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9篇
  免费   319篇
  国内免费   81篇
电工技术   48篇
综合类   207篇
化学工业   536篇
金属工艺   122篇
机械仪表   99篇
建筑科学   25篇
矿业工程   12篇
能源动力   167篇
轻工业   294篇
水利工程   16篇
石油天然气   13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233篇
一般工业技术   541篇
冶金工业   14篇
原子能技术   8篇
自动化技术   42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136篇
  2021年   214篇
  2020年   206篇
  2019年   190篇
  2018年   116篇
  2017年   143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147篇
  2014年   234篇
  2013年   274篇
  2012年   362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6篇
  1982年   1篇
  195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Lang  Chen  Wang  Ze  He  Kaiming  Sun  Shimin 《The Journal of supercomputing》2022,78(7):9782-9816
The Journal of Supercomputing - In location-based social network platforms, the point-of-interest(POI) recommendation is an essential function to serve users. The existing POI recommendation...  相似文献   
52.
会展设计中的交互技术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蒋松儒  郭晶 《包装工程》2016,37(22):16-19
目的研究交互技术在会展设计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对世博会经典展馆与专业会展设计的分析,对交互技术与会展设计之间的关系与应用方式进行研究,并以此对会展设计与交互技术应用的趋势作出展望。结论在以世博会为代表的会展活动与设计中,交互与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展示方式,不但强调和突显了观众的主体作用,而且也扩大了信息的承载量,提高了展示的艺术效果与效率。  相似文献   
53.
通过花式捻线方法将中空涤纶、不锈钢长丝和竹炭纤维三种功能性纤维并捻获得复合纱线,利用纱线强度、毛羽和实际捻度测试,得到最佳的纱线纺制参数。并采用最佳工艺参数纺制的包绕纱线进行平纹织物织造,对其织物透湿性、远红外发射率以及保温性能进行测试表征,最终制备一种可用于防寒服的新型保温透湿织物。结果表明,缠绕捻度为上捻度200,下捻度0时,纺制的包芯纱具有最佳捻度。中空涤纶/不锈钢/竹炭织物透湿率为5 184g/(m2·24h),达到透湿织物透湿要求的2倍以上。一至四层织物的远红外发射率均在70%及以上,符合远红外发射率具有功能性结果的范围。织物克罗值达到7.355clo,高于极低温作业穿着克罗值51.6%,可满足极低温环境下的织物保温要求。织物保温率为62.43%,相比于棉、毛等传统纺织原料,织物保温率可以提升2倍以上。  相似文献   
54.
王闻宇  李诺  金欣  刘亚敏  肖长发  林童 《材料导报》2017,31(18):33-38, 48
首先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进行氧等离子体预处理,然后通过原位化学氧化聚合法使得吡咯单体在PET薄膜表面沉积聚合,制备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吡咯(PET-PPy)复合膜。通过原子力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ζ电位测试对经不同时长的氧等离子体预处理的PET薄膜进行表征;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耐磨性实验和表面电阻测试对PET-PPy复合膜磨损前后的表面形貌和电阻进行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氧等离子体预处理显著增强了PET-PPy复合膜界面粘附性。氧等离子体预处理使PET薄膜表面粗糙度增大、电负性显著增强。特别地,当预处理时间为120s时,薄膜表面电负性明显增强,此时PET-PPy复合膜磨损后的电阻值变化最小,表明PET薄膜与PPy功能层界面粘附强度得到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55.
为提高复合材料预制件缝合机器人的灵活性与加工柔性,针对缝合机器人自动路径规划问题,研究了基于三维光栅扫描技术的曲面复合材料缝合机器人视觉接缝提取技术.针对三维扫描摄像机视场固定的特点,对摄像机进行标定实验,改进传统的手眼标定方法,提出一种用于求解手眼关系矩阵的四点标定新方法,建立了机器人坐标系与摄像机坐标系的位姿映射关系.经过手眼关系标定,三维光栅扫描仪采样得到的缝合预制件点云数据可转化为机器人坐标系下的点云数据坐标.进一步对采集的预制件点云数据进行接缝中心线提取,提出了一种缝合轨迹及姿态规划算法,采用三次多项式对接缝中心线进行空间曲线拟合,采用最小二乘法对缝合微切平面进行平面拟合,完成机器人操作空间前进矢量及接近矢量的计算.最后,将规划结果应用于缝合机器人的离线编程仿真与实验中.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精度高,线迹成型良好,可以满足机器人缝合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56.
张武  董春霞  纪妍妍 《材料导报》2017,31(Z2):214-218
随着微生物固定化技术在石油污染治理领域内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关于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而载体材料在微生物固定化技术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本文阐述了对固定化石油降解菌载体材料性能的要求,对无机物、天然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复合材料等不同类型载体在石油降解菌固定化中的研究与应用以及对各类材料固定化石油降解菌的降解效果进行了综述。对比概述了各种不同载体材料对应的固定化方法,指出了各载体材料、相应固定方法的优劣势及适用场景,描述了石油降解菌固定化技术及相关载体材料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7.
窄间隙焊缝坡口间距小且焊道较深,摆动中心与焊缝中心偏差较大时,坡口两侧侧壁受热不良,易发生未熔合缺陷。为了及时了解窄间隙侧壁熔合情况,掌握侧壁内部焊接质量,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和D-S证据理论的多信息融合方法,预测侧壁熔合状态。对窄间隙焊接未熔合缺陷产生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焊接电弧信号和熔池变化与侧壁成形质量存在密切关系,为此进行了一系列偏差实验,建立了电弧电信号和电弧熔池图像信号的实时采集系统,采用批量特征提取算法,提取了与侧壁熔合状态密切关联的峰值电流、峰值电压、电弧弧长、熔池长宽比、熔池面积和熔池周长等特征参量。采用BP算法训练神经网络,在此基础上通过D-S证据理论进行决策级融合。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识别率可达96.667%,避免了神经网络识别时的误诊,获得了比单一传感信息更好的预测结果,提高了熔合状态识别的准确度和可靠度。  相似文献   
58.
为研究双丝三电弧焊焊接温度散布规律,根据其电弧形态和脉冲频率建立了适用于双丝三电弧焊接的体+面热源,并根据焊丝的倾角对其进行了旋转计算,利用有限元技术模拟了6 mm厚Q235碳素钢的双丝三电弧焊焊接温度场,通过遗传算法对其热源参数进行了迭代优化,提高了计算效率。计算结果表明:温度场呈长椭圆状分布,且最高温度和最大温度梯度都出现在R弧热源处,其原因是此处同时积累了R弧电弧热量和L弧焊后凝固时的热量;有限元模型温度场与实验温度场结果对比吻合度较高,其结果可为拓展双丝三电弧焊的应用和优化工艺参数提供仿真基础。  相似文献   
59.
鉴于软件开发项目实践可以充分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提高软件开发水平,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本文遵循软件开发理论,运用理论、模型与技术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设计、开发,强调掌握具体开发流程、重视实际开发环境、学会协作与交流是软件工程专业学生最基本的专业能力与素质。探讨在一系列软件开发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注重项目导向性、制定科学评价体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0.
A class of nonlinear singularly perturbed systems can be approximated by the Fuzzy Singularly Perturbed Model (FSPM).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direct adaptive controller on the basis of the FSPM. The aim is to make the states of the closed-loop system follow those of the reference model. The feedback gains of the controller can be adjusted on line; and we don’t require the parameters known in prior. Lyapunov constitute techniques are used to prove the stability of the closed loop systems. Finally the simulations illu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is approac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