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97篇
电工技术   25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67篇
金属工艺   47篇
机械仪表   40篇
建筑科学   7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武器工业   5篇
无线电   165篇
一般工业技术   258篇
冶金工业   7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柔性显示用纸质基板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丽霞  许军 《液晶与显示》2018,33(5):365-374
柔性显示因其轻薄、可折叠、不易碎、便于进行新型设计等优点备受人们的关注,而柔性显示用基板对于整个柔性电子器件起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柔性显示用基板的几个主要基本性能,如热稳定性、表面性能、阻隔性能、电学性能、光学性能及机械性能等。介绍了柔性显示用基板在封装技术方面所常用的薄膜封装法,同时对纸质基板应用于柔性显示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介绍,最后对今后显示技术中纸质基板进行前景展望,纸不仅满足柔性显示用的基本性能,而且可弯曲、具有环保可降解性,有取代聚合物基板之势,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82.
近年来, 合金作为钠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具有较高的比容量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 硅与钠离子的电化学反应活性很低, 硅基合金型负极材料鲜有报道。本研究通过脉冲激光沉积技术制备了锑硅(Sb-Si)纳米复合薄膜, 并对其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和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电化学性能表征发现, 锑硅纳米复合薄膜在10 μA/cm2的电流密度下, 循环100次后能保持约0.011 mAh/cm2(270 mAh/g)的可逆比容量, 远优于同样方法和条件下制备的单质锑和单质硅薄膜电极的电化学性能。进一步的研究表明, 在放电过程中, Sb和Si分别和钠离子发生合金化反应生成了Na3Sb和NaSi的纳米晶。在充电过程中, Na3Sb和NaSi纳米晶发生可逆的脱钠反应, 重新形成单质Sb和Si纳米晶粒。大量存在于锑硅纳米复合薄膜中的异质晶界有利于钠离子的扩散和输运, 从而提高了纳米复合薄膜电极的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83.
任卫东  刘强  游波 《包装工程》2022,43(23):40-48
目的 采用生物基材料,制备金属保护剂对碳钢包装材料进行防腐保护,解决传统金属表面处理方式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的弊病,获得性能优良的生物基金属保护剂。方法 以植物萃取成分提炼单宁酸、植酸与水共混复配,制备生物基金属保护剂TPA,并对碳钢表面进行涂覆处理,获得钝化膜。通过红外光谱(FTIR)、光学显微镜(OM)、盐雾测试(HSS)、电化学阻抗分析(EIS)等分析手段,考察不同种类、不同复配比例、不同浓度生物基保护剂对金属防腐性能的影响。结果 不同生物酚羟基酸如单宁酸、植酸、没食子酸、酒石酸均对碳钢具有防腐保护功能,其中植酸、单宁酸防腐性能较好。采用植酸与单宁酸共混反应得到的生物基金属保护剂TPA具有最佳的防腐性能。当TPA中植酸与单宁酸的质量比为2∶1、TPA质量分数为3%时,TPA保护剂处理后的钝化膜电化学阻抗模值可达5.02´107Ω∙cm2,远高于单一生物酚羟基酸保护剂的阻抗模值(<104Ω∙cm2)。结论 生物基金属保护剂TPA中的单宁酸与植酸通过氢键作用,形成分子缔合复合保护剂。TPA保护剂能与铁离子作用,形成致密钝化膜,克服了单宁酸钝化膜的应力开裂、植酸钝化膜孔隙疏松等缺陷,显著提升了TPA钝化膜的防腐性能。生物基金属保护剂TPA可用于碳钢类包装材料的防腐保护。  相似文献   
84.
目的 制备改性聚酯涂层,解决纯聚酯涂层与基材润湿性较差,导致涂层出现附着力差、缩孔等问题,获得综合性能优异的镀锡板食品包装用新型涂层材料。方法 以二元酸、二元醇为原料,通过缩合聚合方法合成聚酯树脂,用双酚F型环氧树脂化学改性聚酯树脂,制备环氧改性聚酯树脂,并用氨基硅烷作为固化剂构筑硅烷化环氧改性聚酯涂层。通过GPC、FTIR、TGA、OM、WCA、附着力等分析、考察硅烷化环氧改性聚酯树脂涂层与常规氨基树脂固化环氧改性聚酯涂层的性能差异。结果 通过性能对比发现,树脂与硅烷固化剂质量比为3∶1时,mEster 1.0和mEster 1.1涂层样品综合性能最佳,涂层在镀锡板基材表面润湿性好,缩孔等缺陷少,耐水煮性好,铅笔硬度为2H,丙酮擦拭50次后表面仍完好,分解温度在250℃以上。结论 硅烷化环氧改性聚酯树脂涂层中低表面自由能的Si-O-Si键对其性能提升有关键作用,该涂层可应用于镀锡板等金属基材食品包装保护材料。  相似文献   
85.
导电聚合物纳米纤维的成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系统论述了纳米纤维成型加工新方法和导电聚合物纳米级长丝、原纤及纳米线的成型 ,提出了纳米纤维未来的潜在研究方向。指出静电纺丝法可制得导电聚合物纳米长丝 ,其直径取决于纺丝工艺参数 ;模板合成法可制得导电聚合物纳米原纤及其取向阵列 ,其直径及长度与所用模板孔径及厚度一致 ;电化学合成法可制得聚苯胺和富勒烯衍生物掺杂聚苯胺的纳米线及其电接触性良好的二维、三维非周期纳米网络。聚苯胺长丝的最小直径已控制在 1 0 0nm以下 ,聚苯胺分别与聚氧乙烯和聚苯乙烯形成的共混纤维最小直径分别为 950nm和 72nm ,聚吡咯原纤直径可达 30nm。导电聚合物纳米纤维的电导率随直径下降而急剧上升 ,展示出诱人的性能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6.
概述了氟烯烃共聚物树脂的发展,总结了氟烯烃与其他单体共聚合的相关研究。大多数情况下,氟烯烃单体的共聚反应得到的是随机共聚物。虽然聚合反应涉及的含氟单体和共聚单体种类很多,但最终聚合物按其性能和应用主要包括热塑性体、弹性体和热塑性弹性体3类。通过筛选一些特定功能性的单体参与聚合反应,可以使得含氟聚合物的某些性能如溶解性、交联固化性、附着力等得到补偿。此外,文中列出了一些氟烯烃单体的Q-e参数,并从理论上讨论了共聚物的结构;简述了吸电子氟烯烃单体与供电子全质子单体间的交替共聚行为,并列举了具体实例。  相似文献   
87.
不锈钢点蚀花边盖脱落与稳定生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锈钢在含Cl-的溶液中常萌生表面呈多孔花边盖状(Lacy cover)蚀孔,在花边盖下的蚀坑内表面隐藏着不断侵蚀,这种有趣的点蚀常加剧材料的失效.采用精细316 ss微电极面积调控形成单一点蚀孔来研究点蚀,获得其点蚀发展的动力学数据,根据Fick扩散定律可知点蚀稳定生长条件为蚀坑内电流密度(i)与深度(a)之积存在一个点蚀稳定范围.并用新的超声电解池证实花边盖对亚稳态点蚀的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88.
热历史对尼龙610熔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示差扫描量热法(DSC)考查了尼龙610的熔融行为.等温熔体结晶的尼龙610呈现多重熔融行为,其峰的数目与结晶温度(Tc)有关.结晶度Xc随着Tc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在198°C可获得最大值.等温熔体结晶的尼龙610在较短时间内可以获得平衡结晶度.按照HofmanWeeks方法求出尼龙610的平衡熔点为235°C.另外还考察了热历史对淬火尼龙610熔融的影响.室温淬火尼龙610仅有一个熔融峰,在120~216°C退火10min后,出现一退火峰,其峰温度比退火温度(Ta)高约10°C左右,低温退火不影响原有晶体的熔融,高温退火可有效地提高尼龙610的最高熔融温度.在设定的时间内(10min),其最高熔融温度可达227°C.根据实验现象,对退火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9.
热固性耐磨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特有的磨粒磨损、冲刷磨损和粘着磨损机理,并对酚醛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交联型聚酰亚胺等几种热固性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90.
采用XRD、FT-IR、XPS、DSC等方法对两种颗粒改性PTFE软管的组成、结构、热性能等进行了表征分析;通过腐蚀介质浸泡试验,对软管的耐腐蚀性能进行了评价;并使用三维体视电镜对其表面形态进行了观察。两种软管的性能比较表明国产软管的主要性能已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