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9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6篇
电工技术   102篇
综合类   21篇
化学工业   69篇
金属工艺   12篇
机械仪表   50篇
建筑科学   134篇
矿业工程   9篇
能源动力   24篇
轻工业   61篇
水利工程   49篇
石油天然气   6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39篇
一般工业技术   80篇
冶金工业   5篇
自动化技术   3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01.
针对我国当代动画人物面部夸张本土化不足的问题,尝试在夸张趋向上进行认知和方法的突破。通过分析东西方动画人物设计夸张的差异性,指出当代中国动画在夸张方法上的缺陷和可突破重点。借助动漫化人脸生成平台,从真人照片快速生成大量动漫化人脸,在对比分析及人工干预的基础上,归纳生成夸张要点和其在动画人物设计中的应用,并根据东亚人种头面部特征和中国传统面相学理论探讨其他影响本土动画人物设计面部夸张因素。“普遍加大眉眼间距”“普遍保留或夸张不对称性”是动漫化生成过程中体现出的适配本土动画人物设计的生成夸张要点;此外,还应当在“脸型的几何化夸张”“五官的性格化夸张”“添加中国面孔常见的细节特征”“年龄性的夸张”和“美术风格的夸张”等方面进行多样化夸张设计;AI生成的方法能够为动画人物设计提出可借鉴的思路,但AI生成在艺术设计研究中的应用离不开传统文化理论和艺术家的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