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8篇
化学工业   7篇
金属工艺   39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7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1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冶金工业   43篇
原子能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Zr的加入对Cu—Ti合金耐热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Zr的加入对Cu-Ti合金耐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0.1wt%的Zr,Cu-3.65Ti的软化温度从485℃提高到540℃左右;Cu-Ti合金的耐热性能与其在450~550℃发生的相变有关.Zr的加入能够抑制合金从连续析出的调幅组织向不连续析出的胞状组织转变.从而达到稳定合金组织、提高合金耐热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利用力学性能测试、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能谱分析技术等手段研究了均匀化过程中AlMnSi弥散颗粒的析出尺寸对6061铝合金再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AlMnSi弥散颗粒在均匀化过程中沿着铝基体[001]晶带轴析出长大,晶体结构为体心立方结构。随着均匀化温度的升高,弥散颗粒的析出尺寸逐渐增大,当AlMnSi弥散颗粒平均尺寸由0.07 μm增长到0.42 μm,最大尺寸由0.21 μm增大到1.12 μm时,力学性能则是先升高后降低。6061铝合金T6态组织仍为变形组织;AlMnSi弥散颗粒尺寸增大到1.12 μm,6061合金T6态组织中出现粗大再结晶,力学性能急剧降低。  相似文献   
13.
采用低液位半连续铸造技术生产的铝合金多系列大规格扁锭表面光滑、无偏析瘤等缺陷且偏析层厚度小。近年来低液位半连续铸造技术已被多个国内厂家引进用于制备5×××系铝合金。本试验采用金相分析与晶粒度统计等方法分析了通过低液位铸造生产5×××铝合金扁锭时出现铸锭内部晶粒粗大的原因,对比了铸锭横截面各区域的晶粒尺寸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低液位铸造用分流袋的样式与规格是引起铸锭内部晶粒粗大的主要原因。针对该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并通过生产验证。  相似文献   
14.
综述制备CNTs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主要方法,分析各种制备方法的工艺特点并综合讨论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点与不足之处,列举CNTs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包括力学性能在内的多个主要特性相较传统铝合金的优势所在,展望CNTs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一种基于空间光调制器的微透镜阵列制备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申溯  浦东林  胡进  陈林森 《中国激光》2012,39(3):316003-254
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光调制器的并行光刻制备微透镜阵列的技术。采用数字微反射镜器件输入光刻图形,结合热回流技术,制作任意结构和排布的微透镜阵列。无限远校正显微微缩光学系统的长焦深保证了深纹光刻的实现,热回流法提供了良好的表面光滑度。与传统逐层并行光刻和掩模曝光技术相比,提出的技术方案更加便捷灵活,特别适合制作特征尺寸在数微米至百微米的微透镜阵列器件。得到的微透镜阵列模版经过电铸转移为金属模具,利用紫外卷对卷纳米压印技术在柔性基底上制备微透镜阵列器件,在超薄液晶显示、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照明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冯安朝 《有色金属加工》2011,40(4):38-39,49
本文针对铝合金半连续铸造机冷却水量,从铸造机结晶器冷却供水的工作原理、理论计算、实例分析人手,探讨如何做到冷却水量既合理又节约。  相似文献   
17.
研究院科研管理系统的建立,对研究院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信息化手段,对科研项目从立项、规划/计划、申报、审批、批复下达,计划管理、经费管理、合同管理、过程控制、中期检查、结题归档、验收、成果鉴定、评奖、产品转化的全过程进行管理,从而提高科研开发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
通过拉伸和电导率试验、扫描电镜、能谱和金相分析,研究了固溶处理温度对汽车车身板用Al-1.21Si-0.46Mg-0.35Cu-0.06Mn铝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合金在520℃-560℃之间进行固溶处理时,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其再结晶晶粒尺寸变化不大,而第二相粒子的数量明显减少;且固溶态合金的伸长率也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而增大,560℃固溶后伸长率最大。同时在560℃固溶后的合金在室温放置两周后经175℃30min人工模拟烤漆,可以获得较高的强度。Al-1.21Si-0.46Mg-0.35Cu-0.06Mn铝合金板材合适的固溶温度为560℃。  相似文献   
19.
铝合金表面阳极氧化膜的制备及其摩擦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提高铝合金表面耐磨性能并降低摩擦系数,对其进行自润滑表面处理.利用铝合金阳极氧化膜耐磨的特性及多孔的形貌,研究制备既具备高耐磨性又具有大孔径的阳极氧化膜工艺,并采用超声处理结合热浸渍的方法向纳米孔中填充聚四氟乙烯(PTFE)润滑颗粒.通过对草酸、磷酸+有机酸和草酸+磷酸+柠檬酸3种体系的氧化液制备出的氧化膜性能的比较,选用草酸、磷酸、柠檬酸的混合酸对铝合金进行阳极氧化,形成了厚为28.2um,维氏硬度为236.4的硬质氧化膜,其氧化膜孔径大小约为90 nm.经过润滑颗粒填充处理和热处理之后在铝合金表面制备出了结合良好的自润滑膜,其表面摩擦系数为0.135.该表面处理方法实现了铝合金表面的自润滑.  相似文献   
20.
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仪对7150铝合金的铸态组织及均匀化退火组织进行了观察及表征,并对组织中的金属间化合物进行了能谱分析.结果表明,7150合金的铸态组织中主要存在MgZn2(η)、a(Al)相以及少量的A12CuMg(S)、A12Mg3Zn3(T)、Mg2Si和A16(FeCu)相.其中MgZn2相固溶了Al、Cu,A12CuMg相中固溶了zn,而Al2Mg3zn3,相固溶了Cu.均匀化退火后发生了MgZn2(η)→Al2CuMg(S)的转变,且与铸态中存在的Al2CuMg相相比,均匀化退火组织中的Al2CuMg相中zn含量较少.同时均匀化退火并未对Al.(CuFe)相的形貌及成分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