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7篇
  免费   173篇
  国内免费   47篇
电工技术   12篇
综合类   24篇
化学工业   137篇
金属工艺   10篇
机械仪表   29篇
建筑科学   71篇
矿业工程   15篇
能源动力   32篇
轻工业   854篇
水利工程   246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30篇
一般工业技术   93篇
冶金工业   8篇
自动化技术   11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利用风积沙等质量替代河砂来配制风积沙混凝土,并对其进行抗冻性试验,同时借助核磁共振(NMR)技术分析其冻融孔隙演变特征.研究表明:评价风积沙混凝土抗冻性时,相对动弹性模量指标比质量损失率指标更为精准;经冻融循环后,风积沙混凝土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均增大,其中风积沙替代率为40%的风积沙混凝土束缚水饱和度增大、自由水饱和度减小,其抗冻耐久性最佳;风积沙混凝土的孔隙分布会影响其抗冻性的优劣,冻融循环后若孔径小于10nm的孔隙增多且大于100nm的孔隙减少,则可延缓混凝土冻融损伤,若孔径小于10nm的孔隙减少且大于100nm的孔隙增多,则会加剧混凝土冻融损伤.  相似文献   
52.
将风积砂水泥砂浆进行快速冻融循环试验,达到一定冻融次数后测其强度、质量和相对动弹模量,并进行电镜扫描试验,分析风积砂水泥砂浆在冻融后的微观情况。由试验得出:掺适量风积砂能改善砂浆抗冻性能。  相似文献   
53.
目的 为了改善聚L-乳酸(PLLA)的柔韧性和气体选择透过性,将聚富马酸二元醇酯(PNF)作为柔性链段以熔融共聚方式引入PLLA中对其进行改性。方法 以PLLA为主体,加入PNF,并改变其中二元醇链段长度制备一系列聚乳酸-共富马酸二元醇酯(PLNF)共聚物,随后将其制备成薄膜,测试其力学性能、气体透过性能和水蒸气透过性,并对口蘑进行贮藏试验。结果 PNF的加入使PLLA的力学性能、气体选择透过性及透湿性均得到改善,且断裂伸长率是随着二元醇链段的增长而逐渐增大。与PLLA相比,聚乳酸-共富马酸癸二醇酯(PLDF)的断裂伸长率可达346.4%,聚乳酸-共富马酸丁二醇酯(PLBF)的CO2/O2选择透过比从3.0升高到4.4,且在口蘑贮藏期间可维持其形态,呈现较好的感官品质,在15 d内仍具食用价值。结论 PNF的引入有效改善了PLLA的性能,延长了口蘑的货架期,为PLLA薄膜进一步用于生鲜果蔬包装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4.
55.
56.
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是益生菌筛选的主要微生物类群,在促进人类、动物甚至植物健康方面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被广泛应用于多种功能性食品、动物饲料和微生物菌肥。然而,这些细菌对宿主健康产生积极影响的分子机制还远未完全了解。另外,传统的益生菌筛选技术主要依靠表型和生理生化特性的测定以及随机对照试验,这些方法不仅耗时、费力,而且数据难以重复。不同研究小组之间数据难以共享,不能实现菌株有益特性的均一性和标准化验证,严重制约了益生菌科学研究的发展和菌株的产业化开发利用。基于新的测序技术和强大的计算机分析方法,被称为益生菌基因组学新学科的出现,允许研究者在短时间内通过筛选大量的生物学和基因组数据,显著提高益生菌筛选的效率和准确性。本文综述了通过基因组数据的分析,帮助人们高效、快速地确定益生菌,开辟益生菌新功能的评价途径。总结益生菌基因组学在阐明益生特性功效评价的分子基础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以期为扩展研究人员对这些有益微生物生物学的认知,揭示益生菌促进健康特性的分子机制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57.
为明确乳杆菌源抗菌肽粗提粉在食品加工、贮藏过程中的应用,先测定其抑菌谱,然后以白假丝酵母菌为指示菌,从最低抑菌浓度(MIC)、温度、pH、盐浓度、反复冻融以及贮藏时间等方面对粗提粉进行相对抑菌活性评估,然后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乳杆菌源抗菌肽粗提粉具有广谱抑菌性;其热稳定性良好,121 ℃处理20 min仍可保持79.68%的相对抑菌活性;在pH 2~6处理4 h后,可保持90%以上的相对抑菌活性,pH 10~12处理4 h后,几乎完全失活;盐的质量浓度达到0.8 mg/mL时,相对抑菌活性显著降低(P<0.05);在不同温度、不同贮藏时间,相对抑菌活性无显著变化(P>0.05);经-20 ℃反复冻融5次后的相对抑菌活性同样无显著性差异(P>0.05)。安全性评价证实粗提粉属无毒、安全级别。结论:乳杆菌源抗菌肽粗提粉稳定性好,适用范围广,可作为生物防腐剂应用于食品领域。  相似文献   
58.
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骨髓细胞图像分割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熵的遗传聚类分割算法。该方法以像素的灰度值为特征向量进行编码,利用直方图熵法准则函数作为适应度函数,采用基于排名的选择操作,以一定的概率进行算术交叉和变异,并结合聚类分析设定种群的聚类中心对细胞图像进行遗传聚类分割,获得了较好的分割效果。  相似文献   
59.
胡麻油富含α-亚麻酸,价格是其他食用油的3~20倍,极易被掺假和冒充,因此,基于脂肪酸(fatty acids, FAs)指纹建立了胡麻油真实性判别模型。采集胡麻油、菜籽油、葵花籽油、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芝麻油、调和油8种食用油及餐厨垃圾油和地沟油2种废弃油,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油脂中的12种FAs,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观察10种油脂以FAs聚类的特征,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 OPLS-DA)评价以FAs指纹鉴别胡麻油物种、冷热榨工艺及品级真实性的可行性,并建立胡麻油中菜籽油掺假量的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PLS)定量预测模型。胡麻油与其他油脂FAs指纹极其不同,C18∶3ω3质量比为(50.14±9.68)g/100g,显著高于其他油脂;而C18∶1ω9和C18∶2ω6质量比分别为(16.62±5.02...  相似文献   
60.
根据21眼地质勘探孔、水文地质勘探孔及28个地面核磁共振(SNMR)勘探点资料,对比分析了钻孔揭露的含水层厚度与SNMR解译的含水层厚度、钻孔抽水试验所得含水层导水系数与SNMR解译的导水系数的差异,据此绘制出西辽河冲淤积平原潜水含水层厚度与导水系数分布图。结果表明,在SNMR试验噪音较小时SNMR解译的含水层厚度、导水系数与钻孔揭露的含水层厚度及水文地质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利用SNMR技术解译含水层厚度、导水系数并通过少量钻孔及抽水试验予以校正,不仅可以节省大量勘探工作量,而且精度及可行度也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