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0篇
  免费   43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36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13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727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自动化技术   20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61.
用转基因动植物和微生物生产的可食基因工程疫苗即为疫苗食品,它是当前食品生物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疫苗食品与传统的注射疫苗相比,具有成本低、安全性好、易推广等优点。文章着重介绍了疫苗食品的作用机理及其产生、发展过程,提出了疫苗食品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2.
山核桃的营养、生物学特性及开发利用现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对山核桃的分布、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以及营养学特性作了比较详细的阐述,同时对目前山核桃仁、壳及外果皮的开发利用现状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63.
纤维素分解菌BSX5的分离、鉴定及产酶条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透明圈法从袋装降解的笋干中分离到一株分解纤维素的细菌菌株. 该菌株呈长杆状、革兰氏染色为阳性、产芽孢,命名为BSX5.其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发现该菌株与Bacillus subtilis的同源性为99%,系统发育树分析与Bacillus subtilis遗传关系最近,确定该菌株为Bacillus subtilis. 采用以3,5-二硝基水杨酸(DNS)为显色剂、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为底物,测定不同培养条件下BSX5菌株的酶活力,结果最适产酶时间为8-12 h,最适产酶温度为50 ℃,最适产酶pH值为5.5~6.5.  相似文献   
64.
膜生物反应器(MBR)作为一项新型的水处理技术,具有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好、设备占地面积小、运行管理简单等特点,在水处理领域包括自来水供给保障和污水处理回用中得到了迅速发展。本文从技术发展和市场开发两方面对MBR的现状作了扼要评论,通过历史进展的回顾,着重分析了影响MBR发展的一些关键因素,展望了MBR在市政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回用中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究柠檬草精油(LG-EO)对副溶血性弧菌的抑菌活性和机理。方法:通过测定LG-EO对副溶血性弧菌的最低抑制浓度(MIC)、时间-杀灭分析、上清液中AKP活性、电导率和蛋白质泄漏量、细胞形态、膜电位、呼吸链脱氢酶活力及胞内DNA的含量和结构等,研究LG-EO对副溶血性弧菌的抑菌活性和机制。结果:LG-EO对副溶血性弧菌的MIC范围80~120 μg/mL,在80~280 μg/mL处理浓度范围,其杀灭效果随浓度和时间的增加而提高,240 μg/mL LG-EO处理10 min即可灭活全部副溶血弧菌。与高于MIC的LG-EO共培养,副溶血弧菌细胞壁、膜的完整性被破坏,导致上清液中AKP活性、蛋白质含量和电导率上升,细胞边界模糊和内容物流失。菌体细胞膜电位、呼吸链脱氢酶和ATP酶活性等显著降低。基因组DNA的核酸电泳和紫外吸收光谱提示,DNA在LG-EO作用下流失严重并与主要成分柠檬醛发生互作。结论:柠檬草精油对副溶血性弧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LG-EO通过破坏细胞壁、膜构造,干扰细胞能量代谢,造成DNA流失或变性等快速杀灭副溶血性弧菌。本研究为探明LG-EO的抑制致病性弧菌机理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水产品加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66.
从西藏干酪中分离筛选出1株能够产生抑菌活性物质的乳酸菌,该菌的发酵上清液在排除有机酸、过氧化氢的影响后仍有显著抑菌活性,然而,用胃蛋白酶、蛋白酶K和胰蛋白酶处理后抑菌活性丧失,说明该菌的代谢产物中起抑菌作用的物质具有蛋白质性质,初步确定是一种细菌素。结合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分析及16S rDNA鉴定结果,确定该菌为植物乳杆菌,命名为ZFM804。细菌素经大孔树脂(XAD-16)层析、强阳离子交换层析、RP-HPLC三步法初步纯化。经SDS-PAGE分析该细菌素分子质量约为15 ku。理化性质分析表明该细菌素具有良好的酸碱稳定性:在pH 3~11范围内都具有抑菌活性;良好的热稳定性:100 ℃处理30 min仍有明显抑菌活性,同时可被人体内蛋白酶降解。抑菌谱测定结果表明,ZFM804植物乳杆菌素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都有抑制作用,是一种广谱细菌素。  相似文献   
67.
豆浆前处理工艺对其粒径分布及感官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激光衍射粒度分析仪考察了离心、过滤、胶体磨处理、均质、热处理对豆浆稳定性及粒径分布的影响,并通过感官评价方法对豆浆品质进行了评定。结果表明,离心处理对粒径影响最明显,3000r/min,10min离心可使D[4,3]减小为0.487μm,沉淀率仅为0.44%;250目过滤则仅对粒径大于160μm的颗粒有效;均质作用比胶体磨处理效果更明显;豆浆经90℃,15~20min热处理最适;感官评价结果基本反映豆浆粒径分布状态的差异。  相似文献   
68.
蛋白组学及其在食品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基因组时代的主要研究任务之一即是蛋白组学研究,蛋白组学技术发展迅速,目前已有望成为用来解决生命科学领域中诸多问题包括食品品质与安全等食品科学问题的有力工具。蛋白组学为食品科学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在食品科学研究中已有广泛的应用。介绍了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核心技术,即蛋白质组分分离、蛋白质组分鉴定、利用蛋白质组信息学进行结构和功能预测,综述了蛋白组学技术在食品科学研究中的进展,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9.
食品薄层干燥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干燥技术的发展,使用数学模型来表达和描述干燥过程己成为干燥技术研究的重要内容。为了优化干燥过程、控制产品质量,通常需要建立干燥过程的数学模型,并借助模型对干燥过程进行分析。目前,用来描述干燥过程的数学模型已有上百种,其中薄层干燥模型是一类应用十分广泛的模型,被用来描述水果、蔬菜、水产品和其他一些农作物的干燥过程。本文阐述了食品薄层干燥的原理,介绍了薄层干燥模型的种类及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前景做了展望,旨在为食品薄层干燥技术的应用及过程优化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70.
微型DPSA-1仪-SPCE微分电位溶出法快速检测茶叶中的微量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构建一种较好的茶叶中痕量铅元素的快速检测新技术.以优化的微波消解法预处理样品,微型DPSA-1仪结合丝网印刷碳电极(SPCE),采用微分电位溶出法快速检测茶叶中的微量铅元素.优化的试验参数是:Hg2+浓度为3×10-4 mol/L,支持电解质为pH 2.0的0.08 mol/L氯化铵溶液,富集电位-1.0 V,终止电位-0.2 V,富集时间180 s.在此条件下铅含量在10~380μg/L(相当于茶叶中铅含量为0.5~19 mg/kg)范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68,检出限1.38μg/L(S/N=3).研究检测过程中多种干扰离子对痕量铅检测的干扰情况.将所得检测结果与国标法进行t检验,无显著差异.与常规的检测技术相比,微型DPSA-1仪结合SPCE微分电位溶出法检测茶叶中的微量铅元素,具有科学、经济、简便等优点,可实现样品的高比例筛检,还可用于其它类型食品中痕量铅的快速检测,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