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8篇
  免费   367篇
  国内免费   89篇
电工技术   41篇
综合类   115篇
化学工业   21篇
金属工艺   10篇
机械仪表   22篇
建筑科学   141篇
矿业工程   13篇
能源动力   228篇
轻工业   3篇
水利工程   1055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12篇
一般工业技术   61篇
冶金工业   8篇
自动化技术   91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110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49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127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针对滑模快速施工条件下混凝土闸墩温控防裂问题,以官地水电站表孔闸墩为例,采用仿真计算方法预测并优化了该闸墩施工期温度和应力发展过程。结果表明,在混凝土所处环境温度较高、混凝土结构体积较大、约束大时,二级配混凝土、门槽、溢流面顶部附近的闸墩混凝土、间歇面四个区域易开裂,需加强水管冷却和表面保温措施。  相似文献   
102.
针对利用动三轴试验设备进行粗粒料动力特性试验时存在试验成本高和工序复杂等问题,采用自主研发的水平向单剪试验仪,通过大型水平循环单剪试验,研究了粗粒料的动剪切模量和动阻尼比等动力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粗粒料的动剪切模量、动阻尼比与水平剪应变、初始竖向应力、剪切速率和循环数等因素有关。水平剪应变越小,初始竖向应力越大,循环数越多,动剪切模量越大,动阻尼比越小,且动阻尼比随循环数的增多,其减小和增长速率均变小,最终达到收敛。试验结果与动三轴剪切试验结果规律类似,可见采用大型水平循环单剪仪进行粗粒料动力特性试验研究可行、合理。  相似文献   
103.
The effects of wall axial heat conduction in a conjugate heat transfer problem in simultaneously developing laminar flow and heat transfer in straight thick wall of circular tube with constant outside wall temperature are numerically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eat transfer process is most sensitive to wall-to-fluid conductivity ratio ksf, and when ksf ? 25 the increasing tube thickness and the decreasing ksf could make the inner wall surface approaching the uniform heat flux condition. It turns out that the basic function of the wall axial heat conduction for the cases studied is to unify the inner wall surface heat flux.  相似文献   
104.
采用自制斜板仪,模拟低应力条件下边坡衬垫系统受力状态,测量了GCL与不同下垫层接触面的摩擦特性参数。试验结果表明,下垫层土体含水率、密实程度及GCL水化条件等因素对接触面摩擦特性均产生一定影响。通过分析试验结果,对实际工程中边坡衬垫系统的设计和施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5.
王千  荆凯  王建 《水力发电》2013,39(5):41-45
采用刚体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研究水闸在设置齿墙后的浅层失稳模式为"滑移-倾覆"混合模式而非单纯的滑移破坏。选择6组代表性地基土上的水闸为研究对象进行计算分析,得出了抗滑稳定安全系数随齿墙深度的增加近似线性增加的结论,提出了考虑齿墙抗滑效应的修正深齿墙法和增设中齿墙以提高水闸抗滑稳定性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06.
基于有限体积法Godunov格式的水锤计算模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管道内水锤问题,基于一阶和二阶Godunov格式的有限体积法建立数学模型并进行模拟分析。采用Riemann求解器对离散通量进行求解,同时在计算中引入对流项;采用MUSCL-Hancock方法进行重构得到二阶精度的Godunov格式,为了避免虚假振荡引入MINMOD斜率限制器;提出了虚拟边界的处理方法,实现了计算区域的所有节点和边界的统一计算。计算分析表明,虚拟边界法既保证了计算结果的精确性,又避免了边界处理的复杂性;一阶Godunov格式与传统的特征线法计算结果一致;当库朗特数小于1时,一阶Godunov格式和特征线法的瞬变压力可能出现严重的数值耗散,但二阶Godunov格式可有效抑制数值衰减从而得到更为准确稳定的计算结果;在马赫数很小的情况下,对流项对模拟结果的影响可忽略。  相似文献   
107.
刘蓉  赵勇  何鑫  白林  张晓辉  王浩 《水利学报》2022,53(11):1336-1349
地下水累计可恢复超采量评价对于地下水超采态势评判和超采综合治理实施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海河平原区为研究对象,提出超采量评价方法,旨在客观准确评价地下水累计可恢复超采量。针对浅层地下水超采量,提出生态临界水位作为传统“水位动态法”评价浅层地下水超采量的临界水位,据此得到研究区1959-2019年累计浅层超采量为869亿m3;针对深层地下水超采量,提出“不可恢复超采量”评价指标,采用地面沉降体积法评价深层地下水超采量,根据地面沉降体积计算深层承压含水层系统压密释水量体积,据此估算1970-2019年深层累计超采量为756亿m3;通过建立的一维非线性压密释水数值模型,模拟了深层承压含水层系统压密释水过程,计算得到非弹性压密释水量,评估研究区累计不可恢复超采量为558亿m3。因此本文认为,自1960年代以来,海河平原区地下水浅层和深层累计超采量1625亿m3,其中可恢复的超采量仅为1067亿m3。该研究结果可为未来地下水回补水量和南水北调规划调水量的确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8.
高桩框架结构通常用于跨水库建筑物设计,具有桩基悬空高、侧向刚度小等特点,在外界环境变化下易产生变形和振动,影响工程正常运行。针对高桩框架结构的微变形和微振动问题,提出在桩基外部加土体保护的方法进行控制,并以某高桩框架结构为例,采用有限单元法,分析了高桩框架、高桩框架+土体保护两种设计方案下整体结构的自振特性、温度荷载作用下的微变形、高铁经过时的微振动及波浪荷载作用下的位移响应。数值分析表明,高桩框架+土体保护方案可以降低桩基体系的高阶自振频率,避免与场地的共振风险,有效控制温度变化导致的微变形和高铁经过导致的微振动在允许范围内,大幅降低桩基体系在波浪荷载作用下的水平向变形。因此,在桩基外部设置土体保护的措施可以有效控制高桩框架结构的微变形和微振动,是一种经济、高效的振动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109.
针对渗透溶蚀作用下混凝土坝固相钙的分解问题,基于水泥基材料渗透溶蚀分析模型,提出了混凝土坝溶蚀质量的计算方法,并以石漫滩水库重建工程碾压混凝土重力坝为例,研究了大坝不同部位的溶出质量分布规律.计算结果表明:仿真结果与监测数据吻合良好,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石漫滩水库重建工程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胶凝物质溶出部位集中在面板底部...  相似文献   
110.
基于云计算的牧区水利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牧区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投入的增加,牧区水利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同时也面临着很多困难,如政策和措施不完善、技术力量薄弱、项目建设和运行管理存在疏漏、基层服务体系不健全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云计算的出现和发展.给这些问题的解决带来了契机。该文简述云计算理论的基本内容,探讨建立以云计算为基础的牧区水利信息系统的可行性.并提出总体框架和分析未来发展趋势,旨在促进和保障牧区水利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