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4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68篇
电工技术   14篇
综合类   40篇
化学工业   76篇
金属工艺   22篇
机械仪表   15篇
建筑科学   20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13篇
轻工业   229篇
水利工程   23篇
石油天然气   15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43篇
一般工业技术   78篇
冶金工业   7篇
原子能技术   14篇
自动化技术   14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9 毫秒
721.
利用水热法制备了A0.925(MoO4)0.5(WO4)0.5∶Dy03.+05(A=Ca、Sr、Ba)固溶体微晶。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荧光分析(FA)等测试手段对微晶结构、形貌和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A0.925(MoO4)0.5(WO4)0.5∶Dy03+.05(A=Ca、Sr、Ba)复合钨钼酸盐微晶均呈现典型的四方晶相白钨矿结构。荧光光谱中的480nm处的偶合双峰和575nm处的锐而强的黄发射峰,分别对应于稀土离子Dy3+的4F9/2→6 H15/2和4F9/2→6 H13/2跃迁。其中具有球状颗粒(尺寸为0.7μm)形貌的Ca0.925(MoO4)0.5(WO4)0.5∶Dy03.+05微晶的发射峰强度最强,在光学材料中具有潜在应用。  相似文献   
722.
分析9个川羊肚菌品种,分别为川羊肚菌1号(M1)、川羊肚菌3号(M3)、川羊肚菌4号(M4)、川羊肚菌5号(M5)、川羊肚菌6号(M6)、川羊肚菌7号(M7)、川羊肚菌8号(M8)、川羊肚菌9号(M9)、川羊肚菌10号(M10),挥发性香气成分,评价品种间差异。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对不同品种羊肚菌挥发性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通过主成分对其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表明,气相色谱检测到羊肚菌样品共计38种挥发性物质,包含9类挥发性物质,其中醛类占总含量的51.28%~71.16%。不同羊肚菌品种挥发性物质种类、相对含量及主体挥发性香气成分有一定差异,共有物质9种,且2-甲基丙醛和2-甲基丁醛为共有主要呈香物质;二甲基三硫化合物对品种M1、M3、M4、M8香气贡献最大,2-甲基丙醛和2-甲基丁醛对品种M5、M6、M7、M9和M10香气贡献最大;通过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模型,不同羊肚菌品种香气质量综合排名由高到低为M5、M3、M1、M8、M4、M10、M7、M9、M6。该研究结果为羊肚菌质量评估及产品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23.
高纯氢氧化镁性能优越,用途广泛,但工业氢氧化镁常含杂质,影响其应用性能。为此,文章以含钡盐(氯化钡和硫酸钡)杂质的工业氢氧化镁(纯度97.0%)为原料,探索了采用EDTA络合除杂制备高纯氢氧化镁的工艺规律,考查了温度、EDTA浓度及pH值对除钡效率的影响,通过热力学计算初步分析了EDTA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EDTA浓度越高,络合除钡率越高,在pH值12~13、60℃~70℃条件下除钡率可达80%以上,获得纯度高达99%的高纯氢氧化镁产物。  相似文献   
724.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13 种甘薯品种中不同植株酚酸的含量与分布。结果表明,在萃取溶剂中加入0.2%亚硫酸氢钠可以提高咖啡酸和咖啡酰奎宁酸类成分的回收率和稳定性。不同的样品预处理方法比较发现,冷冻研磨获得的酚酸含量最高,其次是冻干、烘干、晒干和直接匀浆。方法快速、稳定、灵敏度高,加标回收率为99.5%~103.1%,相对标准偏差为0.3%~1.2%;检出限为3.6~21.4 ng/mL,定量限为12.1~71.3 ng/mL。13 种甘薯材料的叶片中总酚酸含量(以干基计)范围为18.0~44.8 g/kg,叶柄为0.7~11.9 g/kg,茎为0.3~9.7 g/kg,包括咖啡酸、3-咖啡酰奎宁酸、4-咖啡酰奎宁酸、5-咖啡酰奎宁酸、3,4-双咖啡酰奎宁酸、3,5-双咖啡酰奎宁酸、4,5-双咖啡酰奎宁酸和3,4,5-三咖啡酰奎宁酸。不同材料甘薯植株中酚酸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含量最丰富的酚酸是双咖啡酰奎宁酸,而不同部位中甘薯叶片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725.
为筛选改善贡眉白茶滋味的最优萎凋光质,采用LED精量调制光源,通过感官审评法、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研究无光(对照)、日光、蓝光、黄光和红光萎凋,对贡眉白茶的感官品质、主要生化成分、部分代谢物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光照组感官审评的滋味、香气及总得分,均比无光组高,且红光滋味得分最高。相比无光和其他光质组,红光组的可溶性糖、水浸出物、咖啡碱、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茶氨酸、苏氨酸、谷氨酸、谷氨酰氨、甘氨酸、丙氨酸、γ-氨基丁酸及总氨基酸的含量最高,有益于“醇厚鲜甜”的滋味特征形成。相比无光组,4个光照组显著降低部分黄酮(醇)苷的含量(P<0.05),红光组的茶黄素和茶黄素-3-没食子酸酯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黄、蓝、白光组的山奈酚含量显著升高(P<0.05)。综合认为,红光萎凋对白茶滋味提高最有益。  相似文献   
726.
HPLC测定噻苯隆-敌草隆混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正学  曾芸 《农药》2012,51(1):37-38,41
[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噻苯隆-敌草隆混合物,外标法定量噻苯隆、敌草隆含量.[方法]使用Kromasil C18不锈钢柱和紫外可变波长检测器,以甲醇-水为流动相(体积比70:30)对噻苯隆-敌草隆混合物同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噻苯隆、敌草隆标准偏差分别为0.206和0.011,变异系数分别为0.68%和0.073%,线性相关系数值(r)分别为0.9991和0.999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34%和99.19%.[结论]该方法是噻苯隆-敌草隆混合物的理想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727.
采用基片涂载法制备蒙脱石—壳聚糖—聚磷酸铵三元膨胀阻燃薄片,研究三元膨胀阻燃材料对烟草薄片燃烧热解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蒙脱石三元阻燃薄片的总热释放量(降低率56.1%)和最大热释放速率(降低率42.8%)明显低于二元阻燃薄片和对照薄片,三元阻燃涂层促使薄片的热解温度向高温区移动,延缓了薄片主要成分的热解,最终850℃焦炭量显著增加。此外,对于三元阻燃薄片烟支,不仅感官评吸质量优于对照样,卷烟燃烧锥最高温度也下降了39.0℃。  相似文献   
728.
为了进一步提高烟叶质量,彰显攀枝花烟叶特色,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有机钾肥对烤烟红花大金元农艺性状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钾肥可以促进烟株生长发育,提高烟叶产量,显著提高烟叶含钾量,增幅为14.3%~36.0%,烤后烟叶化学成分较协调,内在品质明显改善,以腐植酸复合肥+有机钾肥的施肥模式的烟叶经济效益最高,为3907.91元/667m^2。  相似文献   
729.
由微生物引起的低盐泡菜包装产品腐败及品质劣化已成为限制泡菜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为克服这一问题,本实验采用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低温等离子体技术,以微生物数量、理化指标、色差、质构及挥发性风味物质为指标,探究DBD低温等离子体对低盐即食泡菜生花腐败的抑制及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微生物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在贮藏期间DBD低温等离子体处理使菌落总数对数值降低1.54~3.55(lg(CFU/g)),酵母菌数对数值降低2.12~4.21(lg(CFU/g)),能够完全杀灭大肠菌群并保留一定数量的乳酸菌,同时抑制产膜酵母生长,有效控制贮藏期间低盐泡菜生花腐败。在理化指标方面,DBD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可抑制pH值上升,DBD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组泡菜脆度、亮度、黄度及总酸质量浓度明显高于巴氏杀菌组;虽然处理后亚硝酸盐质量浓度较巴氏杀菌组有所上升,但总体远低于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含第1号修改单)》限量,且随发酵进行,亚硝酸盐质量浓度逐渐降低至3.13 mg/L。在挥发性风味物质方面,DBD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后短时间内对泡菜主体风味物质影响不大,贮藏期间可抑制二甲基硫化物含量增加导致的异味。结论:DBD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可在保证贮藏期间低盐泡菜品质特性的前提下,有效控制其生花腐败。  相似文献   
730.
Biofilm spoilage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common concerns in fermented foods. The objective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biofilm-inhibitory effect and antibiofilm mechanism of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DBD) cold plasma on Pichia manshurica (a species of yeast responsible for biofilm spoilage in fermented foods). After plasma treatment (80 kV, 50 Hz) for 4.5 min and 7.5 min, viable counts decreased by 2.38 and 5.11 lg CFU/mL, respectively, and the biofilm-forming rate decreased to 73% and 48% of the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 in microbiological media. In addition, DBD caused severe morphological damage, cell membrane permeabilization and metabolic changes. A number of amino acid metabolic pathways, the tricarboxylic acid cycle (TCA), and the synthesis of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 (EPS) were destroyed. The cell damage and changes in multiple metabolic activities led to significant inhibitory effects on Pichia manshurica and its biofilm-forming ability.Industrial relevanceThis study found that DBD can significantly inhibit the biofilm-forming ability of Pichia manshurica (a species of yeast responsible for biofilm spoilage in fermented foods) by causing severe cell damage and metabolic changes. The exploration of the biofilm inhibitory effect of DBD on Pichia manshurica and its mechanism can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DBD technology in the inhibition of biofilm spoilage in foo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