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33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7篇
化学工业   4篇
建筑科学   8篇
能源动力   6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241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杨金  李文奇  张燕生 《给水排水》2005,31(11):50-52
为减少西洋河淀粉废水中大量N、P、CODCr进入洋河水库,加剧水库的富营养化,进行了 生物滤池串联工艺处理西洋河淀粉废水的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对淀粉废水中的氨氮、总氮、总磷、 可溶性总磷、正磷酸盐、CODCr均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去除率可分别达到57.7%、58.7%、66.8%、 65.7%、67.4%、75.2%,且对进水浓度变化具有一定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52.
潘家口、大黑汀水库(简称"潘大水库")位于滦河干流上,是天津市、唐山市的重要饮用水水源地,研究其水体污染特征对两库的供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2006~2014年潘大水库水环境因子的调查,采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对潘大水库水质状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潘大水库污染严重,远高于国内其它饮用水源地。在空间上,处于上游的潘家口水库呈现出从上游到下游污染程度逐渐降低的趋势,而大黑汀水库则表现出从上游到下游污染逐渐加重的趋势,表明大黑汀水库来自于水库内部的污染对其污染程度有较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53.
河流栖息地具有多尺度、多等级、斑块化分布和动态变化等重要特征,常通过揭示栖息地质量的关键环境因子适合度来开展河流栖息地质量评价。本文基于国内外多种溪流型鱼类栖息地环境的流速、水深范围与偏好的流速、水深、水温研究成果,结合中国浙江省瓯江干流河段的自然环境特征和多样性的水生物学特点,选取喜缓流水型鱼类-唇䱻作为指示性物种,研究了河流栖息地关键环境因子:水深、流速、水温与水质适合度曲线,采用优、良、中、差分级评价方法,以流速、水深、水温和水质类别作为主要的判据因子,确定了河流栖息地评估的分级标准,为河流栖息地质量评价和生态适应性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4.
基于南水北调中线北京段总干渠的工程特点及其穿越地区的环境特点,分析研究了工程实施对水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主要内容包括:通过类似工程的实测分析,研究了长距离封闭管涵输水对水质的影响;分析了工程农村段对土地资源及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了城区段对城市景观的影响;由于低山丘陵区的交叉冲沟处透水层较薄,渠道与地下水流向基本直交.研究了局部渠段对地下水的阻隔影响:论述了工程建设对附近居民生活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避免或缓解措施,为类似工程的环境影响分析及保护措施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5.
滇池沉积物内源磷释放初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沉积物内源磷释放是湖泊富营养化重要的污染来源。本次研究在滇池20个采样点进行了原状柱状沉积物样品的采集。分析测试了分层沉积物样品的总磷、总氮、总有机质含量,揭示了滇池全湖沉积物中营养组分的含量特征和分布规律。为估算沉积物磷释放的通量水平和初步解释滇池磷释放的主要作用机制,现场提取出了沉积物间隙水,并分析了间隙水以及采样点湖水中溶解总磷、溶解磷酸盐和溶解有机磷的含量,根据实测运用费克扩散定律计算了沉积物-水界面之间磷的交换通量。同时对代表性样点进行了原样沉积物柱磷释放的实验室模拟。通量计算和模拟实验的结果表明,滇池沉积物具有较强的向水体的释磷能力,全湖沉积物平均磷释放通量为0.095mg/cm^2/a,沉积物磷释放成为全湖磷负荷的重要部分。实验数据相关性分析表明,滇池表层沉积磷活化释放的主要机制是表层沉积物有机质矿化降解,有机磷分解形成的浓度梯度驱动了溶解磷从沉积物向水体扩散。  相似文献   
56.
洱海沉积物磷的化学赋存形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洱海沉积物磷的含量、空间分布以及沉积剖面上沉积磷的化学赋存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洱海表层(5cm)沉积物中总磷的含量范围为736.40~1602.50mg/kg,平均为964.60mg/kg;北部湖区高于南部,弥苴河是湖泊的主要磷来源;洱海沉积物中各形态磷的含量高低顺序为:钙结合态磷,碎屑态磷,有机态磷,铁结合态磷,吸附态磷,磷形态的剖面变化反映了埋藏作用对沉积磷的强烈改造作用。  相似文献   
57.
本文基于美国Global Land Cover Facility(GLCF)的全球90m精度的DEM数据源,采用作者开发的DEM凹陷区域识别与处理、河网自动生成与流域划分软件,提取了黑龙江省沙兰镇以上沙兰河流域河网相关信息。同时结合沙兰河暴雨洪水的相关报道,采用内含简化水文过程的二维水动力学模型,直接用假设的降水过程作为输入,估算了沙兰河流域局地暴雨的洪水过程与低洼地的洪水淹没过程。结果表明,从公开的高分辨率全球DEM数据自动提取指定流域信息,并利用降雨数据作为模型输入,采用上述模型,可以为山洪灾害防治分析提供有力的技术工具和手段。  相似文献   
58.
三峡水库整体一维水质数学模拟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李锦秀  廖文根  黄真理 《水利学报》2002,33(12):0007-0010
以三峡整个库区作为研究对象体,根据三峡水库河道型特点,开发了一维非恒定水流水质数学模型,利用稳定性比较好的四点隐格式有限差分法进行模型数值求解。以主要污染指标BOD5、DO为例,介绍了三峡水库一维水流水质数学模型的开发、研制过程。模型中充分考虑了三峡水库建成前后水流条件巨大变化对库区水流水质的影响,对主要水质模型参数,如污染物纵向离散系数、有机污染物衰减系数和大气复氧系数等建立了与水流条件相关的经验关系式,建立的数学模型经过三峡库区江段长河段水文水质和污染源同步观测资料验证,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可为预测三峡水库水流水质总体变化趋势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9.
根据淮河流域洪水特征和水系构成,分析了水文学与水力学模型在洪水过程、洪水要素和空间范围方面的集成方式,并且介绍了两种模型针对淮河流域特点所采用的关键技术方法.为实现两种模型的充分集成,采用了数据 - 模型 - 应用3层结构的总体集成框架,通过模型应用过程的模块化处理和数据有效交换,建立了集模拟、率定和预报功能于一体的综合计算平台.本文所建立的集成模型采用长系列实测资料进行了参数率定和模型验证,应用结果表明建立的集成模型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60.
对我国血吸虫病防治水利科研问题的若干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钉螺作为血吸虫惟一的中间宿主,是血吸虫病传播的主要环节。杀灭钉螺是控制血吸虫病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在我国血吸虫病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血吸虫病传播的环节及特点进行了分析总结,针对水利血防杀灭钉螺的主要任务,探讨了迫切需要开展的相关科研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