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3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15篇
电工技术   38篇
综合类   72篇
化学工业   88篇
金属工艺   24篇
机械仪表   110篇
建筑科学   1131篇
矿业工程   6篇
能源动力   35篇
轻工业   301篇
水利工程   43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53篇
一般工业技术   49篇
冶金工业   23篇
自动化技术   150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775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182篇
  2018年   112篇
  2017年   123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提高贝类食品的质量安全,通过分析贝类质量安全监管信息的组成,运用贝类电子标签技术和计算机组件技术设计了基于.NET的海水贝类质量安全监管系统。实现了贝类产品从“养殖场到餐桌”的全程质量安全监管,形成了完整的贝类从海区到市场的追溯信息数据链条,构建了贝类质量安全追溯数据库,保障了贝类食品的消费安全。通过模拟测试,效果良好。系统既为消费者提供方便的查询平台,又为管理部门对贝类质量安全监控提供良好的操作平台。  相似文献   
102.
《Planning》2022,(2)
为了揭示国内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产量的相关关系,准确地跟踪并预测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产量的短期未来趋势,利用时序分析方法对1954—2006年国内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产量数据建立了多维自回归滑动平均(ARMAV)模型。该方法不仅避免了分别使用自回归滑动平均(ARMA)模型对两序列建模未考虑序列间关系的弊端,还通过数据的先期平稳化处理而使得算法的运用更具有针对性。图像与误差计算结果均表明,用本研究中给出的ARMAV(2,1,2)算法对两序列进行跟踪及预测具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3.
《Planning》2022,(1)
为探究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硒依赖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Se-GPx)基因的序列特征、组织表达模式及其在不同壳色蛤仔免疫应答中的作用,利用RACE方法获得分析菲律宾蛤仔两个Se-GPx基因(Se-GPx-a和Se-GPx-b)全长序列,采用RT-qRCR方法分析基因表达规律。结果表明:RpSe-GPx-a和RpSe-GPx-b基因开放阅读框(ORF)长度分别为582 bp和633 bp,分别编码193和210个氨基酸,在3′非翻译区(UTR)均含有保守硒代半胱氨酸插入序列(SECIS)元件;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RpSe-GPx-a和RpSe-GPx-b序列中含有与酶结构和功能至关重要的特征,包括终止密码子UGA编码的硒代半胱氨酸,GPx标签序列(GKVVLVENVASLUGTT)和活性位点序列(WNFEKF)均高度保守;系统进化分析发现,RpSe-GPx与其他软体动物物种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组织表达分析发现,RpSe-GPx在肝胰腺中表达量最高(P<0.05),在外套膜、鳃组织中表达量次之,在闭壳肌中表达量最低(P<0.05);用脂多糖(LPS)和肽聚糖(PGN)分别注射3种壳色蛤仔(白蛤、白斑马、橙蛤),LPS刺激后,白蛤Se-GPx-a和Se-GPx-b基因表达量分别在12、6 h时达到最大值(P<0.05),白斑马蛤Se-GPx-a和Se-GPx-b基因表达量分别在48、6 h时达到最大值(P<0.05),橙蛤Se-GPx-a和Se-GPx-b基因表达量分别在3、24 h时达到最大值(P<0.05);PGN刺激后,白蛤、白斑马蛤和橙蛤Se-GPx-a和Se-GPx-b基因表达量分别在24、24、48 h时达到最大值(P<0.05)。研究表明,3种壳色蛤仔黑色素形成过程的差异可能是导致其GPx基因对LPS和PGN刺激表现出不同响应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4.
《Planning》2022,(1)
为了更准确地获得达里湖瓦氏雅罗鱼Leuciscus waleckii的年龄数据,以可判读力、吻合率和平均变异系数作为筛选指标,对达里湖瓦氏雅罗鱼5种年龄鉴定材料(耳石、鳞片、脊椎骨、鳃盖骨和匙骨等)的鉴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鳃盖骨和匙骨年龄标志不清晰或缺失,可判读力较低,而耳石、脊椎骨年轮标志清晰且在显微镜下呈明暗条纹,鳞片切线明显;综合比较分析显示,耳石的吻合率最高(86.84%),平均变异系数最低(2.22%),耳石是达里湖瓦氏雅罗鱼的最佳年龄鉴定材料,鳞片在鉴定低龄个体年龄时吻合率较高,可以作为鉴定低龄个体的辅助材料,而脊椎骨读取效果较差。研究表明,耳石和鳞片是鉴定达里湖瓦氏雅罗鱼年龄的最适材料,而脊椎骨、鳃盖骨和匙骨不适用于年龄鉴定。  相似文献   
105.
《Planning》2022,(5)
将采自青岛市沿海潮间带的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体质量为4~5 g)置于无菌海水中暂养24 h后,分别从5条双齿围沙蚕消化道中提取微生物基因组总DNA,应用细菌16S rDNA通用引物341f/534r进行细菌16S rDNA基因V3高变异区的PCR扩增,再将PCR产物进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从而获得样品消化道共栖微生物群落特征的DNA指纹图谱。通过对指纹图谱半定量分析发现,采集的双齿围沙蚕消化道共栖微生物菌群多样性丰富,优势条带明显,不同个体间既存在共同的微生物种属,也有各自特异的种属。其中存在一条共同的优势条带,但优势条带含量存在个体间差异。分别对DGGE指纹图谱中公共条带序列进行测序比对,结果表明,产丙酸菌属Propionigenium分别为5个样品中的优势菌群,假交替单胞菌属Pseudoalteromonas广泛分布于双齿围沙蚕消化道中。研究表明,基于16S rDNA的PCRDGGE图谱技术是分析双齿围沙蚕及其他海洋沉积食性无脊椎动物消化道微生物菌群结构较为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6.
《Planning》2022,(5):353-358
通过水槽模型试验,对6种不同高度混凝土人工鱼礁模型在来流速度为13.5、23.5、33.5 cm/s条件下的上升流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对上升流规模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3种来流速度下,6种混凝土模型礁最大上升流速度为来流速度的1/301/25;上升流的平均速度为0.041/25;上升流的平均速度为0.040.34 cm/s,上升流平均速度为最大上升流速度的1/130.34 cm/s,上升流平均速度为最大上升流速度的1/131/4;上升流相对高度为礁高的1.51/4;上升流相对高度为礁高的1.52.8倍;上升流相对宽度为礁宽度的1.32.8倍;上升流相对宽度为礁宽度的1.36.2倍;上升流相对面积为礁迎流面面积的2.76.2倍;上升流相对面积为礁迎流面面积的2.76.3倍。  相似文献   
107.
《Planning》2022,(5)
为了研究中华原钩虾Eogammarus sinensis的基础代谢,采用控制微生态因子的方法,在密闭静水环境条件下,分别将平均湿质量为7.10 mg的中华原钩虾置于不同温度(16、20、24、28、32℃)、不同盐度(15、20、25、30、35)和不同p H(5、6、7、8、9)的呼吸瓶中4 h,然后测定其耗氧率和排氨率。结果表明:中华原钩虾的耗氧率在32℃时达最大值,为0.993 mg/(g·h),排氨率在28℃时达最大值,为0.062 00μg/(g·h),确定2028℃是其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耗氧率和排氨率随盐度的升高先降低后升高,当盐度到达30时,中华原钩虾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达到最低值,分别为0.500 mg/(g·h)和0.009 6μg/(g·h),确定盐度为30是中华原钩虾的等渗点;耗氧率和排氨率随p H值的升高先升高后降低,当p H为8时,耗氧率和排氨率均达到了最大值,分别为0.630 5 mg/(g·h)和0.083 0μg/(g·h)。  相似文献   
108.
《Planning》2022,(2)
对不同体质量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牙鲆配合饲料中氮元素的利用和氮收支进行了研究。试验按沙蚕体湿重设置(0.40±0.19)、(1.00±0.22)、(2.00±0.50)g 3个组,分别记为S、M和L组,每组分别设16、20、24℃3个温度梯度。结果表明:1)20℃时各组双齿围沙蚕对氮的摄食率均达到最大值,平均为17.0 mg/(d.g),变幅为14.3~22.0 mg/(d.g);2)双齿围沙蚕于不同温度下对氮的摄食率均随体质量的增加而降低,其中,S组为10.5~22.0 mg/(d.g),M组和L组则分别为8.0~14.7、6.6~14.3 mg/(d.g),氮摄食率与体质量的关系可用幂函数式CN=aWb表示,其中a值在20℃时最高,为10.618,b值为-0.2076~-0.1911;3)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温度和体质量对沙蚕的氮摄食率均有极显著影响(F=79.125,P<0.001;F=34.308,P<0.001);4)在本试验条件下,双齿围沙蚕对饲料中氮的累积率平均为11.8 mg/(d.g),以摄食氮为100%计,累积氮所占的比例最大,平均为88.99%,排粪氮次之,为9.43%,而排泄氮所占的比例最低,仅为1.58%。  相似文献   
109.
《Planning》2022,(5)
为探讨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体色与繁殖的关系,于2009年3月—2010年1月在大连市黑石礁海域连续采样,比较了体色青绿的花盖和体色暗红的赤甲红两种蟹的性腺指数和肝胰腺指数,在选择交配试验中,研究了正常体色蟹及人工染色蟹的配偶选择。结果表明:花盖和赤甲红的性腺指数均在5—6月间明显升高,其中赤甲红涨幅明显,6月时达最大值6.64%,而花盖为5.22%,但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赤甲红、花盖的性腺指数与其肝胰腺指数均呈负相关,但后者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赤甲红和花盖雌蟹多与雄性赤甲红交配,交配率分别为80.0%和66.7%,显著高于与雄性花盖的交配率(P<0.05);相近的15组试验蟹中,人工染成红色的花盖雄蟹和未染色雄蟹与花盖雌蟹的交配率分别为40%、60%,但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体色并不是日本蟳选择配偶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10.
《Planning》2022,(1)
为探明不同泥沙比例的底质对不同规格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潜沙的影响,在水温1315℃的室内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4种规格(壳长为13、17、23、25 mm)的蛤仔幼贝在5种泥沙比例的底质(泥沙比为全沙、3∶7、1∶1、7∶3、全泥)中的潜沙情况。结果表明:4种规格蛤仔在5种底质中的48h潜沙率以全沙组最高,其他含泥组均比全沙组明显降低(P<0.05),且含泥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底质相同时,规格越小蛤仔的潜沙速度越快,平均48 h潜沙率越高;方差分析表明,蛤仔规格、底质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均对蛤仔的潜沙率有显著影响(P<0.05);底质中总有机碳含量与48 h潜沙率呈极显著直线负相关(P<0.01),说明底质的粒径和化学成分共同影响蛤仔的潜沙速度。研究表明,滩涂养殖时选择1015℃的室内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4种规格(壳长为13、17、23、25 mm)的蛤仔幼贝在5种泥沙比例的底质(泥沙比为全沙、3∶7、1∶1、7∶3、全泥)中的潜沙情况。结果表明:4种规格蛤仔在5种底质中的48h潜沙率以全沙组最高,其他含泥组均比全沙组明显降低(P<0.05),且含泥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底质相同时,规格越小蛤仔的潜沙速度越快,平均48 h潜沙率越高;方差分析表明,蛤仔规格、底质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均对蛤仔的潜沙率有显著影响(P<0.05);底质中总有机碳含量与48 h潜沙率呈极显著直线负相关(P<0.01),说明底质的粒径和化学成分共同影响蛤仔的潜沙速度。研究表明,滩涂养殖时选择1015 mm蛤仔苗种,投放在沙比例较大的海区将利于蛤仔快速潜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