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3篇
  免费   253篇
  国内免费   63篇
电工技术   262篇
综合类   98篇
化学工业   283篇
金属工艺   81篇
机械仪表   144篇
建筑科学   63篇
矿业工程   99篇
能源动力   97篇
轻工业   439篇
水利工程   63篇
石油天然气   20篇
武器工业   9篇
无线电   13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9篇
冶金工业   36篇
原子能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264篇
  2025年   26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120篇
  2021年   141篇
  2020年   124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73篇
  2013年   249篇
  2012年   279篇
  2011年   190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1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1年   1篇
  1967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研究不同品种牛皮加热过程中食用品质的差异性,以安格斯牛皮、牦牛皮和西门塔尔牛皮为研究材料,分别在80 ℃条件下加热10、20、30、40、50、60 min,分析加热熟化过程中牛皮食用品质的变化,并采用酸法提取胶原蛋白,观察其微观结构。结果表明:3 种牛皮的食用品质有较大差异性,安格斯牛皮质量损失率与厚度损失率最低;从营养价值来看,蛋白质在加热过程中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失,西门塔尔牛皮的蛋白质含量最高,损失率最低,安格斯牛皮的蛋白质含量最低,脂肪含量最高;3 种牛皮的质构变化趋势较为接近,峰值的大小和出现时间点均有所不同;Ⅰ型胶原蛋白的结构观察结果显示,3 种牛皮均保持了原有的交错结构;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安格斯牛皮的胶原蛋白纤维簇直径更宽,网状结构更明显,不易被破坏。  相似文献   
992.
电动汽车以零污染、零排放等优点成为新能源汽车中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对象,锂离子电池作为其动力来源,科学准确地预测其剩余使用寿命是决定电动汽车性能的重要因素。本文研究等效循环电池组在等效循环工况、不同循环次数时,锂离子电池电压随着放电时间的变化曲线。通过分析不同循环次数下导函数在等效特征点处的斜率变化规律,建立锂离子电池等效循环工况下的寿命退化曲线。选取NASA等效循环电池组和自测JZ等效循环电池组,将放电初期和放电后期曲线与特定斜率直线交点作为等效循环寿命预测的等效特征点,根据这两组特征点分别建立退化模型Mini和Mlat。最后选取等效循环电池组内的其他电池进行锂离子电池等效循环寿命预测的验证。通过锂离子电池测试数据集验证其预测精度较高,稳定性较好,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3.
以柿子为主要原料,探究原料预处理(去皮、蒸煮)对柿子酒发酵过程中还原糖、总酸、酒精度、甲醇和高级醇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料预处理对柿子酒的酒精度没有显著影响;和带皮处理相比,原料去皮处理酿造的柿子酒中还原糖含量高44%,总酸含量低7.9%,甲醇低19%,高级醇高66%;与不蒸煮处理相比,蒸煮处理酿造的柿子酒中还原糖含量高36%,总酸含量低9.5%,甲醇含量低30%,高级醇含量低48%。因此,对柿子原料进行去皮和蒸煮的处理后酿制柿子酒综合指标较好。  相似文献   
994.
分析3 种自然发酵的水果酵素优势菌群与有机酸变化规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有机酸含量变化,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PCR-DGGE)分析菌群变化,并将两部分结果运用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方法进行变化规律分析,发现发酵过程中细菌多样性指数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乳酸、柠檬酸、苹果酸和草酸在发酵过程中是水果酵素的主要有机酸。PCR-DGGE共检测出19 条特异性条带,包括7 株乳酸菌,2 株肠杆菌,1 株肠球菌,2 株假单胞菌,以及3 株不可培养微生物等。RDA表明对柠檬酸生成贡献率较大的菌株分别为Lactobacillus plantarum>uncultured Brevundimonas sp.>Enterobacter xiangfangensis>uncultured Lactococcus sp.,对乳酸生成贡献率较大的菌株分别为L. plantarum>Lactococcus lactis subsp.>E. xiangfangensis>L. lactis subsp.>uncultured Lactococcus sp.。  相似文献   
995.
针对卷烟厂空调系统传感器故障检测方法检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基于关联规则算法的传感器故障实时检测方法。根据空调系统的运行原理,建立卷烟厂空调系统工作模型,在该模型下,确定传感器的类型、安装位置以及运行原理。从偏差、漂移、精度下降以及完全失效四个方面,分析传感器的故障类型及其特征。利用关联规则算法,实时采集传感器运行数据,通过与故障量化特征对比,得出空调系统传感器故障检测的实时输出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设计故障检测方法的检测误差得到有效控制,且错检率和漏检率降低了约14.8%和11.5%,提高了检测精度。  相似文献   
996.
预处理对六种黄酒酿造原料酿造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不同黄酒酿造原料的酿造特性,以红谷、张杂谷、圆糯米、黍米、金米、粳大米等六种谷物为原料进行浸泡和蒸饭实验,监测浸泡过程中不同原料质构和色泽的动态变化;比较了浸泡后六种米浆水的有机酸和氨基酸组成;并对蒸饭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浸泡过程中六种谷物的颜色和质构参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红谷米浆水的总氨基酸含量最高(976.49 mg/L),乙酸、酒石酸和柠檬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谷物米浆水的相应含量(P<0.05)。六种谷物蒸饭样品中共检出165种挥发性成分,其中红谷蒸饭中酸类(11.75 μg/100 g)和酚类含量(10.54 μg/100 g)远高于其他谷物。综上所述,红谷米浆水中氨基酸含量以及蒸米中酸类香气成分较高,这有利于发酵醪的进一步微生物发酵。  相似文献   
997.
为实现明虾中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含量的快速预测,采用近红外光谱和机器视觉技术获取明虾图谱特征信息,融合图谱特征信息构建预测明虾中TVB-N含量的支持向量机模型.获取明虾4℃贮藏0~12 d共51 个样品的光谱信息和图像信息,同时参照GB 5009.228...  相似文献   
998.
研究不同类型腐乳丁酸含量及青方腐乳发酵过程丁酸变化规律,进一步分析青方腐乳中分离鉴定产丁酸菌的部分发酵特性.结果表明:青方腐乳丁酸含量远高于其他类型腐乳,达到25.4?mg/g(干质量),丁酸主要在青方腐乳后酵前30?d产生,与后酵过程中特定微生物密切相关;青方腐乳乳酸含量较低,且后酵过程呈下降趋势,可在特定微生物作用...  相似文献   
999.
苑宁  张蕴哲  张海娟  于泽  卢鑫  张伟 《食品科学》2021,42(16):239-245
建立一种新型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测方法,即通过可视化跨越式滚环等温扩增(saltatory rolling circle amplification,SRCA)技术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根据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hlyA基因序列设计引物,进行特异性验证,对灵敏度和人工污染样品的检出限进行测定.通过检测70种...  相似文献   
1000.
以金纳米颗粒(gold nanoparticles,AuNPs)为信号放大载体,利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HRP)标记的二抗为信号探针,建立一种基于AuNPs的信号放大酶联免疫检测方法(AuNPs signal amplification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AuNPs-HRP-IgG ic-ELISA),检测食品中恩诺沙星(enrofloxacin,ENR)。该方法对ENR的检测限(IC15)为5×10-4?ng/mL,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0.24?ng/mL,检测范围为0.16~500?ng/mL,与建立的传统ELISA方法(IC50=8.76?ng/mL)相比,显著提高了检测灵敏度,并且该方法与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交叉反应率均小于0.1%,具有良好的特异性。该AuNPs-HRP-IgG?ic-ELISA方法的实用性得到了样品添加回收实验和商业化ELISA检测试剂盒的验证,其在牛奶样品中的加标回收率可达80.52%~102.66%,适用于实际牛奶样本中ENR的快速灵敏检测,也为建立其他食品危害物质的精准检测技术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