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篇
  免费   32篇
综合类   26篇
化学工业   25篇
建筑科学   2篇
轻工业   330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p.)的生长繁殖是影响冷却牛肉货架期的重要因素。为确定假单胞菌为冷却牛肉的特定腐败菌并建立其货架期预测模型,将屠宰后的冷却牛肉4 ℃贮藏,测定了假单胞菌数量与菌落总数、挥发性氨基氮(TVBN)值、颜色明度值(L*)及感官评定分值等品质指标,并确定了冷却牛肉的假单胞菌腐败限控量。将冷却牛肉分别置于0 ℃、5 ℃、10 ℃、15 ℃、20 ℃和25 ℃条件下进行假单胞菌计数,建立Gompertz方程的初级生长模型和二级模型,并进行了模型的验证,建立了货架期预测模型。研究表明,Gompertz预测模型能有效预测4~25 ℃条件下假单胞菌在冷却牛肉中的生长情况,在0 ℃、5 ℃和10 ℃温度条件下,对牛肉货架期进行验证,与实际货架期相比偏差<1 d,表明货架期预测模型适用。  相似文献   
62.
将从鸡蛋中分离纯化的卵转铁蛋白与FeCl3结合,研究其在不同铁离子浓度、pH值、NaHCO3和温度条件下与铁离子的结合能力。通过色度仪、红外光谱仪、粒径分析仪、扫描电镜等仪器研究冷冻和喷雾干燥对螯合铁卵转铁蛋白理化性质的影响。在0.4 mmol/L FeCl3,120 mmol/L NaHCO3,pH 8.0,温度低于60℃时,卵转铁蛋白铁结合能力为91.5%,结合的铁含量为1.28μg/g。冷冻和喷雾干燥对螯合铁卵转铁蛋白的色度、粒径分布、完全溶解时间存在极显著的差异,而在水分活度和化学键结构方面无明显差异。建立缺铁大鼠模型,考察30 d内卵转铁蛋白对大鼠贫血的改善作用,结果表明:冷冻和喷雾干燥处理的螯合铁卵转铁蛋白对贫血大鼠体重和脏器指数升高有显著作用;对血常规中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细胞压积、红细胞平均体积均有正向促进作用(P<0.01),能够显著增加大鼠血液中血清铁含量,提高血清铁蛋白含量,降低血清总铁结合力(P<0.05),部分指标优于对照组硫酸亚铁。卵转铁蛋白可作为一种生物补铁剂显著改善大鼠的缺铁性贫血状况。  相似文献   
63.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SDE)和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两种方法提取4种不同品牌腊八豆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并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对挥发性活性成分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共鉴定出115种挥发性物质,包括醇类12种,醛类15种,酮类6种,醚类7种,酚类5种,酸类4种,酯类17种,烷烃类40种,含硫类4种和杂环类5种,其中SDE法和HS-SPME法分别鉴定出98种和73种。4种腊八豆样品中,JC样品、LMZ样品、TYGS样品、TDJ样品分别鉴定出73种、66种、77种和77种挥发性物质。其中主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包括1-辛烯-3-醇、芳樟醇、2-茨醇、α-松油醇、苯乙醛、(E,E)-2,4-庚二烯醛、橙花醛、甲基庚烯酮、烯丙基甲基二硫醚、乙基麦芽酚、丁香酚、棕榈酸乙酯、蒎烯、莰烯、桧烯和α-姜黄烯等。同时发现两种提取方法检测出的结果差异很大,4种腊八豆样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也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64.
本文以魔芋葡甘聚糖、玉米醇溶蛋白为成膜基质,添加不同含量(1%、2%、3%)的纳米TiO2,以流延方式制备纳米TiO2/魔芋葡甘聚糖/玉米醇溶蛋白复合膜,并对复合膜的微观结构、热性能、力学性能、疏水性、水蒸气透过率和抑菌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纳米TiO2与魔芋葡甘聚糖、玉米醇溶蛋白间发生相互作用,有良好的相容性;添加纳米TiO2使复合膜表面粗糙度增加,复合膜热稳定性和疏水性增强,力学性能降低;纳米TiO2添加量为1% wt时,复合膜的水蒸气透过率(5.7×10?13 g·cm/(cm2·s·Pa))和溶胀率(16.4%)最小,水接触角值(99.6 °)最大;复合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不明显。本研究为纳米TiO2/魔芋葡甘聚糖/玉米醇溶蛋白复合膜作为包装材料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5.
本文对比研究了五种果汁中维生素C与总酚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果汁中的酚类组成,并采用化学法和细胞法评价了果汁的抗氧化和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刺梨汁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为14.13 g/L.刺梨汁和沙棘汁的总酚含量最高,分别为13.06和12.53 g GAE/L,且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从5种果汁中共...  相似文献   
66.
本文以大口黑鲈为原料,为研究不同降温速率(液氮速冻(1.81 ℃)、冷冻液速冻(0.15 ℃)、平板速冻(0.14 ℃))对冷冻贮藏中(0、1、2、4、12、24周)鲈鱼肉蛋白质特性的影响,通过测定鱼肉中盐溶性蛋白、巯基、羰基、Ca2+-ATPase酶活含量、表面疏水性、内源性荧光光谱和蛋白质组成的变化,并采用双因素方差和相关性分析研究速冻方式和贮藏时间考察冻结后对鱼肉蛋白变性情况。结果表明:随冻藏时间的推移,盐溶性蛋白值呈下降趋势:平板组与液氮组,分别在冻藏末期最低与最高;巯基与Ca2+-ATPase酶活值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肌原纤维蛋白内源性荧光强度上升,产生蓝移现象,肌原纤维蛋白羰基与表面疏水性值显著性上升(P<0.05)。SDS-PAGE电泳结果表明,冻藏期间肌原纤维蛋白发生降解,而液氮组降温速率快,蛋白质降解程度越慢,平板组与其恰恰相反。液氮速冻形成冰晶体积与原料中水的分布相似,利于贮藏。相比较于液氮速冻,冷冻液速冻形成最大冰晶带时间长于液氮速冻,短于平板速冻,两者相差不大。双因素方差与指标间相关性分析表明,速冻方式对肌原纤维蛋白活性巯基、最大荧光强度影响显著(P<0.05),而冻藏时间是影响鲈鱼蛋白质的主因,冻藏时间越长,肌原纤维蛋白氨基酸侧链基团被氧化修饰,是造成蛋白质降解或聚集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7.
白酒自然陈酿具有周期长、占地面积大和投资成本高等问题,因此白酒人工催陈技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目前白酒人工催陈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催陈、化学催陈和生物催陈等,其中,物理催陈和生物催陈应用潜力较大,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幅度缩短储存时间,提高白酒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本文从白酒陈酿机理、储存条件出发,综述中国白酒人工催陈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对不同的催陈技术及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旨在为今后白酒人工催陈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8.
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条件,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研究兼香型年份酒中香味物质成分含量及差异。结果表明,最佳HS-SPME萃取条件为酒样酒精度14%vol,萃取温度40 ℃,萃取时间30 min,解吸时间5 min。GC-MS法共鉴定出67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包括50种酯类,3种醇类,5种酸类,1种芳香族化合物,1种含硫化合物,2种呋喃类,3种酮类和2种醛类。酯类、醇类、酸类和呋喃类总含量随贮藏年份增长呈现上升趋势,醛类和酮类总含量变化规律不明显。经香气活度值(OAV)分析,确定出22种(OAV>1)成分对白酒香味有贡献,其中有9种(OAV>10)为重要香气成分,酯类为白酒香气的主要贡献物质。  相似文献   
69.
采用不同浓度的2,2′-盐酸脒基丙烷[2,2′-azobis(2-amidinopropane),AAPH]有氧热分解产生的过氧自由基氧化花生球蛋白,研究AAPH 氧化对花生球蛋白分子结构及聚集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AAPH 浓度的增加,花生球蛋白表示浊度的吸光度由0.20±0.01 增加至0.44±0.01,平均粒径从(153.94±3.31)nm 增加到(196.80±3.06)nm,而游离巯基含量从(14.62±0.08)μmol/g 下降到(7.77±0.25)μmol/g,Zeta 电位绝对值从(24.17±0.06)mV 下降到(15.93±0.05)mV。对荧光最大发射波长的研究表明,在AAPH 浓度为0~1 mmol/L 时,内源荧光最大荧光峰位红移,在AAPH 浓度为5~15 mmol/L 时,内源荧光最大荧光峰位蓝移。过氧自由基氧化导致花生球蛋白α-螺旋结构含量下降,β-折叠和无规则卷曲含量上升,呈现出α-螺旋向β-折叠和无规则卷曲转化的趋势。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花生球蛋白经过氧自由基氧化后,蛋白由聚集紧实逐渐变得发散,浓度从10 mmol/L 升高到15 mmol/L 时,花生球蛋白表面形态变疏松,孔隙显著增大。因此,AAPH 适度氧化可以通过改变花生球蛋白的结构影响其聚集行为,特别是浓度为5~10 mmol/L 时有利于花生球蛋白的聚集。  相似文献   
70.
食品重金属污染事件常见报道,重金属在人体内积累后,可通过干扰人体蛋白质和酶的运输而产生生理毒性。因此,重金属的检测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生物传感检测技术因其方法构建灵活、特异性强、检测效率高和易于便携化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药物分析、环境检测和食品安全领域。尤其在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的检测中,生物传感方法可提供灵活多变的检测策略,且易于实现现场快速检测。本文总结了食品重金属污染的传统检测方法和新型检测方法,重点介绍了荧光、表面增强拉曼、电化学、场效应晶体管等生物传感器的优缺点,为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物的检测和控制提供参考,同时也有助于促进检测新技术的发展,为规范食品安全和提高食品质量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