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9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51篇
电工技术   5篇
综合类   79篇
化学工业   366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7篇
建筑科学   34篇
矿业工程   73篇
能源动力   6篇
轻工业   7篇
水利工程   16篇
石油天然气   725篇
无线电   11篇
一般工业技术   44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27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141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54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247篇
  2013年   220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文中在沉积微相研究一般的"点—线—面"(取心井单井相—连井剖面相—平面相展布)思路的基础上,结合密井网区岩心、测井、录井、分析测试、实验测试、生产测试等资料及沉积演化特征、物源分析,对河道砂体进行精细解剖,依据各种识别标志确定单河道的边界,并利用注采关系加以验证。对密井区单河道宽度和厚度进行统计,拟合出密井网区单河道宽-厚定量关系式。据此关系式推测出稀井(探井、评价井)区单河道的宽度,再结合探井、评价井的岩心、测井、录井等资料,完成从密井网区到探评井区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的研究,编制出研究区精细的沉积微相平面图,这为储层特征分析、储层综合评价、开发动态分析、流体分布、有利区块预测、剩余油挖潜等储层精细研究提供了更准确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52.
桂中坳陷上古生界页岩气保存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中坳陷上古生界中、下泥盆统以及下石炭统页岩具有良好的生烃及储集条件,但受多期构造运动改造,页岩气保存条件复杂。从宏观和微观分析入手,对该区上古生界页岩气保存条件进行综合评价,预测其勘探潜力及有利勘探区。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结合钻井资料、镜质体反射率、粘土矿物X-射线衍射、泥页岩物性分析数据以及构造演化史和埋藏史-热史恢复,从盖层封闭性、断裂和抬升剥蚀作用影响等方面评价了桂中坳陷上古生界页岩气保存条件。结果表明:桂中坳陷中泥盆统泥页岩沉积厚度大(暗色泥页岩厚250~650 m)、分布连续且韧性和微观封闭性较好,可作为页岩气直接和区域盖层;下石炭统虽然分布局限,但韧性和封闭性好,可作为局部盖层;燕山期为研究区主要变形期,大量叠瓦状逆冲断裂和高角度逆冲断层在此时发育,对现今残存的页岩气藏分布格局起着决定性影响,坳陷中、西部遭受的构造改造相对较弱;强烈的剥蚀作用破坏了页岩气的保存,但坳陷中、西部地区剥蚀程度较小。总之,桂中坳陷中、西部的柳江低凸起内天山背斜及西部、马山断凸中部和红渡浅凹中部一带页岩盖层分布稳定且韧性和封闭性较好、遭受的构造破坏较弱、剥蚀厚度较小,为页岩气有利勘探区。  相似文献   
53.
交联聚合物在改善油水流度比、堵塞地层大孔道等方面有着和聚合物相近的作用。因此交联聚合物驱技术是油田改善注水井开发效果,实现油藏稳产的有效手段。利用优化设计软件对西达里亚h1-1油层DK15井组交联聚合物驱的3个主要注聚参数段塞PV数、聚合物段塞浓度和交联剂浓度进行了优化设计。在优化设计的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对设计出的38种参数组合进行了增油量计算。并进一步回归出了增油量计算方程,公式计算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计算结果最大相对误差7.66%,38个方案平均相对误差2.27%,说明增油量方程精度高。在优化注入参数中应用该方法可优选出最佳注入参数,以较低的聚合物用量取得较高的增油量。  相似文献   
54.
根据气层渗流理论和裂缝性压力敏感地层的特性,建立了适合于定压内边界封闭外边界条件下超深超高压裂缝性砂岩气层的不定常渗流模型,推导出超深超高压裂缝性砂岩气层的不定常渗流模型的有限差分方程。通过计算确定了压力敏感系数对产能曲线的影响,得到了确定超深超高压裂缝性砂岩气层的压力敏感参数的方法。经对某气田高压深层气井的实例分析,得到了较好的分析结果,同时也验证该文所建立的超深超高压裂缝性砂岩气层的不定常渗流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5.
松辽盆地南部孤店断陷火石岭组烃源岩评价及预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石万忠  孟福林  王晓龙  徐立涛  吴闯  王任 《石油学报》2018,39(12):1344-1354,1388
烃源岩识别是油气有利目标预测的基础,对致密砂岩油气藏的钻探部署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对松辽盆地南部孤店断陷深层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和有机质成熟度进行评价,认为孤店断陷火石岭组烃源岩在有机地球化学特征上总体属于好烃源岩。生烃演化分析认为,火石岭组烃源岩处于生烃演化的过成熟阶段,主要生成以甲烷为主的天然气。结合岭深1井热演化史分析,火石岭组烃源岩属于有效烃源岩,是孤店断陷深层重要的天然气来源。对比单一利用三维地震资料、地震属性和波阻抗反演等方法进行烃源岩层识别的优缺点,提出运用波阻抗和瞬时相位相叠合的方法对烃源岩层进行识别更准确。运用此方法对孤店地区烃源岩层进行了精细解释和分析,预测了火石岭组烃源岩的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56.
川中地区下二叠统白云岩储层特征及发育主控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深化对川中地区下二叠统白云岩储层特征及发育主控因素的认识,利用研究区茅口组的岩心、岩屑、薄片鉴定、扫描电镜、碳氧同位素、阴极发光及流体包裹体分析等资料,采用地质分析与地化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储集空间发育特征等方面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茅口组白云岩主要发育砂糖状白云岩、中—细晶白云石、角砾白云岩及少量灰质白云岩,储集空间以溶孔和溶洞为主,溶缝和粒内溶孔次之,白云岩形成过程几乎不受埋深的影响,没有或很少有淡水参与,主要形成于构造—热液环境;储层的岩性组成、白云化作用、构造作用及溶蚀作用是茅口组白云岩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储层的岩性组成是白云岩储层发育的物质基础,适度白云化作用是储层发育的必要条件,构造作用是储层最终发育和空间展布的关键,溶蚀作用是白云岩储层空间展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7.
程斌  王培荣  王铁冠  王广利 《石油学报》2015,36(11):1341-1348
应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GC-TOFMS)对采集自塔里木、北部湾、准噶尔、琼东南及江汉盆地的共45件原油样品进行分析。借助标准样品对原油中18个C10化合物进行定性定量,其中包括2,6-二甲基辛烷(2,6-DMO)、2-甲基-3-乙基庚烷(2-M-3-EH)、1,1,2,3-四甲基环己烷、反-1-甲基-4-异丙基环己烷、1-甲基-3-异丙基苯和1-甲基-4-异丙基苯6种单萜烃化合物。研究表明,原油样品中均存在丰度不等的6种单萜化合物。高等植物精油催化加氢产物中检测到丰富的单萜烃,表明陆生高等植物为单萜烃的可能来源之一。新分子标志物参数2-M-3-EH/2,6-DMO(MTR)与Pristane/Phytane(Pr/Ph)相结合可以有效区分源自不同沉积环境源岩的原油样品:源于偏还原沉积环境源岩的原油具有较高的MTR和较低的Pr/Ph值,而源于偏氧化沉积环境源岩的原油则具有较低的MTR和较高的Pr/Ph值。定量数据表明,两类原油中MTR和Pr/Ph值的差异源于原油中2-M-3-EH及Phytane含量的差异,即两类原油样品中2,6-DMO和Pristane的含量范围十分相似,而2-M-3-EH及Phytane的含量范围则差异明显。偏还原环境下沉积的源岩所生成的原油中2-M-3-EH和Phytane的含量相对较高,而偏氧化条件下沉积的源岩所生成的原油中两者含量则相对较低。MTR可以与Pr/Ph一起用于判断源岩沉积环境的氧化还原程度,其对于生标含量很低或匮乏的轻质油及凝析油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8.
分析了底水油藏开发过程中底水锥进的机理和水锥稳定条件,推导出了底水油藏水平井产量公式和见水时间的公式,公式表明影响水平井产量和见水时间的主要因素为水平段长度、油层厚度,避水高度、油层渗透率等。  相似文献   
59.
运用温度示踪法确定稳定入渗补给速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展不同水位埋深条件下的地中渗透仪入渗实验,分析包气带温度场变化规律及其控制因素,进而采用多层介质热传导解析方程评价入渗补给速率,探讨了温度示踪法评价包气带入渗补给问题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气温控制包气带温度场整体特征,其对温度场的影响随深度增加逐渐减弱。水位埋深影响土壤含水率,控制包气带介质比热,决定了温度场波动性。灌水改变介质热导率从而影响包气带温度场;灌水量小且灌水温差小,灌水本身的热状态对温度场的影响可以忽略。水位埋深浅时,基于多层介质热传导解析方程的入渗补给速率评价结果更为准确,旱季相对雨季,评价结果准确性整体更高;浅部包气带含水率波动性强是造成评价误差的重要原因,选取更短的评价周期和更深的计算剖面可相对提高评价结果准确性。含水率在时间尺度上的波动是温度示踪法在非饱和带应用的难点及关键。  相似文献   
60.
为了适应高温高盐裂缝型油藏的复杂地层情况,研究了一种AM/AMPS(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耐温抗盐凝胶堵水调剖体系。确定了最优配方为1.0%AM/AMPS+0.1%乌洛托品+0.1%对苯二酚+0.3%硫脲+0.5%PA纤维,考察了该凝胶体系的成胶时间、成胶强度和脱水率,并探讨了该体系的热稳定性和抗盐性。实验结果表明:该凝胶体系具有很好的耐温抗盐性能,在140℃、模拟油田地层水环境中成胶时间大于15h,凝胶强度保持在G级(目测代码法),120d脱水率小于2%。岩心封堵实验结果表明,该凝胶体系堵水率达到99.70%以上,堵油率小于6.00%,具有优良的选择性。现场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堵水调剖效果。该凝胶体系为高温高盐裂缝型油藏的高效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