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4篇
轻工业   5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31.
烤卤蛋是在卤蛋成品的基础上,对卤蛋进行烘烤,使得卤蛋的气味、口感、色泽、质地更佳,货架期更长。选用正交试验研究了糖、盐、酱油、辣椒4种调味料对卤蛋感官品质的影响;随后采用正交试验对卤蛋的烘烤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添加2.5%糖,2.5%盐,2.5%酱油,3%辣椒,烘烤温度为80℃,烘烤时间为40 min,得到的烤卤蛋感官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32.
《肉类研究》2016,(11):11-15
分别使用葵花籽油、花生油、大豆油、玉米油4种植物油炸制鱼丸,通过测定炸鱼丸的质构、蒸煮损失率、脂肪氧化值(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on substances,TBARs)、亚硝酸盐残留量、N-亚硝胺含量,考察油的种类对炸鱼丸品质和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油的种类对各项检测指标都有显著影响。以氧化稳定性最高的花生油炸制的鱼丸,组织状态最好,蒸煮损失小,以氧化稳定性最低的葵花籽油炸制的鱼丸组织状态最差,蒸煮损失大。鱼丸油炸后脂肪发生氧化,样品TBARs值的顺序为花生油(1.0 mg/kg)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4.8 mg/kg)组;亚硝酸盐残留量的顺序为花生油(57 mg/kg)葵花籽油玉米油大豆油(36 mg/kg)组;N-亚硝胺含量顺序为葵花籽油(12.52μg/kg)花生油大豆油玉米油(19.91μg/kg)。检测的9种N-亚硝胺中,N-亚硝吡咯烷的含量最高(8.68~11.22μg/kg),其次是N-二丙基亚硝胺(1.63~1.90μg/kg)和N-二丁基亚硝胺(1.19~1.48μg/kg)。实际生产中应采取选择合适的食用油,并采取相应措施,降低炸鱼丸的脂肪氧化和N-亚硝胺含量。  相似文献   
33.
为探究新型生物保鲜技术,使玫瑰香葡萄在贮藏过程中保持良好品质并有效延长其货架期,以玫瑰香葡萄为试材,采用不同浓度(1×106cfu/mL~1×109cfu/mL)的酵母发酵液处理葡萄,在4℃条件下贮藏32 d,定期对葡萄的失重率、腐烂率和果粒病情指数、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度、抗坏血酸含量和细胞膜相对透性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在整个贮藏过程中,随贮藏时间的延长,酵母处理能抑制葡萄果实失重率上升,可有效减缓葡萄的腐烂率和果粒病情指数的升高,减缓果实硬度和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维持可滴定酸度和抗坏血酸含量。在一定范围,酵母发酵液处理可有效保护葡萄细胞膜系统。综合分析,1×109cfu/mL酵母发酵液处理玫瑰香葡萄效果最好,可使其在低温贮藏期间维持较好的品质。  相似文献   
34.
以河北鸭梨为试材,通过测定鸭梨果实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果心褐变指数等生理指标变化及不同部位脂氧合酶(lipoxygenase,LOX)基因表达特性和LOX活性变化,研究了两种降温条件下不同采收成熟度鸭梨LOX基因表达及其与鸭梨果心褐变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贮藏期果心LOX活性及果心褐变指数顺序均为晚采果>早采果>中采果,急速降温果>缓慢降温果;贮藏期间,鸭梨果心LOX基因表达量呈现先缓慢上升后下降,贮藏末期又上升的变化趋势;急速降温鸭梨LOX基因表达量大于缓慢降温果,中采果LOX基因表达量小于早采及晚采果。中采结合缓慢降温抑制了鸭梨果肉及果心部位LOX基因表达,进而减少了果心褐变的发生;LOX基因的表达与LOX活性及鸭梨褐变指数变化趋势一致,说明该基因与鸭梨褐变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5.
《肉类研究》2017,(10):18-24
以冷冻牛骨肉末(骨、肉质量比为3∶7)为原料,经高压浸提、酶解后进行美拉德反应制备牛肉调味基料。在美拉德反应阶段添加天然香辛料,以电子鼻测得的硫化物响应值为判定标准,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出最佳风味调味基料的制备工艺。将自制的牛肉调味基料按不同比例添加到牛肉饼中,通过感官评价并测定牛肉饼的红度值(a~*)、pH值、硬度及回复性,研究其在牛肉制品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通过2次正交试验,确定出美拉德反应体系中添加香辛料的最优水平组合为香葱粉0.15%、姜粉0.05%、料酒0.15%、桂皮粉0.03%、丁香粉0.005%、香叶粉0.02%、草果粉0.0025%,按此配方制备的牛肉调味基料风味最佳,说明天然香辛料的添加能够对牛肉调味基料起到进一步的赋香作用。此外,牛肉调味基料的添加量对牛肉饼品质有显著影响,尤其是使牛肉饼的a~*显著增加;随着牛肉调味基料添加量的增加,牛肉饼的硬度呈下降趋势,而回复性呈上升趋势;利用模糊数学法对牛肉饼的感官品质进行评价的结果表明,牛肉调味基料的添加量为3%时,产品较受欢迎。  相似文献   
36.
为了解油脂对N-亚硝胺形成的影响,采用体外模拟亚硝化反应体系,研究油脂种类(花生油、亚麻籽油和葵花籽油)和比例(0%、10%、20%、30%、40%)对N-二甲基亚硝胺(N-nitrosodimethylamine,NDMA)、N-二乙基亚硝胺(N-nitrosodiethylamine,NDEA)生成量的影响;同时,在油脂参与条件下(20%花生油),以不含油脂的水相体系为对照,考察亚硝化反应条件(底物浓度比、pH值、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NDMA、NDEA、N-亚硝基吡咯烷(N-nitrosopyrrolidine,NPYR)生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油脂对NDMA和NDEA的形成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相比于葵花籽油,花生油和亚麻籽油的添加更易促进N-亚硝胺的形成,且随添加比例升高有增加的趋势。亚硝酸盐浓度对NDMA和NDEA形成的影响大于对NPYR形成的影响;在pH值为5.4~7.0范围内随着pH值的升高,NDMA和NDEA生成量有下降趋势,pH值对NPYR形成影响较小;当反应温度高于80?℃时,N-亚硝胺生成量随着温度上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NDMA和NDEA的生成量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呈现出先增加后略下降的趋势,NPYR的生成量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变化不大;含有油脂的乳化体系中NDMA、NDEA和NPYR的生成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水相体系,且在相同反应条件下,3?种N-亚硝胺的生成量依次为NDMA>NDEA>NPYR。结果表明,较高的温度、较低的pH值、较高的亚硝酸盐浓度以及一定量的油脂存在条件下,可以明显促进NDMA和NDEA的形成,而对NPYR形成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反应温度,因此在肉制品实际生产中可以通过控制这些因素从而降低N-亚硝胺的生成。  相似文献   
37.
《肉类研究》2016,(7):11-15
采用等电点沉淀法回收鲶鱼漂洗液中的肌浆蛋白,并将其按照不同比例(2%、4%、6%、8%和10%)添加到鲶鱼火腿中,并以未添加改良剂(对照组)、添加玉米淀粉(AG组)和添加谷氨酰胺转氨酶(TG组)的火腿作为对照,研究鲶鱼漂洗液回收蛋白质对鲶鱼火腿凝胶特性、质构特征、色泽和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鲶鱼火腿的凝胶强度、咀嚼性、胶着度和硬度均随着回收蛋白质添加量(2%~10%)的增加而先逐渐升高后降低。回收蛋白质的添加轻微降低了鲶鱼火腿的亮度,但能显著增加火腿的蛋白质含量。当回收蛋白质的添加量为6%时,鲶鱼火腿的凝胶强度达到最大值(1 484.00±3.75)g,显著高于对照组、AG组和TG组。此时火腿的嫩度、咀嚼性、胶着度和硬度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26%、74%、74%和74%,蛋白质含量较对照组增加了23.08%。  相似文献   
38.
主要坚果类过敏原致敏机理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坚果过敏蛋白为抗原,构建小鼠动物致敏免疫模型,探讨坚果过敏原的致敏机理,为坚果类食物安全评价和安全开发提供有效的实验依据。选取六种坚果为原料,以昆明小鼠为受试小鼠,坚果蛋白液以0.01 mg/g进行灌胃致敏,第33 d和34 d以0.02 mg/g激发致敏,通过测定小鼠血清IgE、IgG、腹腔肥大细胞及类胰蛋白酶和血象指标,研究其病理特征。结果表明,致敏激发后小鼠IgE与IgG最高水平为0.91和0.93,组胺释放率阳性组为58%,中剂量组为40%,高剂量组为55%;小鼠腹腔肥大细胞体外激发后脱颗粒高剂量组最多以及类胰蛋白酶活性也最高;中和高剂量组、阳性组白细胞数较高(9.7±6.1、9.6±2.4、9.2±2)×109/L,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血小板数依次降低。说明致敏后小鼠凝血功能显著减弱,免疫系统受到侵袭,体内诱发产生IgE抗体,并启动过敏介质的释放机制,导致过敏反应Ⅰ型变态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9.
以宰杀12 h内的新鲜鸡肉为供试样品,采用5% O2+40% CO2+55% N2(处理组1)、10% O2+40% CO2+50% N2(处理组2)、40% CO2+60% N2(处理组3)3 种不同组分气体进行气调包装,以托盘包装为对照组,通过测定鸡肉贮藏过程中包装内的O2含量、CO2含量、样品的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含量、红度值(a*)、菌落总数、pH值、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TBARs)值等指标的变化,分析3 种不同气体组分气调包装对0~4 ℃条件下贮藏14 d鸡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组1、3可显著延缓冷鲜鸡肉贮藏过程中pH值、TVB-N含量、菌落总数的增加(P<0.05);处理组1、2均可显著延缓冷鲜鸡肉贮藏过程中TBARs值的增加(P<0.05),且处理组1效果更好;处理组1、2均可显著抑制冷鲜鸡肉贮藏过程中a*的下降;总体来讲,保鲜效果最好的为处理组1(5% O2+40% CO2+55% N2)。  相似文献   
40.
以新疆木纳格葡萄为原料,在CK对照组和3个不同剂量(0.4、1.2和2 kJ/m2)UV-C照射,贮藏于-1 ℃环境中,研究四种处理对木纳格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呼吸强度、腐烂率落粒率、好果率等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1.2 kJ/m2 UV-C间隔性(15 d)照射的木纳格葡萄,贮藏期结束保持7.7%的低腐烂率,落粒率为12.51%,好果率为86.6%,同时保持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分别为16.54%和0.37%,更好地保持了果实的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