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9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34篇
综合类   33篇
化学工业   28篇
金属工艺   8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110篇
矿业工程   489篇
能源动力   1篇
水利工程   10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篇
冶金工业   38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8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以锦屏二级水电站深埋引(排)水隧洞群为工程背景,介绍了微震监测系统的组成,并根据隧洞工程的特点,优选出紧跟掌子面移动整体协同传感器优化布置方案;利用现场微震数据,探讨了微震事件和岩爆的时空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微震活跃及平静时段与岩爆显现频繁及稀少时段相吻合,微震事件和岩爆的空间分布规律相一致,表明微震事件时空演化规律与岩爆时空分布规律具有良好的相关性。通过分析和研究微震事件时空分布规律,可以对岩爆灾害进行有效预测,为岩爆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2.
分析了目前矿山道路施工设计技术情况,提出实用、便捷的矿山道路施工设计的步骤及方法,以便为类似施工设计提供一个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43.
《Planning》2019,(11):1397-1404
通过单矿物浮选试验、光学显微镜分析、E-DLVO理论计算、团聚动力学分析等研究了油酸钠浮选体系下赤铁矿浮选过程中的自载体作用.单矿物浮选试验表明,粗粒赤铁矿(-106+45μm)的可浮性较好,当油酸钠用量超过15 mg·L~(-1)时,回收率可达到90%以上,而细粒赤铁矿(-18μm)的浮选回收率、浮选速率则较低;当粗-细赤铁矿中粗粒和细粒的质量近似相等时,粗粒的"自载体"效果最强,浮选回收率增加的也最明显,但粗粒过量则会导致粗粒对细粒赤铁矿浮选的强化作用减弱.光学显微镜分析和E-DLVO理论计算表明,粗-细赤铁矿颗粒间的相互作用能高于细粒赤铁矿间的相互作用能,与细粒赤铁矿相比,粗-细赤铁矿间更容易发生团聚,这也是粗粒能够强化细粒赤铁矿浮选(自载体作用)的主要原因.但过量的粗粒赤铁矿会增强其浮选过程中的"磨削、剪切"作用,导致粗粒的"自载体"效果减弱,浮选回收率降低.  相似文献   
44.
通过不同应力路径下的三轴循环加卸载实验,对中国西部矿区中不同粒径弱胶结砂岩的塑性应变能和塑性变形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加载路径对砂岩的塑性应变能及塑性变形特征有显著影响;在加载过程中,粗砂,中砂,细砂储存的塑性应变能以及累计速度依次递减,并且塑性应变能随应力增大按指数规律变化;各加卸载周期内储存的塑性应变能随加卸载次数及应力的增大呈“U”字形变化,即初始阶段由于孔隙裂隙压密,会储存较多塑性应变能;弹性阶段变形源于晶格弹性压缩,卸载时可以恢复,储存的塑性应变能较少;屈服阶段由于破裂面滑移也会储存较多塑性应变能;轴向和径向残余应变随应力增大呈指数形式增长,并且径向残余应变增长速度大于轴向;残余应变与塑性应变能变化规律不同,塑性应变能更能真实反映岩石在受载过程中的状态变化。  相似文献   
45.
谭鑫  何发钰  谢宇 《金属矿山》2015,44(6):52-58
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DMol3计算了钨锰矿不同(010)断裂键解理面的结构弛豫、Mulliken电荷布居和表面能,考察不同断裂键方式对表面能及表面电子结构性能的影响。锰钨矿单晶胞中Mn—O键比W—O键离子性强,平均键长更长,键能更小,沿Mn—O键断裂所形成的(010)解理面具有更小表面能,性质更稳定,是钨锰矿的理想(010)解理面。理想钨锰矿(010)解理面电荷密度差和态密度分析结果表明,Mn原子是表面活性原子,由于表面相中Mn—O原子相互作用较体相中增强,表面Mn原子活性降低。第一性原理计算结果能为实际矿石浮选的深入理论研究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46.
西藏某多金属矿选厂的铜钼混合精矿-0.048 mm含量为85%,铜、钼品位分别为19.06%和0.640%,金、银含量分别为6.98和490.90 g/t,99%以上的铜钼矿物为原生或次生硫化矿物。采用高效易降解药剂对该混合精矿进行铜钼分离选矿试验,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为-0.048 mm占90%的情况下,以高效易降解的ZG-2为铜矿物抑制剂、HTL-3为钼捕收剂,采用1粗4精2扫、中矿顺序返回的闭路流程分离试样中的铜钼,最终可获得钼品位为47.68%、钼回收率为81.45%的钼精矿,和铜品位为19.26%、铜回收率为99.94%的铜精矿,金、银主要富集在铜精矿中,实现了该铜钼混合精矿的高效、低毒分离。  相似文献   
47.
《煤矿安全》2016,(12):72-75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逐渐增加,深井软岩巷道的围岩稳定控制问题已成为制约煤矿向深部发展的重大难题。为了研究深井软岩巷道的围岩控制理论和支护方法,以刘桥一矿-810 m水平Ⅱ66轨道下山为支护工程实践。采用工程地质调查、实验室试验和数值仿真等手段,系统分析了深井复杂工程地质条件下软岩下山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特征及失稳机理,提出了锚-网-索-注多层次组合控制方案。该方案尤其注重对巷道肩窝和帮角进行结构补强,同时对围岩变形破坏严重一侧进行加密支护。工业试验表明,采用该方案后,巷道围岩变形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48.
在深井开采过程中,地热是导致井下热害的主要原因。热量源源不断地从巷道围岩传递到井下工作面,使工作面气候环境恶化,危害矿山生产安全。本次研究采用合理的地温监测技术,研究深井矿山围岩地温场分布规律,为矿山进行热源分析、地温预测、通风降温等技术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9.
《露天采矿技术》2016,(5):79-82
通过正交设计进行了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抗冲击强度试验,结果表明:钢/聚丙烯纤维混掺对混凝土的抗冲击强度增强显著,体现了不同弹性模量的纤维在不同层次上对混凝土的增强作用,找到了在试验条件下混杂纤维增强混凝土在满足抗冲击强度和工作性的较优组合配比。  相似文献   
50.
内蒙古某铜锡金属为主的硫氧化共生矿体,矿石储量大,硫氧化矿共生、多金属赋存,针对该矿进行了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该矿石主要有价成分Cu 1.05%、Sn 0.47%、Ag 51.20 g/t,铜矿物主要为黄铜矿,以不规则状产出,锡矿物主要为锡石,以自形、半自形产出,银黝铜矿与黄铜矿共晶连生紧密。根据工艺矿物学结果进行了该矿石分选探索性试验,确定采用浮选—重选联合流程可以较好的回收铜锡等有价元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