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1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44篇
电工技术   8篇
综合类   20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15篇
矿业工程   4篇
能源动力   24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396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481.
调水调沙是协调黄河水沙关系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对黄河潼关站1974-2017年汛期日均洪峰流量超过1 500 m3/s的162场场次洪水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筛选出82场以龙门来水为主的非漫滩洪水作为古贤水库调水调沙期近似下泄的水沙过程。通过对场次洪水在三门峡水库的沿程冲淤调整分析,从有利于三门峡库区河段冲刷、潼关高程降低和洪水冲刷效率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提出调水调沙期间古贤水库适宜下泄的流量和含沙量等水沙调控指标为:洪峰流量2 000~4 000 m3/s,且在小北干流河段不漫滩,含沙量低于30 kg/m3,持续时间3~10天。  相似文献   
482.
采用新的无量纲参数锚固比作为控制参量,在滑动面从桩顶到桩底逐步变化的过程中,研究不同滑动面位置对土体抗滑桩阻滑工作机理与破坏模式的影响及其演变规律,建议了4种土体抗滑桩阻滑与破坏模式。基于塑性力学极限平衡理论,得到了4种模式的极限阻滑力理论解,给出了它们的界限判别条件。通过试验证明,抗滑桩存在4种阻滑破坏模式,而不是Viggiani假定的3种。建议的桩土相互作用机理模型及其解析解更为合理地描述了任意滑动面位置条件下抗滑桩的阻滑机理与破坏模式。研究表明,滑动面的相对位置决定抗滑桩的工作阻滑模式和极限阻滑力的大小,同一根抗滑桩对沿不同滑动面的滑动所产生的极限阻滑力会有很大的不同。建议的极限阻滑力计算方法可用于常规的滑坡稳定分析计算,对于地下连续墙、嵌岩桩等地下结构亦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与依靠经验公式与图表计算极限阻滑力的方法相比,所得计算公式在理论上更加完整合理,使用上也更为准确方便。  相似文献   
483.
李奔  李涛  翟戌亮 《人民黄河》2012,34(11):18-20
围绕分类财产损失计算,提出了黄河下游滩区洪灾损失评估及预测流程,对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分别进行计算,在计算后者时使用了间接损失经验系数法。对原阳滩区的验证计算结果表明:评估结果较为贴合实际,验证效果良好,可在实际应用中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484.
水利水电工程移民信息化是信息社会背景下现代工程管理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科学统一、涵盖全面的移民信息化标准体系,能更好地推动我国水利水电行业移民信息化发展,实现移民信息的交流共享,服务和指导建设征地移民安置实施工作,促进和谐移民。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对移民信息化相关概念分析,研究从应用群、功能和关键点3个方面出发,初步构建了包括系统建设、数据存储交换共享、业务信息化、安全和运维的移民信息化标准体系和框架,并提出"分阶段、分轻重"进行标准建设的规划,为推动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移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5.
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社会经济安全可持续发展,应对自然灾害时趋利避害,在减少灾害损失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界的无穷力量为人民造福,是国家和行业发展要求的重大趋势。“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堰塞坝险情处置与开发利用保障技术与装备研发”针对重大科技问题挑战,从机理揭示和基础理论及应用基础研究、应用技术与装备研发、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多层次开展研究工作,在堰塞坝险情演化过程、长期工作性态演变机理、开发利用理论与综合整治技术等方面形成了具有新时期行业特色的创新成果,能够为堰塞坝险情处置、开发利用工程建设和长期安全运行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和先进技术保障,确保堰塞坝开发利用工程充分发挥消除洪水灾害隐患、改善当地供水与灌溉条件、除害兴利等作用功效,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486.
南五洲险段常年抢护但崩岸仍时有发生,采用的水下抛石措施,需大量开山采石而对开采区生态环境产生不可逆转的破坏,同时在工程实施区域需大面积削坡以维持坡面稳定,个别堤段还需退垸堤防、侵占农田、重建相关水工建筑物和农田水利设施等,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有待综合评估。为此,根据南五洲险段崩岸的主要影响因素及近岸地形变化趋势,针对南五洲险段崩岸整治措施的选择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论述。提出了在不改变河势和对岸滩岸稳定、保持防洪态势和既有航道条件下,利用水下承台堆石护脚、阻滑桩结合长充沙管袋护脚,同时水上护坡工程二级护坡采用三维植被网护坡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87.
松花江和沱江等重大水污染事件的反思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我国处理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现状,简要分析了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导致的危害及其可控性,提出亟待解决的三方面问题,认为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尽快建立并完善以国家确定的重要流域为单元的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并对这个机制的建设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