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97篇
电工技术   25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67篇
金属工艺   47篇
机械仪表   40篇
建筑科学   7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武器工业   5篇
无线电   165篇
一般工业技术   258篇
冶金工业   7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COF结构中键合力损伤芯片Al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实验和有限元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非导电膜和金金共金工艺中键合力对芯片Al压焊块内应力分布的影响,并分析了样品的失效部位和失效原因.挠性基板上印制线宽度不同时键合力对芯片损伤情况的研究表明,小印制线宽度在相同单位面积键合力情况下对Al压焊块损伤较轻.讨论了印制线宽度对键合偏移容差的要求.  相似文献   
42.
大功率LED封装的温度场和热应力分布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典型的大功率发光二极管(LED)塑封器件,建立了3D模型,对器件内部从初始到正常工作状态过程中的温度分布和热应力分布进行了有限元分析模拟,并测试了实际器件表面特征点的温度变化.瞬态热分析的结果与实际的器件表面温度实测数据吻合较好.考虑到不同散热条件的影响,给出了该大功率LED塑封器件中热应力集中区域和该类器件适当的工作范围.  相似文献   
43.
利用二次离子质谱和扩展电阻探针技术测量了硅中注入硼的深度分布 .在适当的测量深度 ,用扩展电阻探针技术测得的结果对二次离子质谱技术测量的结果进行了标定 ,从而得到硅片中硼原子的深度分布 .用近似模型估算了扩展电阻探针针尖半径对测试分辨率的影响 .若探针针尖半径为r0 ,测量斜面的角度为 ξ ,在用扩展电阻探针技术测量载流子浓度的深度分布时 ,可以近似认为深度分辨率为 7 86r0 sinξ.还定性讨论了样品表面耗尽层对扩展电阻探针技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44.
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纳米氧化铝改性聚甲醛材料,研究了纳米粒子在基体中的分散状态、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纳米粒子在基体中基本达到了纳米级的分散;纳米氧化铝的加入使材料变脆,但刚性增强,聚甲醛纳米复合材料的干摩擦性能降低,磨损的主要机理为磨粒磨损,聚甲醛纳米复合材料的油摩擦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5.
用于多点测试的全光纤速度干涉仪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洪广伟  贾波 《中国激光》2005,32(8):097-1100
基于时分复用(TDM)原理,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用于多点速度测试的全光纤干涉系统,通过同一个冲击靶面的测速实验验证方案的可行性。该系统通过在原有全光纤速度干涉仪(AFVI)的探测端口引入光纤耦合器和延迟线,由于延时的存在,被测点干涉信号之间在时间上存在相同的延时,利用时分复用原理,能够实现以往需要多套速度干涉仪才能实现的对测试靶面的多点测试功能。通过对同一个测试自由面上的两点进行测试,得到了具有一定时延的相似干涉条纹,而且延迟的时间与光纤延迟线对应。实验验证了系统设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6.
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IM)可对不同材料表面进行纳米级微细加工。在选取高定向裂解石墨(HOPG)和有机电双稳材料Ag-TCNQ分别进行直接刻蚀和电学改性的研究中,发现SIM脉冲电压极性对实验结果有影响。本文为此构建了物理模型,分析表明在不同极性的脉冲电压下,分别主要呈现电场效应或电子轰击效应。需要针对具体材料的具体加工要求,选择卿相应的脉冲电压极性。  相似文献   
47.
利用我们自己开发的新型分子电子材料的光致变色性能可制成可擦写的光盘,它的特点是可用任意波长的激光写入,用热、电或光擦除。已经做到Ag_(1-β)(TCNQ)的写擦循环次数N>1000,反差系数K>50%。利用它的电开关性能则预计可在cm~2的基片上用“5μm平面工艺”制成两种1兆位(MB)存贮器。第一种称为“金属有机存贮器(OMM)”,是全固态的电擦除可编程只读存贮器(E~2 PROM),可做在硅片上并与硅器件兼容;另一种称为“可擦式存取存贮管(EAST)”,是一个特殊的电子管,可用作随机存取存贮器(RAM),用电子束进行信息的写入、读出、擦除。这两种存贮器的存贮密度都可接近于光盘存贮器而存取时间相当于半导体存贮器。它们都不用半导体单晶,没有p-n结;器件面积小、工艺简单。可以认为是分子电子学方面真正有实用价值的一些工作的开端。  相似文献   
48.
利用STM制作有机LB膜超高密度存储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有机材料制作高密度存储器是当前纳米电子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有机LB膜的有序分子排列和能精确控制厚度的膜层被认为是高密度存储器理想的基体.具有原子分辨率及纳米量级局域作用微区的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的出现则提供了制作超高密度存储器一种有力的高技术手段.本文介绍利用STM在有机LB膜上制作超高密度存储器.以硬脂酸制备多层LB膜,其形貌由STM成像.施加于STM针尖上的脉冲偏压,在LB膜表面的局域区域产生足够的强电场,使该微区转换为低阻导电状态,以高、低阻态分别表示两种逻辑状态,就完成了一次"写入"操作.LB膜材料的高、低阻态由STM的伏安特性(I-V)和扫描隧道谱(dI/dV-V)加以表征.用幅值较小的脉冲实现"读出"操作.该材料LB膜上存储的信息能保持很长时间,显示了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9.
采用真空蒸发的方法将有机电双稳材料PAR制成Al/PAR/Al夹层结构.详细研究了薄膜厚度、电极面积、退火处理和自然放置等因素对薄膜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适当的工艺,能够获得性质均匀、电特性良好的电双稳薄膜(转变电压的分散性小于10%,延迟时间基本小于5μs,转变时间在20ns左右).Al/PAR/Al结构可以简单等效为电阻与电容的并联,而退火与自然放置将使薄膜结构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50.
介绍了近年来稀土化合物在塑料应用研究中的新进展。重点介绍利用稀土化合物在PP中开发成功一种高效的新型β成核剂、合成了稀土表面处理剂。结果表明稀土助剂无毒、高效、多功能,具有传统助剂难以比拟的优越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