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15篇
化学工业   8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14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8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为满足汽车部件轻量化与安全性需求,以某款前端框架为研究对象,综合采取新材料替换与结构优化途径对其进行优化设计。提出一种长玻纤增强聚丙烯材质的全塑前端框架,利用有限元分析技术(CAE)评估前端框架模型刚度、强度和模态力学性能,基于企业判定标准找出整体结构的刚度薄弱处,从锁扣区加强筋形状及壁厚尺寸优化维度提升前端框架整体刚度指标。结果表明,锁扣区X向、Z向刚度分别提高20.4%、42.1%,优化修整后的模型可通过注塑工艺制造出实体产品。本文提供的CAE性能评估及优化方法可有效提升产品开发效率。  相似文献   
62.
基于刚性有机粒子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高强高模的特性,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碳酸酯(PC)/SAN/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BS)的共混物,研究了MBS对共混物相形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BS趋向于分布在PC与SAN的相界面处,增强了SAN粒子与PC基体之间的互相作用,使得SAN作为刚性有机粒子能更好地发挥增强增韧的效应。添加质量分数8%的MBS能使PC/SAN(75/25)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弹性模量、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分别提升4%,11%,62%和216%。而当MBS过量时(>16%),界面处的MBS胶束趋向于饱和,过量的MBS粒子出现在SAN相内部,使得PC/SAN(75/25)/MBS16中的SAN相尺寸有所增大,而具有较大SAN粒子尺寸的共混物表现出相对较低的断裂伸长率。  相似文献   
63.
为了高效排除钢筋附近与保护层内的氯离子,预埋碳纤维网作为内置电极对氯盐环境下的混凝土试件进行多级电迁的试验,研究其除氯效果. 利用碘离子迁移特征试验对离子迁移过程作直观效果反映,评价多级电迁对离子的迁移功能. 通过设置不同层数内置电极,定量研究电迁后试件内残余氯离子质量分数与空间分布. 结合既有结构氯离子质量分数调研数据,讨论基于多级电迁的混凝土结构长寿命防护策略. 结果表明:多级电迁对氯离子控制效果更显著,三级电迁作用下保护层除氯效果分别是两级电迁和单级电迁的1.20倍与2.26倍.  相似文献   
64.
采用废弃玻璃替代天然河砂细骨料,研究了其对粉煤灰-矿渣基地聚合物砂浆力学性能和耐酸性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场发射扫描电镜-元素能谱(FESEM-EDS),探究了地聚合物砂浆在养护1~56 d时的结晶相组成和反应进程,重点分析了骨料界面过渡区(ITZ)的发展及受硫酸侵蚀后的破坏情况.结果表明:玻璃和河砂细骨料在养护早期均延缓了地聚合反应速率,全砂组砂浆试块养护28 d时在凝胶体系内的反应逐渐停止;而全玻璃组砂浆试块中的玻璃边缘在碱性环境下溶解出硅相,增大了体系内的n(SiO2)/n(Al2O3),提高了基体的后期密实度.地聚合物砂浆在硫酸溶液中的侵蚀机理主要为硅铝酸盐骨架脱铝破坏、碱金属浸出,以及石膏晶体生长所引起的微裂缝和骨料剥落;在经受硫酸浸泡后,玻璃与ITZ处的凝胶基体间仍具有较好的黏结效果,因而具有更低的抗压强度损失及质量损失.  相似文献   
65.
为利用破碎废弃混凝土过程中产生的粒径小于0.16mm的再生微粉,在分析其物理化学成分的基础上,将其替代部分水泥用于固化高含水率淤泥。研究结果表明,淤泥固化土7d无侧限抗压强度均略有下降,但当再生微粉掺量为10%时,28d龄期的固化土强度与纯水泥土的抗压强度相同;适量的Ca(OH)2能够提升再生微粉的活性。  相似文献   
66.
针对石油化工废水中存在的有毒难降解有机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对比众多处理方法,微生物法由于其环境友好的工艺和成本效益而越来越受到重视。介绍了微生物法处理石化含油废水的现状及研究进展并阐述了常规生物法处理难降解有毒含油废水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提出了增强微生物法高效稳定处理含油废水的一些途径。同时,分析评价了不同微生物处理法及其组合工艺的处理性能和内在机理,并对其发展前景做出展望,以期为高效处理难降解含油废水理论基础和工业应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7.
针对修复模具表面失效的问题,采用数值模拟技术对激光熔覆Ni/SiC过程进行参数优化。建立了以不同激光电流、扫描速度及离焦量作为优化工艺参数的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激光熔覆仿真分析,通过改变工艺参数的大小对温度场和应力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和残余应力都随激光电流的增大而升高,且它们都随着扫描速度和离焦量的增大而减小。其中,激光电流、离焦量对温度场的影响比扫描速度明显;离焦量对应力场的影响比激光电流和扫描速度明显。经应力场实验验证,最终实验结果与应力场模拟结果的横向残余应力最高处相差76 MPa,纵向残余应力最高处相差86 MPa。实验结果与应力场模拟结果仅存在细微误差,且误差在合理范围内,证明了模拟结果的正确性。对激光熔覆工艺参数进行优化,优化后的工艺参数为:激光电流120 A,扫描速度为60 mm/min,离焦量为50 mm。  相似文献   
68.
徐声亮  杨晓艳  陆新宇 《市政技术》2022,(10):83-87+197
以浙江省宁波环城南路西延工程城市快速路高架桥为研究背景,采用理论和试验方法探究了砂筒填砂种类和含水率对砂土抗剪强度指标的影响,以及砂筒加载过程中环向应力和竖向位移的变化规律,结合土力学和薄壁容器理论计算了砂筒理论承载力。试验结果表明:含水率15%的粗砂和含水率10%的细砂的抗剪强度指标变化相对稳定;筒壁竖向应力自上而下逐渐增大,当加载到标准荷载时,砂筒底部环向应力最大。  相似文献   
69.
宋贤发  李继强  贾志欣  项铮宇  吴超  周宁  张鑫 《铸造》2023,(11):1482-1485
介绍了注塑机射台前板的铸件结构及技术要求,阐述了该铸件的铸造工艺设计及熔炼工艺控制要点。通过设计复合砂芯结构、采用底注开放式浇注系统和严格控制熔炼过程,获得了高质量铸件,实现了浇注过程中铁液快速平稳充型。生产结果显示铸件工艺出品率为83%、成品率达100%,无损检测未发现内部缺陷,金相组织和力学性能均符合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70.
为了同时满足中央空调温湿度控制工艺要求和企业节能降耗要求,解决中央空调达标时间预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在划分空调工作方式基础上的组合预测模型. 在加温加湿工作方式下,采用随机森林算法构建分类预测模型,用深度特征提取后的高级特征作为模型输入,解决了小样本分类预测的过拟合问题. 为进一步降低算法时间复杂度,利用改进粒子群方法对模型参数寻优. 在降温除湿工作方式下,使用K近邻算法动态划分类别区间,并利用密度峰值改进SMOTE算法解决类别不平衡问题,采用极限梯度提升算法构建分类模型. 考虑到空调延迟开启或提前开启对企业效益造成的损失不同,采用多角度综合评价方法对模型进行评估. 通过与支持向量机(现用模型)等多种预测模型的对比实验,验证了组合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实验表明组合模型平均绝对误差为3.2 min,与现用模型相比,组合模型折标能耗降低了14.7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