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6篇
  免费   197篇
  国内免费   47篇
电工技术   59篇
综合类   689篇
化学工业   127篇
金属工艺   110篇
机械仪表   117篇
建筑科学   215篇
矿业工程   25篇
能源动力   10篇
轻工业   950篇
水利工程   14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武器工业   5篇
无线电   111篇
一般工业技术   70篇
冶金工业   12篇
原子能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178篇
  2024年   71篇
  2023年   120篇
  2022年   152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184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226篇
  2016年   209篇
  2015年   196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179篇
  2012年   197篇
  2011年   224篇
  2010年   189篇
  2009年   261篇
  2008年   21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用正交试验法研究大豆分离蛋白(SPI)和浓缩蛋白(SPC)乳状液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探讨了不同蛋白质量浓度、油体积分数、剪切时间、均质强度等条件对体系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蛋白质量浓度为5 g/100 mL、油体积分数为25%、剪切时间为30 s、均质强度为200 Pa时SPI乳状液稳定性系数最高为91.66%;在蛋白质量浓度为4 g/100 mL、油体积分数为15%,剪切时间为120 s、均质强度为500 Pa时SPC乳状液稳定性系数最高为60.17%。分析两种乳液体系的稳定性及储藏期间的絮凝情况,结果发现任意蛋白质量浓度SPI乳液4℃储藏16 d均无乳析分层、絮凝现象,蛋白质量浓度低于3 g/100 mL时SPC乳液开始发生不同程度的分层、絮凝现象,且蛋白质量浓度越低乳液絮凝越严重;相同蛋白质量浓度时,SPI乳液粒径均小于SPC,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下SPI乳液粒径为281.2 nm,zeta电位为-33.9 mV,SPC乳液粒径为600.2 nm,zeta电位为-26.2 mV,较小的粒径和较大的电位绝对值是SPI乳状液稳定性高于SPC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2.
蒜氨酸酶与凝集素的分离纯化及质谱鉴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蒜中的蒜氨酸酶和凝集素分离纯化并进行质谱分析。首次采用DEAE-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层析法对大蒜中蒜氨酸酶和凝集素进行了分离纯化,并采用SDS-PAGE电泳、MALDI-TOF/MS质谱法对目标蛋白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以Tris-HCl作为浸提液,经DEAESepharose Fast Flow柱纯化的蒜氨酸酶和凝集素可达到电泳纯,质谱结果表明,所分离目标物质为蒜氨酸酶和大蒜凝集素,其分子质量分别为54.147 ku和12.152 ku。  相似文献   
23.
分析测定4种常见禽蛋蛋黄油相对密度、折光指数和皂化值等主要理化指标,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蛋黄油脂肪酸组成,采用猪胰脂酶选择性水解方法分析蛋黄油sn-2位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4种蛋黄油脂肪酸主要为油酸、棕榈酸和亚油酸;油酸含量最高的为鹅蛋蛋黄油,相对含量为56.56%;棕榈酸和亚油酸含量最高的为鸡蛋蛋黄油,相对含量分别为23.52%和18.53%;sn-2位上脂肪酸主要为油酸和亚油酸,在sn-2位上,油酸含量最高的为鹅蛋蛋黄油,相对含量为70.92%,亚油酸含量最高的为鸡蛋蛋黄油,相对含量为33.82%;用Rancimat法分析蛋黄油氧化稳定性,结果显示鹅蛋蛋黄油氧化稳定性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24.
为了改善青麦仁面包的感官品质和质构性质,以面包粉为主要原料,添加不同比例(5%~30%)的青麦仁粉,利用直接发酵法制作青麦仁面包,通过试验研究不同比例的青麦仁粉对面包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青麦仁粉添加量的不断增加,面包的感官评价值、比容、内聚性、弹性不断下降,但青麦仁面包的硬度、黏性、咀嚼性、水分不断升高。最终确定青麦仁粉的最适添加量为10%~15%,制作出的青麦仁面包既具有青麦仁较高的营养价值,也具有面包较好的感官品质。  相似文献   
25.
以香芹为原材料,测定了水煮和炒制两种烹饪方式处理下芹菜茎、叶中总酚、黄酮和VC的含量及DPPH自由基抑制率,并对其变化情况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芹菜叶中的各种营养物质及抗氧化能力均远高于茎。经烹饪处理后,芹菜茎、叶的营养品质发生了很大变化,水煮和炒制都能显著降低芹菜茎、叶的VC含量,温度对茎的影响较明显,温度越高VC降低的越多,但叶并没有此规律。水煮处理的芹菜茎、叶以及炒制处理的芹菜叶中黄酮的含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炒制芹菜茎的黄酮却是先下降后升高。随着烹饪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芹菜茎、叶的总酚含量有明显的下降。芹菜茎、叶的DPPH抑制率的变化趋势与VC和总酚含量的变化相一致,但与黄酮含量的变化不同。  相似文献   
26.
用GIS技术分析害虫发生的适宜生境及影响因子等在农业昆虫领域已有研究应用,有关储粮昆虫的GIS技术研究与应用缺乏。以位于东经111°12'14'至115°09'33',北纬33°44'09'至36°07'30'范围内的河南省123个地点的储粮昆虫现场调查为例,利用开源GIS系统研究了该区域储粮昆虫分布及相关数据的可视化方法,通过特征数据选择、结构化数据分析建立了储粮昆虫区域分布特性的结构化数据表,在GIS中加载地图数据,进行储粮昆虫分布图形化表达,编制了相应的软件程序。以玉米象为例,结合GIS分析其区域分布特性,示例实现储粮昆虫分布的直观的可视化表达,可有助于更有效地进行储粮昆虫学的科学研究和害虫防治的信息化管理。  相似文献   
27.
小麦在收获季节若遇到连续的阴雨天气或储藏不当就会发生萌动或者发芽,不仅导致外观发生改变,其内在品质也产生了巨大变化。综述了萌动小麦和发芽小麦的质量指标(容重、千粒重)、营养品质指标(淀粉、脂类、蛋白质、灰分)、食用品质(馒头、面条、面包)以及种用品质的变化规律,并探讨了利用萌动小麦和发芽小麦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8.
筒仓仓壁摩擦对仓壁侧压力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离散单元法模拟分析仓壁摩擦因数不同的筒仓在贮料和卸料工况下的仓壁侧压力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卸料引发的仓壁峰值压力分布为筒仓结构设计的控制压力。随着仓壁摩擦因数的增大,超压因数呈增大的趋势,而筒仓侧壁的静止压力和卸料压力峰值均有减小的趋势,且摩擦因数对仓壁侧压力的影响程度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29.
为了探讨粳稻的蒸煮食味品质在储藏过程中的变化,以我国3个主要粳稻主产区的稻谷样品为研究对象,模拟高温高湿生态区的储藏环境条件,对不同储藏时间的3种粳米蒸煮、食味品质及质构特性进行测定并做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3种粳稻样品的蒸煮品质、质构特性和食味品质变化基本相同。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米饭的吸水率、膨胀体积和质构特性中黏聚性、胶着性和咀嚼性逐渐上升,硬度先升高后降低,分别达到1 523,1 687,1 687后降低,而米汤pH值(最大值:7.23,6.88,6.88)、碘蓝值(最大值:0.321,0.311,0.281)、固形物(最大值:48.29,45.71,42.86)和米饭质构特性中弹性(最大值:0.72,0.7,0.72)和黏着性(最大值:0.46,0.283,0.216)随储藏时间的延长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而回复性没有呈现出规律性变化。3种粳稻样品感官综合评分整体随储藏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最大值均为97)。储藏12周后,感官评分值均降至70分以下,继续储藏4~6周后,感官评分值降至60分以下。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米汤固形物、米汤pH值、米汤碘蓝值、吸水率、膨胀体积及米饭硬度、弹性、黏着性、黏聚性、胶着性和米饭感官评分可作为稻谷陈化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30.
在中国7个储粮生态区中,高温高湿储粮生态区更适宜于储粮昆虫发生和危害,了解其中的储粮昆虫种类与发生是害虫防治的基础,目前缺乏关于中国高温高湿储粮生态区储粮昆虫区系的研究报道。于2016年至2017年的春季、夏季、秋季等不同时间对云南、广西、广东、海南、福建等省(区)中属于高温高湿储粮生态区的22个地市(州)的粮库、面粉厂、大米厂、饲料厂、农户和粮油市场等135个单位进行了储粮昆虫区系调查。调查获得昆虫纲和蛛形纲的节肢动物104种,其中拟蝎1目1科2种,昆虫纲10目41科102种,鞘翅目昆虫23科71种,鳞翅目昆虫7科16种。该区发生最为普遍的昆虫种类有谷蠹、米象、玉米象、锈赤扁谷盗、长角扁谷盗、土耳其扁谷盗、赤拟谷盗、暹罗谷盗、大谷盗、小露尾甲、黑菌虫、小菌虫、长头谷盗、亚扁粉盗、毛衣鱼、麦蛾、米蛾、米象小蜂等。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的超市和云南省德宏州的农贸市场中采集到了菜豆象、巴西豆象和四纹豆象,在广东省几处储粮场所采集到了双钩异翅长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