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5篇
金属工艺   26篇
机械仪表   6篇
武器工业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27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41.
介绍了药筒工艺数字化设计系统的特点、设计流程和各功能模块的主要功能。该系统在药筒成形工艺和模具设计过程中融合了基于规则的推理与基于实例的推理,可智能完成工艺参数计算,半制品与模具参数化建模,同时为设计者提供有效的精密成形工艺设计知识和经验帮助,大幅提高了该类零件成形工艺和模具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42.
深锥形壳体温挤压成形工艺与模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某铝合金深锥形壳体的温挤压成形过程,用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进行了模拟,分析了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提出了消除产品壁厚差较大、孔口高低不平现象的措施。  相似文献   
43.
对Al6061/20SiCw板材在单向拉伸和等双向拉伸应力状态下的孔洞行为进行研究.利用长轴与短轴比分别为1-1和2-1的胀形模具,在恒定应力2 MPa,温度873 K的条件下,研究Al6061/20SiCw板材的成形极限.基于MARCHINIAK-KUCAYNSKI(M-K)模型和塑性损伤模型,提出一种用于预测Al6061/20SiCw板材在双向拉伸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应变的分析模型.结果表明:在相似的等效应变速率下,等双向拉伸应力产生的孔洞数量稍多于单向拉伸应力产生的孔洞数量;对于无初始几何缺陷的Al6061/20SiCw板材,分析模型能较为准确地预测复合材料在双向拉伸条件下的极限应变.  相似文献   
44.
采用SEM,EDS和XRD研究了几种Mg-Al-Zn合金的成分、相组成与凝固路径的关系.结果表明,Mg-Al-Zn合金的相组成与Zn/Al质量比有关;随着Zn/Al比值的增加,第二相γ Mg_(17)Al_(12)的数量减少,逐渐被φ-Mg_(21)(Zn,Al)_(17)取代,直至完全消失.通过搜集合金中町能存在的各相的热力学模型,运用Pandat热力学计算软件平台,计算并比较了平衡和非平衡(Scheil模型及金属型铸造)条件下合金的成分、相组成与凝固路径的关系.结果表明,金属型铸造的凝固过程偏离平衡凝固过程,Scheil模饿很好地解释了大多数合金铸造组织的相组成;但是由于Scheil模型不考虑有同相作为反应物参与的包晶反应,对ZA65合金凝固路径和相组成的预测结果与实际铸造组织的柑组成不符.  相似文献   
45.
收口工艺成形复杂,通常要对工艺设计进行CAE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设计进行修改。采用基于知识与CAX(计算机辅助技术)智能集成技术,能较大的提高数值模拟的智能化水平,减少数值模拟软件对用户的要求。通过智能向导,模拟案例模板等技术将模拟参数选择、有限元模型确立等过程智能化,指导和帮助设计人员准确迅速地将收口工艺的设计从CAD开发环境转换到CAE分析环境中,并对有限元分析结果智能分析,利用节点回溯算法将CAE结果反映到CAD模型上,从而指导收口工艺的再设计过程。文章以自主开发的收口工艺设计优化系统为背景,通过实际案例,对基于知识与CAX智能集成的优化技术进行了阐述,实现了CAD/CAE的无缝集成,提高了收口工艺设计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46.
英国表面工程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津  梁锡昌  喻奇 《材料导报》2000,14(3):32-33,40
简述了表面工程技术的重要性,介绍子英国表面工程的研究现状及其在工业生产中所处的地位,分析了表面工程的研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7.
综述了国内外反向模拟技术,介绍了收口工艺特点,建立了收口反向模拟技术的理论和系统流程,并针对收口工艺提出了反向模拟边界条件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48.
通过理论分析和相关试验,对过共晶Al-25Si合金固溶处理阶段的主要工艺因素(如温度、时间)进行了优化,并研究和探讨了其对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固溶处理工艺为510℃×6h时可以获得最佳的固溶处理效果,此时,初、共晶硅及Mg2Si等均获得了最大的固溶度,形态分布得到改善.同时,合金硬度随固溶时间的延长呈现先降后升趋势,在6h时达到最低值99 HBW,相比固溶前降幅超过15%,获得饱和度最大的过饱和α-Al固溶体,成为时效强化作用最大化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49.
5083铝合金壳体超塑胀形加载曲线优化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善超塑成形零件的壁厚均匀性问题,优化了有限元软件MARC的加载算法.在每一步长中选取20个应变速率最大的单元,求平均值,并与最佳应变速率对比,获得优化加载曲线.基于有限元分析,选择5083铝合金壳体进行了超塑成形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优化的加载算法使应变速率始终保持在最佳应变速率附近,提高了零件变形严重区域的厚度;避免了在加载过程中由于壁厚不均匀使得裂纹产生,验证了模拟结果的准确性.与MARC默认的加载算法相比,采用优化加载算法能改善零件的壁厚均匀性.  相似文献   
50.
摆动辗压在兵器行业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摆动辗压的工作原理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国内摆动辗压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工艺实践;重点叙述了摆动辗压在兵器零件生产中的应用,其中,轴向齿圈、自锻破片药形罩、药筒底板件的摆辗成形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及优势;最后讨论了摆动辗压更复杂零件、摆动辗压粉末冶金件以及提高摆动辗压件精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