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3篇
  免费   178篇
  国内免费   64篇
电工技术   65篇
综合类   85篇
化学工业   97篇
金属工艺   52篇
机械仪表   78篇
建筑科学   80篇
矿业工程   17篇
能源动力   29篇
轻工业   42篇
水利工程   9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57篇
一般工业技术   52篇
冶金工业   9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86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以甘草次酸为活性成分,通过3T3-L1脂肪前体细胞模型测试不同质量浓度的甘草次酸对3T3-L1增殖及分泌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成分的影响,进一步采用金黄地鼠动物模型实验测定不同剂量的甘草次酸对金黄地鼠皮脂腺斑影响,并初步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在25~100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不抑制3T3-L1细胞增殖,在质量浓度为50~100μg/mL时具有显著抑制3T3-L1细胞分泌TG(P<0.01)并呈浓度依赖性。给予金黄地鼠药物30?d后,与空白对照组、基质组(50%丙二醇水溶液)相比,甘草次酸在设定质量浓度下显著降低金黄地鼠腹部双侧皮脂腺斑面积,减少皮脂腺厚度及数量,抑制皮脂腺生长进而减少皮脂腺分泌皮脂中的甘油三酯成分,甘草次酸在100μg/mL质量浓度下主要通过显著调控皮脂腺组织中SREBP-1C(P<0.001),TG(P<0.01),K6(P<0.01),K16(P<0.01),IL-6(P<0.05)指标的表达,即抑制皮脂腺组织中SREBP蛋白活性,抑制皮脂合成及分泌TG成分的含量,进一步降低角质形成细胞中角蛋白K...  相似文献   
42.
太赫兹时域光谱(THz-TDS)技术用于轨道交通易燃易爆危险液体的安全检测,需要兼顾速度和准确率。一般在大流量人群中,因为检测速度限制,不适合直接采用实验室常用的测试指纹谱之后再与样品数据库的吸收峰位置比对的方法来精确确定样品成分信息。针对轨道交通中典型液体样品,在常温常压和正常大气湿度(25 ℃、60%空气湿度)条件下,测试反射式THz-TDS的脉冲回波数据。建立非易燃易爆危险品、易燃易爆类、强酸类等分类数据库,结合样品光谱数据库特征,归纳了4种典型的时域脉冲谱线,即含有显著次级反射峰、微小次级反射峰、无反射峰和向下反转的次反射峰。依据太赫兹时域谱线次级反射峰的特征,结合分类识别决策模型,快速实现了综合分类判别,准确率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43.
以碘吸附值为评价指标,活化时间、活化温度和浸渍比为影响因素,采用响应面法试验设计对磷酸活化法制备咖啡渣活性炭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通过静态吸附试验研究了不同吸附时间、溶液pH值和吸附温度条件下,活性炭对水溶液中Cr(Ⅵ)吸附性能的影响,最后利用Langmuir、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颗粒内部扩散方程进行拟合。试验结果表明,制备咖啡渣活性炭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活化时间1 h、活化温度498℃、浸渍比1.72;在此条件下活性炭得率为30.4%,碘吸附值为(799±16)mg/g,比表面积为1 006 m2/g,孔容为0.779 cm3/g、微孔孔容为0.051 cm3/g、平均孔径为3.088 nm。较低pH值和较高温度能够促进活性炭对Cr(Ⅵ)的吸附;Langmuir等温方程能够更好地描述活性炭对Cr(Ⅵ)的吸附效果;活性炭对Cr(Ⅵ)的吸附分3个阶段:快速吸附阶段、慢速吸附阶段和吸附平衡阶段,10 min内可完成吸附总量的79%,360 min内达到吸附平衡,该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分析表明咖啡渣活性炭对Cr(Ⅵ)的吸附主要为单分子层的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44.
采用聚乙二醇-硫酸铵(PEG-(NH4)2SO4)双水相体系对α-葡聚糖酶进行萃取,以两相比、酶活、蛋白浓度、比活力以及萃取率为参数进行比较,探讨了使用不同分子量的PEG、不同的PEG浓度以及不同(NH4)2SO4浓度下对酶分配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α-葡聚糖酶在质量分数13%的PEG4000以及13%的(NH4)2SO4的双水相系统中,可获得较高的比活力2364.97 U/mg以及萃取率99.94%。  相似文献   
45.
对毕赤酵母液体发酵产α-葡聚糖酶的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影响外源蛋白表达的因素,包括碳氮源、pH、装液量、接种量、温度等,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及发酵条件为:最佳碳源氮源分别为甘油和YNB,甲醇诱导浓度为1.5%,pH为5.5~6.0,装液量为25mL/250mL,接种量为10%,表面活性剂为0.2%,摇床转速为200r/min。菌株的产酶水平由原来的47.50U/mL提高到73.16U/mL,酶活力提高了约1.5倍。  相似文献   
46.
使用GC-MS和ELISA试剂盒法对白酒中的塑化剂进行测定,考察了GC-MS的精确度及回收率,ELISA试剂盒法的标准曲线,并比较了两种方法的不同前处理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GC-MS的精密度标准偏差在-6.0%~6.3%,回收率在87%~113%,ELISA试剂盒法线性良好,两种方法对样品的测定结果接近,表明两种方法都可以对白酒中的塑化剂进行定性定量分析。ELISA试剂盒法前处理比GC-MS简便,但有一定的损失,可以进行快速的定性定量分析,如需更准确的测定塑化剂含量,可以配合GC-MS法进行验证检测。  相似文献   
47.
以环状芳香双硫醚低聚物(COBDS)、膨胀石墨(EG)及碳纤维(CF)为原料,通过原位开环聚合制备出纳米复合材料双极板,并研究了这种复合材料的密度、电导率、弯曲强度、微观形态等特性.结果表明,这种纳米复合材料双极板具有密度小、导电性良好、弯曲强度较高以及气密性良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48.
羟基磷酸酯共聚苯丙乳液的合成及其防腐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倩  姚煌  余林  许振阳  张红  许奕祥  李俊 《精细化工》2011,28(8):822-825,832
低温条件下,用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和浓磷酸制备一种羟基磷酸酯功能单体,将其与丙烯酸酯类单体共聚制备一种功能性苯丙防锈乳液,对该改性苯丙乳液及其涂膜进行了性能测试,并采用IR、SEM、Tafel和粒径分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乳液反应体系稳定,乳液粒径约为100 nm,粒径分布均匀并具有窄分布的特点;当羟基磷酸酯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4%时,其漆膜的耐水性及耐盐雾性能达到最佳,无闪蚀现象,腐蚀电流较小,为1.376×10-8A,说明涂层的耐腐蚀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49.
利用核独立成分分析(KICA)进行非线性特征提取,然后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建立故障分类模型。研究表明,不同核函数对模型的性能有很大影响。利用已有核函数构造混合核函数,提出基于混合核函数的KI-CA-LSSVM故障分类方法,并应用到某石化企业的润滑油生产过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高的分类和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50.
现有超越离合器动力学模型仅将主从动端的转速差或者转角差作为其处于接合或者超越状态的判断依据,但实际上由于自锁元件的惯性、变形因素及主从动件之间间隙的存在,此类模型在准确描述超越离合器及其传动系统的动力学特性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针对此类问题,以现有动力学模型为基础,提出通过转角补偿的形式将自锁元件动态特性的影响纳入建模的考虑因素,基于不同类型的超越离合器模型建立了超越离合器-齿轮系统动力学模型,分别在输入端驱动力矩稳定和波动两种情况下,应用MATLAB/Simulink进行了动力学特性仿真计算,并进行了超越离合器-齿轮系统台架试验。对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证明超越离合器采用“加入转角补偿的转角差模型”能够更为准确地描述超越离合器-齿轮系统的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