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13篇
建筑科学   4篇
水利工程   19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进一步了解重金属复合污染对水生植物产生毒害作用的机制,以单细胞藻类生长及细胞内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为指标,对铅和汞单一及联合胁迫对四尾栅藻的毒性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铅[Pb(NO3)2]和汞(HgCl2)单一胁迫对四尾栅藻生长抑制的96h EC50分别为0.678 9 mg/L和0.140 1 mg/L,二者的联合作用相加指数AI为0.009,表现为典型的相加作用.经铅、汞单一及联合染毒12 h后,栅藻体内GSH含量降低到对照组的70%左右,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保持水平上的稳定;GST活性随胁迫浓度的增加而先上升后下降,联合染毒高浓度组中甚至出现了明显的活性抑制,抑制率为13.04%;GPx活性整体受到明显抑制并随浓度增加而持续下降,最低值仅为对照组的38.77%.铅、汞联合胁迫对四尾栅藻体内GSH含量、GST及GPx活性的影响也验证了二者之间的联合作用关系为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22.
投饵养鱼对潘家口水库水质影响围隔试验Ⅰ:氮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潘家口水库设置投饵(1#)、投饵单养花鲢(2#)、投饵单养鲤鱼(3#)、投饵混养花鲢和鲤鱼(4#)和空白对照5个围隔及水库背景水体,研究投饵养鱼对水体富营养化关键性因子氮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潘家口水库是“富氮”型水体且硝态氮含量占总氮的70%左右;试验期间水库水体和对照围隔中总氮、溶解性总氮和硝态氮浓度显著高于投饵围隔,氨氮和颗粒态氮浓度则低于投饵及投饵养鱼围隔(p<0.05);与只投饵围隔相比,养殖花鲢和鲤鱼均可显著性降低颗粒态氮和总氮浓度,但养殖花鲢或鲤鱼围隔总氮、氨氮、硝态氮浓度无显著性差异。试验结束后,捕捞围隔中花鲢、鲤鱼,经过称重和营养盐含量分析,结果发现鲤鱼增重明显大于花鲢。假定单位质量鱼肉含氮量不随鱼体生长而改变,则收获2#、3#和4#养鱼围隔中的鱼去除的氮分别占投放饵料中氮含量的3.31%、30.05%和21.18%,鲤鱼对鱼饵利用效率远高于花鲢。续文将讨论围隔试验中磷素的变化。  相似文献   
23.
以EGSB反应器作为预处理系统处理高温、低浓度、难降解的PVC离心母液化工废水,通过逐渐增加PVC离心母液废水占葡萄糖模拟废水比例的方法来驯化厌氧微生物,在容积负荷和水力停留时间分别保持在0.2 kgCOD/(m3·d)和50 h左右时,对COD的去除率维持在约80%,实现了系统的成功启动.继续提升负荷以考察系统的最大处理效能,当容积负荷达到0.6kgCOD/(m3·d)、水力停留时间为16 h时,对COD的去除率也能达到70%左右.对停止运行2个月的反应器,通过逐渐增加负荷的方式运行,系统能在12 d内完成启动.该系统运行高效、稳定,大大减轻了后续处理工艺的负荷,为PVC离心母液后续处理工艺的连续稳定运行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24.
选取大沽排污河原位生态修复工程现场的6种修复植物旱生美人蕉、水生美人蕉、旱伞草、鸢尾、马蔺、菖蒲为研究对象,通过温室培养试验研究了这6种植物对水中氮磷和重金属Cd、Pb复合污染的修复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所选6种植物在复合污染水体中对营养物质和重金属Cd、Pb均表现出较好的修复效果。经50 d修复后,各植物对总氮TN的去除率为53.90%~94.75%,对总磷TP的去除率为46.76%~85.10%;对Cd的去除率达到90.39%~99.47%。其中,菖蒲、鸢尾、马蔺对总氮的修复能力较好;鸢尾、美人蕉和马蔺对氨氮的修复效果较好;而旱伞草、美人蕉和马蔺对总磷的修复能力最强。所有修复植物对Cd和Pb的富集系数都远远大于1,对Cd、Pb表现出很强的富集能力,可作为Cd、Pb超富集植物来修复水体中的重金属Cd、Pb污染。  相似文献   
25.
在前文研究叶绿素a与生物量基础上,本文收集国内、外有关资料,并结合潘家口水库现场围隔实验,主要从室内研究水体、野外围隔水体及天然水体三个方面,进一步探讨浮游植物叶绿素a含量与藻密度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实验室内藻类纯培养或共培养优势藻种稳定单一时,叶绿素a与藻密度呈显著正相关,优势藻发生变更时,二者可能相关或不相关;围隔实验水体及天然水体中优势藻种稳定单一时,叶绿素a与藻密度一般显著正相关,而藻种发生明显更替时,叶绿素a与藻密度可能相关或不相关。  相似文献   
26.
水资源短缺及饮用水安全问题伴随着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日渐凸显,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一直备受研究者关注。生物慢滤技术是一种效率高、能耗低、操作简易的绿色水处理技术。综述了生物慢滤技术的净化原理,全面阐述了该技术对浊度、有机污染物、细菌、金属类污染物的去除效果,针对当前生物慢滤技术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难点问题,提出了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27.
28.
电芬顿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蕾  周明华 《水处理技术》2013,39(10):6-11,17
电芬顿技术是近年来在水处理技术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电化学高级氧化技术,由于其可以在原位产生芬顿试剂,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介绍了电芬顿法的基本原理,并从阴极材料和金属催化剂两方面论述了电芬顿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9.
粉煤灰负载Fe3+非均相光催化降解苯酚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粉煤灰负载Fe3+制备异相催化剂,研究了采用该催化剂的UV/Fenton体系对苯酚的降解效果,探讨了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对催化效率和稳定性的影响,并研究了反应体系、铁负载量、H2O2投加量和初始pH对苯酚降解效率的影响,考察了催化剂的重复利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由浸渍法制得的Fe-Al催化剂表现出了较好的稳定性及催化性能,在pH为3,H2O2投加量为5.0mmol/L,催化剂投加质最浓度为0.2 g/L的基准反应条件下,处理500mL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g/L的苯酚模拟废水,60 min之内对苯酚的降解率达95%以上,并且催化剂重复利用3次后,60 min内对苯酚的降解率仍可达93%以上.  相似文献   
30.
为了比较沉积物污染的3种典型评价方法,对北大港水库内的11个采样点进行表层沉积物采样,并测定了样品的全盐量、有机质、全磷和全氮指标。根据测定得出的数据分别利用单因子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和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对沉积物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水库中心的S1、S2和S3点为中度或重度污染,其余位于库周的采样点为未污染或轻度污染,总体上库心的沉积物污染比库周严重。结合北大港水库实例,比较3种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得出结论:单因子指数法计算简便,但评价结果偏高;内梅罗综合指数法考虑了沉积物污染评价的综合性,但忽略了评价指标的权重影响;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利用熵值赋权的方法确定指标权重,客观性与综合性较强,评价结果更接近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