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1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5篇
矿业工程   10篇
轻工业   6篇
水利工程   15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9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1.
受高压功率器件的限制,目前市场上压电陶瓷高压驱动电源较少且价格贵。变压器能够实现电压和电流的变换,合理的设计可使其在较宽的频率范围内保持良好的频率响应特性。该文研究了一种基于音频变压器的压电陶瓷高压驱动电源的实现方式,并进行了相关实验,实现了一种空载时-3 dB带宽达4 Hz~380 kHz、输出电压峰 峰值达600 V的驱动电源,可在20 kHz的频率下满负荷驱动2.5 nF的容性负载。  相似文献   
52.
雷振  许光泉  詹润 《中州煤炭》2021,(7):140-147
顾桂矿区位于淮南煤田中部S形转折端位置,区内主要发育NW向、NE向和EW向3组断裂系统,其中NW向与NE向断层系统共同组成X形共轭状,并呈现出明显的走滑构造特征,自西向东该构造带发育程度具有减弱的趋势。根据矿井资料揭示,NE向断层多被限制在NW向断层之间或被其错断,显示其为NW向断层的派生断层。通过对平、剖面断层几何学特征分析,NE向断层多表现为右行张扭性,NW向断层多表现为左行张扭性,局部为左行压扭性活动特征,在2组走滑断裂交汇部位常形成古隆起或古洼陷。结合区域构造应力演化背景,顾桂矿区内走滑断裂系统分别经历了印支期NW向横断层形成阶段、燕山运动早期压扭性活动阶段、燕山晚期至喜山期伸展改造阶段3个演化过程。通过对顾桂矿区走滑构造的详细研究,对认识该地区地下水流场、地温场、地应力场的变化特征及构造控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3.
徐海青  梁翀  邱镇  浦正国  李四 《中州煤炭》2021,(7):231-236,242
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对国家的发展与人民的安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用电需求呈现高速的增长,电网故障的种类也愈加复杂。因此,电网的维护方式亟待更新发展。基于N-1事件,通过对事故后的潮流进行分析计算,提出了一种基于状态叠加算法的输电断面稳态安全域计算数学模型。并以湖北电网为例,验证了上述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54.
针对中高水头工作门浮箱设置研究甚少的现状,以引江济淮工程庐江船闸下闸首三角闸门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软件 ANSYS,建立浮箱式三角闸门和非浮箱式三角闸门两种不同数值模型,详细对比分析两种模型的门体、桁架等主要构件结构强度及刚度变化,以及浮箱设置对顶、底枢等运转件设计的影响;对中高水头三角闸门推荐选择非浮箱式的设计,并为同类型三角闸门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5.
随着多分支水平井及复杂结构井钻井技术的不断发展,井眼清洁技术面临着新的困难和挑战。如何解决复杂地质条件与复杂井型条件下的岩屑床问题,对于判断与处理井下复杂情况是当前钻井工程面临的重要科学问题之一。通过岩屑颗粒受力分析建立了岩屑运移环空临界流速模型;基于室内可视化岩屑运移实验,探究了岩屑运移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井斜角为36°时岩屑临界启动速度最大,携岩最为困难;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度较好,且基于实例井的预测结果与现场作业情况一致,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可靠性。该研究可为大位移大井斜井及水平井井眼清洁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6.
围绕淮河、巢湖及长江中下游水患治理中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回顾了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建院70年来的发展历程;从岩土力学与渗流计算理论、水工结构与力学性能、水文统计理论与水文实验学科、河湖演变与综合整治、节水减排控污与农田水利综合治理、河湖监测预警与水利工程联合调度等6个方面系统回顾了该院70年来攻克的关键治水难题,以及在土体性能测定、渗流计算理论、水文统计理论、河湖演变机理、农田排水指标、河湖监测预警等方面取得的丰硕学术成就;展望了新形势与新要求下江淮治水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为建设平安美丽安徽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57.
传统山洪预警发布手段存在叫不醒、无回应、效率低等问题,“叫应-反馈”机制落实不到位,不能完全实现闭环管理。为解决此类问题,安徽省基于已建省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以大别山腹地山洪频发、易发的凤凰河小流域为试点,进一步完善小流域山洪灾害“四预”能力建设,将智能语音技术应用在小流域“四预”的临灾预警发布场景中。开发基于语音识别、语音合成、自然语言处理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山洪预警智能叫应系统,具有多场景话术训练、自动群呼预警信息、实时转写叫应内容、预警发布可视化动态监控、叫应结果统计分析等实用功能。系统实现小流域山洪灾害预警发布全过程留痕,切实落实临灾预警叫应机制,解决水利用户在山洪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方面的难题,确保预警信息及时叫应到基层责任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