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5篇
化学工业   2篇
机械仪表   1篇
轻工业   104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3 毫秒
41.
目的:充分开发山药皮的经济价值。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对山药皮和经乙醇提取多酚、黄酮的山药皮残渣进行多糖提取,得山药皮多糖(P1)和山药皮残渣多糖(P2),并分析其结构特征和抗氧化活性。结果:P1、P2得率相差不大,但P2(33.5%)的多糖含量约为P1(17.8%)的两倍;二者均为孔状结构,P2较P1表面有着更密集的孔洞;P1中主要的单糖为甘露糖、葡萄糖及半乳糖,而P2的为甘露糖;P1、P2不仅存在微晶结构,还存在晶体和非晶结构共存的多晶系统;两种多糖样品具有相同的官能团且均未发现蛋白质;P1、P2中均存在3个螺旋结构,其重均分子量分别为37 153.52和3 467.37,此外,P2的热稳定性不如P1;在0.2~1.0 mg/mL质量浓度范围内,P1、P2的抗氧化活性均随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P2较P1有着更好的抗氧化活性;P1、P2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值分别为0.964,0.586 mg/mL,对羟自由基清除能力的IC50值分别为0.962,0.711 mg/mL。结论:经乙醇提取多酚、黄酮的山药皮残渣中仍含有丰富的多糖,且P...  相似文献   
42.
为研究植物乳杆菌发酵红枣汁的工艺条件及抗氧化活性,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植物乳杆菌的发酵温度、发酵p H、发酵时间和接种量进行考察,通过多指标(酸度、活菌数和感官评价)综合加权评分方法优化红枣汁的发酵条件,并对发酵红枣汁清除DPPH·、ABTS·+和FRAP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发酵红枣汁的最优工艺为发酵温度37℃,pH 5.5,发酵时间36 h和接种量5%,在此条件下,发酵红枣汁的综合评分最高(99.73)。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接种量对红枣汁的综合评分有显著影响,而发酵温度、发酵pH和发酵时间对红枣汁综合评分没有显著影响。与未发酵的红枣汁相比,经植物乳杆菌发酵后的红枣汁FRAP能力显著增加,DPPH·清除能力没有显著变化,ABTS·+清除能力显著降低。经植物乳杆菌发酵的红枣汁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和自由基清除活性。  相似文献   
43.
水分在不同状态之间的分配及每个状态的性质对食品物料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水分的等温吸附过程是水 分与固体基质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必然体现被吸附水分的能量状态。本研究采用食品研究中常用的Caurie模型和 Henderson模型以及4 种组合等温吸附模型,对糯米粉的水分等温解吸数据进行分析,并以其结果为例,阐述利用等 温吸附模型进行水分状态分析的可行性和局限性。组合模型为根据食品的等温吸附数据解析出水分在不同状态间的 分布及其随水分活度的变化提供了一种可能,但要先确定最适模型。在确定最适模型时,往往不能只根据模型的拟 合性能,有时还需要其他技术测定结果的佐证。对食品物料来说,判断模型自身独特的假设前提是否被满足是确定 最适模型的较为可行的策略。  相似文献   
44.
超声波技术在肉品加工的应用前景广阔,而且基于超声波作用对肉品品质的改善与控制研究逐步深入,是肉品加工领域的研究热点。因此,论述了宰后肌肉转为食用肉过程应用超声波对肌肉结构以及嫩度的影响,分析了超声波在肉制品加工单元中的应用以及超声波对肉品营养成分与微生物发酵的影响,最后总结了超声波加工下组分结构变化及肉品品质形成机理与调控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以期为超声波技术在肉品科学与加工中的研究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5.
将预糊化淀粉以不同的比例(0%~8%)分别添至糯米粉中,通过测定预糊化淀粉-糯米粉复合体系的糊化、流变特性并分析其微观结构,旨在改善糯米粉的加工及品质特性。结果表明:预糊化淀粉的添加能够显著提高糯米粉复合体系的峰值黏度、回生值、稠度系数(K)、触变回复率及弹性模量(G’),降低其损耗角正切值(tanδ),且随着添加量的增加,其凝胶结构特性变化更明显,从而证实了预糊化淀粉的添加有利于糯米粉形成稳定高的强凝胶结构。此外,预糊化淀粉的添加能够增强预糊化淀粉-糯米粉复合体系颗粒表面结构的致密性,提高其相对结晶度,从而有利于糯米粉糊形成三维网状凝胶结构,显著改善其凝胶性能。  相似文献   
46.
采用p H偏移法改性花生分离蛋白,研究添加不同比例(0.25%,0.50%和0.75%)改性花生分离蛋白(AH-PPI)和天然花生分离蛋白(N-PPI)对猪肉肌原纤维蛋白(MP)凝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独MP凝胶相比,添加N-PPI-MP凝胶体系的凝胶强度和保水性无显著变化,储能模量G’降低,而添加AH-PPI则显著改善MP凝胶体系的凝胶强度和储能模量G’(p<0.05),当添加量为0.75%时,MP凝胶强度和储能模量G’最大;离心法测试表明,添加AHPPI提高MP凝胶保水性;低场核磁分析显示,添加AH-PPI的MP凝胶体系中T23自由水比例下降,不易流动水比例升高,从而提高MP凝胶的保水性。结果表明,AH-PPI能明显改善猪肉肌原纤维蛋白的凝胶性能,为改性花生分离蛋白在肉类产品加工中的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7.
研究谷朊粉对面条的色泽、蒸煮特性、质构特性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面条微观结构的变化,结合感官评价,以得出最优添加量。结果表明:添加谷朊粉会降低面条的亮度;面条的硬度和咀嚼性随谷朊粉的添加而增大,分别从8746.22 g、0.79上升到10803.26 g、0.92,当谷朊粉的添加量≥1%时,面条的回复性无显著变化(P0.05),相比于1%和4%的谷朊粉添加量,2%的添加量使面条的弹性、胶着性、黏聚性下降;SEM图显示适当添加谷朊粉可以改善面条的均一性,而4%的添加量使面条内部结构出现断裂;另外,谷朊粉的添加量为1%时,感官评价最优。  相似文献   
48.
目的 介绍苯乳酸的抑菌机制,以及与微酸性电解水、醋酸和乳酸链球菌素的协同抗菌作用,为苯乳酸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思路和依据。方法 概述苯乳酸的理化性质、制备方法,以及对不同微生物的抑菌活性和机制,总结苯乳酸在肉制品、果蔬、水产品等保鲜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对现有研究的局限性和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讨论。 结果 苯乳酸通过破坏微生物的细胞结构,干扰DNA合成和蛋白质合成,从而抑制其生长,与微酸性电解水、醋酸和乳酸链球菌素协同处理可显著增强抑菌效果。结论 苯乳酸对细菌和真菌具有广谱抑菌性,与其他抑菌剂有协同促进作用,在食品保鲜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9.
短波紫外发光二极管(ultraviolet-C light-emitting diode,UVC-LED)处理是一种新型的非热杀菌技术。本实验以果汁中常见的致腐菌脂环酸芽孢杆菌(Alicyclobacillus acidoterrestris)为目标菌,研究UVC-LED对脂环酸芽孢杆菌的杀灭作用,通过测定处理后细菌胞内核酸和蛋白质泄漏量、细胞膜通透性、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累积水平以及胞内蛋白质和DNA的损伤情况,进一步探究UVC-LED对脂环酸芽孢杆菌的杀菌机理。结果表明:增加UVC-LED的照射剂量可增强其对脂环酸芽孢杆菌的杀灭效果,当照射剂量增加至50 mJ/cm2时,生理盐水中存活的细菌数量降低4.6(lg(CFU/mL))。通过对存活曲线的模拟,发现UVC-LED对生理盐水中脂环酸芽孢杆菌的杀灭作用既符合log-linear模型,又符合Weibull模型。处于不同生长时期的细菌对UVC-LED的敏感度不同,其中处于对数期的细菌对UVC-LED更敏感。照射处理导致膜通透性的改变以及内容物的泄漏,说明细胞膜结构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是胞内ROS的累积水平没有显著提高(P>0.05),拉曼光谱分析表明胞内蛋白结构有所改变,经吖啶橙(acridine orange,AO)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照射处理后菌体DNA的结构变化明显。综上,UVC-LED可通过造成DNA损伤、蛋白结构变化和细胞膜透性改变从而杀灭脂环酸芽孢杆菌,根据破坏程度的不同,推测DNA损伤是细胞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0.
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拉曼光谱仪及低场核磁共振成像分析仪对冻结过程中面团面筋蛋白分子结构变化规律和水分迁移进行原位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45%加水量面筋蛋白二硫键构型最为稳定,二硫键gauche-gauchegauche(g-g-g)构型的相对含量在冻结后下降了4.33%,冻结过程中,相对稳定的g-g-g构型向不稳定的gauchegauche-trans(g-g-t)和trans-gauche-trans(t-g-t)构型转化;代表氨基酸侧链微环境的拉曼图谱中740 cm-1与1 004 cm-1处吸收峰的比值(I740/1 004)在面团加水量45%时达到最大值,并在冻结过程中持续下降;不同加水量面筋蛋白在冻结终点时,二级结构中α-螺旋相对含量并无明显差异,随着温度下降α-螺旋相对含量下降3.63%;水分分布及水分迁移的结果表明,面团冻结过程中,由冰晶生长引起的品质劣变随着加水量的增加更早出现。本研究从微观尺度和分子水平揭示了面团冻结过程中面筋蛋白结构和水分的变化规律,阐明了面团冻结过程中品质劣变的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