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3篇 |
免费 | 98篇 |
国内免费 | 15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5篇 |
综合类 | 9篇 |
化学工业 | 5篇 |
金属工艺 | 80篇 |
机械仪表 | 224篇 |
建筑科学 | 3篇 |
矿业工程 | 7篇 |
能源动力 | 3篇 |
水利工程 | 1篇 |
武器工业 | 1篇 |
无线电 | 9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64篇 |
自动化技术 | 2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25篇 |
2022年 | 11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18篇 |
2019年 | 15篇 |
2018年 | 19篇 |
2017年 | 34篇 |
2016年 | 41篇 |
2015年 | 39篇 |
2014年 | 30篇 |
2013年 | 46篇 |
2012年 | 38篇 |
2011年 | 41篇 |
2010年 | 23篇 |
2009年 | 9篇 |
2008年 | 18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实体单元焊点模型在前纵梁碰撞仿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碰撞仿真中汽车前纵梁焊点的模拟精度,应用LS-DYNA软件,建立了壳单元模拟母材、单个实体单元模拟焊核和热影响区的焊点模型。母材材料特性及焊点失效参数分别通过板材拉伸试验及焊点杯形拉伸试验获得。采用数值KSⅡ试验对该焊点模型在母材网格不同偏置情况下的内力进行了研究。基于经验证的纵梁有限元模型对前纵梁碰撞进行了仿... 相似文献
22.
以获得汽车后视镜最优气动造型和改善汽车燃油经济性为目的,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对汽车外部流场进行了数值分析,详细描述了汽车后视镜的气动干涉阻力特性,重点分析了后视镜形状和相对车身的横向距离对气动阻力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后视镜气动阻力占整车气动阻力的4.08%;后视镜的形状和位置对气动阻力影响较大,存在一个最佳的横向距离使得气动阻力系数最大能够下降2.76%.汽车模型的风洞试验验证了该数值计算方法的准确性,计算分析结果为汽车后视镜的设计与改进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3.
利用参数化点法建立概念车中悬架模型,采用因子设计法建立DOE设计矩阵,进行单目标多系统因子的数字虚拟试验,求出对虚拟样机性能影响很大的系统因子,为进一步研究概念车中悬架提供了有力的参考。 相似文献
24.
报废汽车回收与再制造是节约资源的重要途径,回收率是其中的关键指标之一。影响回收率的因素很多,尤其是回收系统中不确定性因素对回收率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首先从系统工程角度出发,分析消费者行为、企业意愿、政府政策等影响回收率的不确定因素,建立报废汽车回收率系统递阶结构模型,运用模糊语言概念进行定性评价,并借助云模型工具,构建定性规则描述系统因素之间逻辑因果关系,得到报废汽车回收与再制造多维多规则不确定性推理系统,进而通过系统仿真,分析了国家法律法规、财政投入、消费者对再制造品购买态度等不确定性因素对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型直观地揭示了相关不确定性因素对回收率的影响机理,对政府和相关行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5.
海底采矿车多工作于稀软底质,其面临的外部扰动较大,难以快速收敛跟踪误差,精准地跟踪预设轨迹。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海底采矿车的滑模预测控制(sliding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SMPC)轨迹跟踪算法。基于海底采矿车的运动学模型,首先设计滑模控制率实现轨迹跟踪误差快速收敛,其次利用少预测时域的线性时变模型预测控制算法(linear time varying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LTV-MPC)优化该滑模控制率。而后,通过证明滑模控制率收敛和模型预测控制稳定,保证了闭环控制系统的稳定性。RecurDyn&Simulink联合仿真结果表明,与单一的滑模控制(sliding mode control,SMC)和线性时变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相比,所提出的SMPC轨迹跟踪算法提高了轨迹跟踪精度,且算法具有较好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26.
分析了两种典型的商用车车顶安全性测试流程,比较两种测试流程加载方式和约束方式存在的区别。为了考察不同加载方式和约束方式对商用车车顶安全性的影响,建立了商用车车顶安全性一般分析模型并对某型商用车车顶安全性进行分析。在一般分析模型基础上,通过加入弹性元件和改变冲击速度,分析弹性约束条件和高速冲击对车顶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弹性约束条件和高速冲击条件下车顶的耐撞性表现出不稳定性和局部变形的特点。本文研究的内容将为制定商用车车顶安全性测试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
研究汽车转向稳定性控制问题.针对线控转向系统的可变转向特性对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影响,为保证行驶安全,建立基于车辆横摆角速度与稳态横摆角速度之差(反馈系数F1)以及车辆侧向加速度与理想侧向加速度之差(反馈系数F2)反馈的驾驶员模型.结合整车模型和综合评价指标函数,分别对反馈系数F1(F2=0)、F2(F1 =0)和F1、F2进行优化,对线控转向系统的行驶状态进行仿真并与无反馈控制的驾驶员模型进行了比较.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基于侧向加速度与横摆角速度共同反馈的方法,对前轮转角进行补偿,可较好的控制车辆的侧向位移、侧向加速度、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提高车道跟踪性能、方向稳定性能、降低驾驶员的转向负担,提高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相似文献
28.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视频业务的迅速爆发,良好的用户体验质量(QoE)
成为运营商挽留用户的关键因素。从用户体验角度,建立不同时延下移动视频业务的评价量化
标准。通过情景实验模拟的方法,以平均主观意见分(mean opinion score,MOS)量表建立用户
视频体验质量的实数映射关系。针对用户对视频观看时延的有效反应进行分级研究,得到以下
结果:单次和多次的初始缓冲时延和卡顿时延对用户观看移动视频的影响并建立用户体验质量
评价等级。在短视频中出现单次时延在4 s 以上,用户会出现负面情绪;在相同延迟时长下,
单次的初始缓冲时延的用户体验质量略优于卡顿时延;对于在一定播放时长的移动视频业务中
出现多次卡顿,卡顿时延短但是间隔频繁的体验质量比卡顿时延长但是间隔时间长的体验质量
要更差。 相似文献
29.
针对现有单激光视觉微位移测量方法中利用的图像特征信息不丰富,导致测量结果不精确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直射与斜射结合的双激光微小位移测量方法,配合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实现位移的高精度测量。论文采用透镜成像和小孔成像的原理对双激光模型进行理论分析,使用ZEMAX对测距模型进行数值模拟,以验证所提方法的理论可行性与优越性;其次,根据数值模拟结果设计并搭建实验平台进行图像采集实验,提取一系列图像特征作为BP网络的输入,以位移参数为输出,构建位移预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单激光模型,本文提出的双激光位移模型有更高的测量精度,引入BP神经网络后,测量准确度达到99以上。本文为微小位移高精度测量提供了新方法与新思路。 相似文献
30.
建立了汽车的统计能量分析模型,进行仿真与实验的误差分析,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然后选取四层吸声材料布置于乘员舱顶棚,采用优化拉丁方法,以其厚度为设计变量,为降低驾驶员耳旁噪声和满足汽车结构轻量化和低成本的要求,以驾驶员头部声腔A声级降低幅度、吸声材料重量、降噪效率、材料价格和性价比为优化目标,选取30个样本点进行试验设计并通过计算得到全部响应值,之后建立了Kriging近似模型,为验证该近似模型模拟精度,任选三个新的样本点分析近似模型和仿真结果间的误差,最后以近似模型为基础执行多目标优化,与吸声材料初始组合相比,A声级降低幅度反而减小了0.289dB,但重量降低了54.8%,降噪效率提高了85.6%,材料价格降低了21.1%,性价比提高了6.0%。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