳定的泡沫;可再分散乳胶粉可以提高砂浆的粘结性,纤维素醚可提高砂浆的保水性。用稻壳做骨料既节约了成本,又减少了农作物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重要的是降低了砂浆的干表观密度。试验表明,采用稻壳作为轻质骨料制备保温砂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4.
分析了中国工程弃土的产生来源、组成成分、年排放量、来源分布、空间分布、利用率及法律法规等基本现状; 基于国内外对于工程弃土治理的经验和法律,以弃土的分类治理为依托,将弃土分为良质土和劣质土进行分类讨论,详细介绍了中国对这2种工程弃土现有的处理方式,其中良质弃土处理方法包括填埋、堆山造景、道路防护林带等,劣质弃土处理方法包括固化改良、弃土烧结砖、弃土免烧砖等,并指出目前处理方法中现存的一些难题; 介绍了工程弃土资源化的创新技术,如弃土固化新技术、弃土烧结砖砌块新技术等,其中着重介绍了弃土烧结砖砌块技术,包括其新型焙烧工艺、弃土烧结砖表面处理工艺、新型砌块形式、烧结砌块装配式结构、烧结砌块配筋技术等,其中烧结砌块装配式结构可在保证烧结砖自身多种优势的情况下大大提高施工效率和后期回收利用率; 最后,针对中国工程弃土数量巨大、管理缺失、处理低效的现状提出建议,从工程管理、技术创新和法律法规3个方面入手,注重源头控制是第一步,发展创新技术、提高终端处理效率是基本,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完善的法律法规是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25.
随着城市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人们愈发重视景观所能带来的丰富感官体验,以往视觉环境特征主导的城市公园营造方法难以满足人们的更高需求。视觉和听觉作为人们最主要的环境信息感知途径,探索二者与景观体验之间的关系可为优化城市公园视听感知品质提供新的视角。研究选取了视景感知、声景感知、声源感知和公园功能特征4个维度共计13项指标,对公园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成都环城生态区内3类具有不同主导功能的公园视听感知品质进行评价,探索各维度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总体感知评价的影响。结果发现当公园主导功能特征与其视景、声景协调时,呈现的总体评价结果相对较好,且不同功能城市公园视听感知品质的影响因素、影响方式均不相同。研究在揭示案例公园视听感知品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利用视听交互影响间接提升公园景观体验的思路,为优化不同功能城市公园视听感知品质提供科学依据和灵活策略。  相似文献   
26.
地面出入式盾构法克服传统盾构法需要在两端修建始发和接收工作井的弊端,实现地表出发和地表接收的全过程盾构施工新技术。采用大型模型试验、数值仿真和工程验证手段,系统研究地面出入式盾构法隧道新技术掘进的关键问题,揭示地面出入式盾构法穿越不同阶段的地表沉降规律;依托地面出入式盾构法首次在我国南京城际快速轨道秣将区间隧道工程的示范应用,探索分析该新方法在工程中主要施工参数的合理选择和有效的控制技术;模型试验、数值仿真结果与工程实测结果获得一致的规律,可为该新方法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7.
 2008年汶川八级地震形成了至少257个堰塞坝,主震后发生的大量余震可能会影响堰塞坝的动力安全状态。堰塞坝体的动力特性参数(包括自振频率和阻尼比等)和加速度分布规律是堰塞坝地震安全研究的基础内容。通过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在余震作用下模型堰塞坝体的动力特性参数、加速度分布规律及二者的影响因素,并根据动力相似律,计算原型坝体的动力特性参数。共进行2组不同材料的振动台模型试验,分别模拟含黏粒较多且颗粒较小(坝体I)和基本不含黏粒且颗粒较大(坝体II)的2种坝体。在不同地震波形输入、不同加速度峰值和不同水位条件下进行振动台试验。研究成果表明:(1) 模型坝体具有较稳定的X向和Z向自振频率和阻尼比。(2) 先期振动使坝体自振频率降低,阻尼比有增大趋势;坝体I的自振频率小于坝体II。水位变化对2种坝体自振频率的影响规律不一致。(3) 加速度放大倍数随高程增大而增大,最大加速度发生在坝顶处;相同高程测点加速度放大倍数最大值出现在上游或下游靠近坝坡表面处,即“表面放大”效应明显,说明坝坡表面容易受地震作用破坏。(4) 所含频谱成分与坝体自振频率接近的地震波会引起最大的加速度反应。Z向振动使坝体测点X向加速度放大倍数增大。加速度放大倍数一般随输入加速度峰值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28.
 为模拟土体三轴加卸荷对桩基侧摩阻力产生的影响,研制土体三轴加卸荷对桩基影响模拟试验系统。该系统包括4个子系统:三轴加卸荷系统、模型桩组、量测系统及数据自动采集系统。该系统可通过气压加载法在大直径土样顶面及侧向以较高荷载进行加卸荷,模拟不同土性、不同桩端约束条件下土体沉降或回弹对模型桩产生的影响,并通过试验验证其有效性和可靠性。试验表明:系统智能化程度高,可实现大荷载长期稳压,量测系统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桩端自由悬空条件下,随土样竖向及侧向施加气压荷载增加,最大正负侧摩阻力增大,中性点发生在(0.5~0.6)L(其中,L为桩身长度)区域。卸荷初期土体回弹变形不大,但桩受拉力发展很快至较大值。系统可用于模拟土体不同路径加卸荷对工程桩的影响。  相似文献   
29.
注浆成型螺纹桩接触面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揭示新型注浆成型螺纹桩抗拔承载机制,对桩–土界面开展试验研究。借助自主研制的大型接触面剪切仪,量测普通桩土接触面与不同螺纹间距接触面的剪切应力与相对剪切位移关系,并观察桩土接触的破坏形态。试验研究表明,无螺纹桩–土界面产生平面形态破坏面,而螺纹桩–土界面呈现拱形曲线形态破坏;螺纹加固效应主要是增大桩土间的黏聚力从而提高桩土界面的抗剪强度;桩土界面上的螺纹间距存在某一最优值,可形成最大的拱形破坏面,从而螺纹桩–土界面将发挥最大抗剪强度。  相似文献   
30.
考虑盾尾壳体的初始几何缺陷及中空层合板构造,对超大直径(D14.0 m)盾构的盾尾在大深度水土压力下的力学性能进行建模分析。分别建立理想圆壳、缺陷圆壳、理想层合板和缺陷层合板4种结构分析模型,基于有限元计算,对4种模型的结果进行分析。对比发现:缺陷层合板模型在极限承载情况下最大变形为18.8 mm,最大等效应力达304 MPa,远超过理想圆壳模型的最大变形(3.6 mm)和最大等效应力(71.6 MPa),说明盾尾局部区域已发生塑性变形。因此,在超大直径盾构的盾尾设计时应考虑初始几何缺陷和中空层合板构造对盾尾变形和应力的放大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