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16篇
综合类   27篇
化学工业   35篇
建筑科学   39篇
水利工程   1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山东省某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20×104 m3/d,生化处理采用双沟交替式氧化沟工艺.由于设备老化以及运行管理等问题,导致双沟交替式氧化沟无法实现缺氧、好氧交替运行.通过增加导流墙、硝化液回流等措施,将双沟交替式氧化沟改造为A2/O工艺,同时增加V型高效纤维滤池深度处理以及化学除磷工序.工艺升级改造后运行稳定,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102.
SRT对初沉污泥水解酸化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采用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初沉污泥进行碳源开发试验.在水解酸化池的HRT为32h、温度为35℃、污泥回流比为1的条件下,考察了SRT对水解酸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SRT=4d时系统的产酸效果最佳,出水SCOD稳定在1178.19mg/L左右,TOC保持在517.34mg/L左右,水解酸化池的碱度维持在约854.3mgCaCO3/L;当SRT为10d时,系统的产酸效果恶化并进入产甲烷阶段.碱度能够反映初沉污泥水解酸化系统的产酸效果,当碱度维持在854.3-1029.3mgCaCO3/L时,水解酸化系统能够保持良好的产酸效果,这对于提高碳源受限型污水的脱氮除磷效率及降低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3.
基于熵权物元模型的污水处理厂运行效果综合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基于熵权指数的模糊物元模型方法,对华北某市8座污水处理厂的工艺运行效果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分析,为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行管理提供技术指导.该方法能基于污水处理厂的实际运行参数,通过客观运算确定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值,避免主观干扰和经验限制,评价结果能客观真实地反映污水处理厂的实际运行状况.结果表明:A/A/O工艺在脱氮除磷方面优势明显,采用该工艺的污水处理厂运行效果普遍较好;TN去除率和泥饼量是影响污水厂运行效果的重要因素,也是提高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水平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4.
为提高A2/O工艺处理低碳氮(磷)比污水的同步脱氮除磷效率,使出水达到GB18918—2002一级A标准,采用2种模式A2/O工艺处理实验废水.模式1为投加填料的A2/O工艺,反应器在优化工况tHR=8.2 h、污泥回流比R=80%、硝化液回流比r=250%~300%、ρ(DO)=1.5~0.5 mg/L条件下运行,出水TP质量浓度仍超标.模式2为模式1的改良——末端间歇曝气填料A2/O工艺,好氧段后增设1个间歇曝气段,并改变污泥回流和排泥方式,系统在长污泥龄tSR=22.3 d、A2/O段优化工况、间歇曝气段tHR=4 h、曝气周期1 h(曝气1 min(ρ(DO)=0.3~0.5 mg/L)、沉淀59 min)的条件下,COD、NH4+-N、TP和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87.8%,99.1%,95.5%和90.8%,出水亚硝化率在70%以上,污泥中反硝化除磷菌与聚磷菌比达95.65%.系统实现了短程硝化反硝化途径的氮磷同步去除,出水满足国家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105.
饮用水除铁除锰科学技术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我国的水资源中,含铁锰的水源占有很大的比例,除铁除锰技术是水质工程界长久的研究课题。以历史文献为依据,铁锰的地球化学性质和氧化还原机制为基础,解析百余年来除铁除锰科学技术的发展轨迹和必然趋势,从而明确了该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6.
曝气生物滤池升级改造中深度脱氮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城市污水处理厂以曝气生物滤池(BAF)为主要处理工艺,现面临升级改造。设计处理水量2m3/d的中试装置,分别进行前置反硝化和以甲醇为碳源的后置反硝化试验研究,并优化各处理单元的运行参数。其中前置反硝化工艺回流比为125%,单池水力停留时间为20min,CN池和N池的气水比分别为4∶1和3∶1,后置反硝化工艺的水力停留时间为45min,CN池和N池的气水比分别为6∶1和5∶1,甲醇投加量为30mg/L。通过核算建设成本与运行费用,推荐了以前置反硝化为核心的升级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107.
运用ANSYS软件,采用改变基础截取边界的平面域与深度域范围的方法,对混凝土重力坝案例进行了有限元应力应变计算;分析了坝内第一主应力与第一主应变值随基础计算边界改变时的变化情况;归纳了为获取稳定应力、应变计算值所需的有限元基础边界截取条件,提出了混凝土大坝结构应力应变有限元分析的合理计算边界参数。  相似文献   
108.
单级好氧脉冲式SBR处理垃圾渗滤液深度脱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朱如龙  王淑莹  李军  王凯  苗蕾  彭永臻 《化工学报》2012,63(10):3262-3268
为了考察单级好氧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可行性和脱氮性能,采用脉冲进水式SBR工艺处理高氨氮实际垃圾渗滤液。脉冲SBR运行周期共分为4个缺氧段和3个好氧段,采用3次等量进水模式。缺氧4(An4)不投加外碳源,利用微生物内碳源将NO2--N 还原为N2。结果表明,经过4个不同进水TN阶段(118 d)的连续运行,获得了稳定和高效的脱氮性能。在进水COD为733~3971 mg·L-1的条件下,出水COD稳定在298 ~888.15 mg·L-1;在进水TN为299.78~1100.34 mg·L-1的条件下,出水TN稳定在13.89~36.27 mg·L-1。An4的平均理论内源反硝化速率(TDNRm)达到1.53 mg N·h-1·(g MLVSS)-1。运行阶段的单个周期内,An4内源反硝化速率(DNR)分为快(DNR1)和慢(DNR2)两部分。其中阶段2(Ph2)中的一个周期内DNR1可达2.80 mg N·h-1·(g MLVSS)-1。在没有物化预处理和不投加外加碳源的情况下,实现单级好氧系统对垃圾渗滤液的深度脱氮。  相似文献   
109.
长泥龄改良A2/O工艺的短程硝化反硝化除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罗亚红  李冬  鲍林林  许达  蔡言安  张杰 《化工学报》2014,65(12):4985-4996
为解决传统A2/O工艺硝化与除磷泥龄(SRT)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提高低C/N(P)比生活污水同步脱氮除磷效率,采用一种改良A2/O工艺在长SRT条件下处理生活污水.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可有效筛选和强化反应器内活性污泥,并大量富集长SRT的反硝化除磷菌(DPAO).通过亚硝酸盐氧化菌(NOB)淘洗阶段后,反应器在SRT=19.6d、A2O段污泥浓度(MLSS)=5.5 g·L-1、水力停留时间(HRT)=8.2 h、污泥回流比(R)=90%、硝化液回流比(r)=250%、溶解氧(DO)=1.5~0.3 mg·L-1,间歇曝气段HRT=4 h、曝气周期1 h曝气1 min(DO=0.3~0.5 mg·L-1)、沉淀59 min条件下长期运行,COD、NH4+-N、TP和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8.71%、99.2%、93.77%和89.52%,出水亚硝化率(NO2--N/NOx--N)可达97.2%,DPAO占聚磷菌(PAO)比为95.5%.污水中约72.96%的COD被DPAO合成PHA除磷,15.75%的COD由异养反硝化消耗,约41.96%和31.31%的N分别通过反硝化除磷和异养反硝化去除.剩余污泥主要由DPAO和反硝化菌增殖产生,分别占82.74%和17.24%,较传统脱氮除磷途径减少了58.76%的碳源消耗和44.6%的污泥排放.  相似文献   
110.
向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内投加填料形成生物膜有利于污泥的持留,然而有关填料本身的不同特点对厌氧氨氧化生物膜生长影响的报道较少。将两种不同密度的悬浮塑料填料和两种不同密度的海绵填料置于同一反应器内,进行厌氧氨氧化污泥的挂膜,结果发现海绵填料的单个填料氨氮平均去除速率和亚硝态氮平均去除速率整体高于悬浮塑料填料,所挂污泥的EPS含量整体也高于悬浮塑料填料,并且挂膜速度也相对较快。在挂膜30 d后,单个小密度海绵填料便可检测出氨氮和亚硝态氮去除速率,且Δ(NO2--N)/(NH4+-N)值接近1.32。在挂膜105 d后,单个小密度海绵填料的氨氮平均去除速率为0.123 mg·L-1·h-1,亚硝态氮平均去除速率为0.160 mg·L-1·h-1,值为1.30,最为接近理论值1.32,厌氧氨氧化活性为最佳,并且其所挂污泥的厌氧氨氧化菌丰度值在4种填料中最大,为1.73×1010 copies·(g dry sludge)-1,总体来看小密度海绵填料的挂膜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