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97篇
电工技术   25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67篇
金属工艺   47篇
机械仪表   40篇
建筑科学   7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武器工业   5篇
无线电   165篇
一般工业技术   258篇
冶金工业   7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采用多种宏微观分析手段,对新型手机用PCB板的失效焊点(BGA)与散落焊珠的组分进行了系统的表征分析.结果表明,表面贴装技术(SMT)回流焊工艺参数控制不当是主要的失效起因;焊膏质量不佳及回流焊工艺与其不匹配是导致焊点焊块失效的另一重要原因.针对上述问题,就回流焊工艺参数的调整以及焊膏质量的改善提出了具体建议,以确保该PCB板的结构完整性和安全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总结了金属、陶瓷、高分子及复合材料的磨损失效机制,以及不同材料磨损失效行为的主要区别.指出了不同材料在数值模拟技术上的差异点,并通过三个数值模拟案例,例解性说明了材料的磨损失效过程;同时展望了数值模拟分析技术在材料磨损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含氟树脂涂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概述了氟树脂的发展历程及其应用研究进展;总结了不同氟树脂的结构性能特征;归纳了PFEVE和PVDF两类典型氟树脂的基本物理性能和研究开发现状;简述了水分散氟树脂体系的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14.
混杂增强聚氨酯复合硬质泡沫塑料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系统介绍混杂增强聚氨酯复合硬质泡沫塑料的制备情况,详细分析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制备过程中的工艺问题,表征与分析其结构与性能,着重分析偶联剂对填充物增强性能的影响以及填充物含量对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吸水性能的影响,介绍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的应用,最后指出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李文俊 《化学世界》1991,32(6):242-247
<正> 膜分离现象的揭示可以追溯到200多年以前。膜分离技术在工业上获得重要应用并取得高速发展却是近二、三十年的事。估计膜技术将成为本世纪末至下世纪中叶推动产业革命的重大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α,β这两种最重要的聚丙烯的结晶形态及性能特点,阐述了常用的α晶型成核剂(包括无机成核剂、有机成核机和高分子成核剂)及β晶型成核剂的结构特点和使用性能,并结合当前的工作展望了成核剂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以四乙氧基硅烷(TEOS)作为主要前驱体,通过改变溶胶-凝胶工艺参数制得了结构和形态各异的丙烯酸酯聚氨酯/SiO2纳米复合涂层,利用TEM、SAXS等手段表征涂层的结构与形态,由洗刷前后涂层的失光率来表征耐刮伤性,详细探讨了纳米复合涂层耐刮伤性与SiO2相特征、有机无机相作用力及SiO2质量分数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丙烯酸酯聚氨酯涂层中引入纳米SiO2相后,耐刮伤性明显提高。有机相与SiO2相之间的作用力是影响涂层耐刮伤性的最重要因素,作用力越强,耐刮伤性越好。网络状纳米SiO2与颗粒状纳米SiO2相比,更有利于耐刮伤性的提高,且网络状纳米SiO2质量分数越大,耐刮伤性越佳,但SiO2相的致密度和尺寸对耐刮伤性影响较小。对于颗粒状胶体SiO2,在15~160 nm范围内,粒径对耐刮伤性没有明显影响;随着胶体SiO2粒子的质量分数增加,耐刮伤性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18.
二次过热器炉管的腐蚀损伤分析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金相检验、扫描电镜、三维视频系统及能谱分析等方法,对350MW火力发电机组经13万h运行后二次过热器炉管内表面严重腐蚀损伤进行了检测与表征。结果表明,该炉管内表面的损伤主要是由水中的氯离子及溶解氧作用下引起的点腐蚀所致,为此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9.
何斌  杨振国 《金属热处理》2007,32(Z1):365-368
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X射线衍射(XRD)、红外分析(FTIR)、热重分析(TGA)等对变电所屋外构筑物钢结构件上的腐蚀产物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该腐蚀产物主要为Fe3O4、α-FeOOH的混合物,钢结构件的锈蚀失效是由潮湿大气环境下碳钢材料的电化学腐蚀所引起的.另外,在提高钢结构件的稳定性方面作了一些探讨,提出了合理可行的整修建议.  相似文献   
20.
采用外加恒电位下腐蚀电流-温度扫描方法研究了在0.5%Cl^-溶液中,SO4^2-浓度对316不锈钢点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O4^2-浓度的增加,钝化电流增加,开路电位降低.当SO4^2-浓度低于0.42%时,316不锈钢的临界点蚀温度比不存在SO4^2-时的临界点蚀温度低;当SO4^2-浓度大于0.42%时,临界点蚀温度比不存在SO4^2-时的临界点蚀温度高.从离子竞争吸附的角度进行分析,对SO4^2-加速与抑制点蚀两种作用规律的形成原因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