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02篇 |
免费 | 90篇 |
国内免费 | 54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050篇 |
综合类 | 39篇 |
化学工业 | 35篇 |
金属工艺 | 23篇 |
机械仪表 | 29篇 |
建筑科学 | 15篇 |
矿业工程 | 3篇 |
能源动力 | 113篇 |
轻工业 | 6篇 |
水利工程 | 16篇 |
石油天然气 | 1篇 |
无线电 | 26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38篇 |
冶金工业 | 3篇 |
原子能技术 | 3篇 |
自动化技术 | 46篇 |
出版年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11篇 |
2018年 | 20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25篇 |
2015年 | 80篇 |
2014年 | 295篇 |
2013年 | 236篇 |
2012年 | 243篇 |
2011年 | 172篇 |
2010年 | 139篇 |
2009年 | 141篇 |
2008年 | 30篇 |
2007年 | 16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4篇 |
200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93.
主动配电网储能系统的多目标优化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储能系统在平滑间歇式能源功率波动、削峰填谷、改善电压质量以及提供灵活的功率调节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主动配电网能否实现对间歇性可再生能源进行完整消纳以及网络优化运行,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主动配电网的储能系统配置是否合理。文中从削峰填谷能力、电压质量以及功率主动调节能力3个方面建立主动配电网储能系统的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并使用带权极小模理想点法求解该多目标优化问题,避免求解多目标规划问题复杂的Pareto前端曲面,简化了问题求解的复杂度。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所提模型及其求解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4.
95.
96.
针对电厂过热汽温对象大惯性、大滞后及参数随负荷变化显著的特点,利用非线性过程(线性不确定过程)在多个工作点上的线性化模型,把整个对象工作空间划分为若干子空间,而每个子空间可以找到一个较精确的固定模型,再通过加权子模型获得复杂对象的全局近似模型作为预测模型,然后采用线性优化或非线性优化方法计算预测控制器输出进行汽温控制,并给出具体的现场应用实施方案。实际仿真和应用结果证明无论对于稳态过程或负荷变化过程,过热汽温都能维持在要求的控制范围内,能够有效保证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97.
为给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分析提供适用于水轮机微机调速器的PSD-BPA模型,依照水轮机微机调速器的典型结构,选用4.15版PSD-BPA暂态稳定程序提供的调节系统模型4(GM卡)和电液伺服系统模型(GA卡)分别代表其2个组成部分——微机调节器和机械液压系统,给出了2个模型中参数的意义及其获取方法,并利用某水轮机微机调速器参数进行了仿真,不同幅值频率阶跃扰动下的调速器响应均与实际一致,表明所构成的水轮机微机调速器模型环节考虑周全,参数与实际相应且易于获取,能够准确仿真电力系统暂态过程中实际调速器的工作。 相似文献
98.
传统的红外测温手段只能对电力系统的局部位置进行测温,无法满足电网发展的需求。针对这一需求,介绍了基于拉曼散射的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的基本原理、实现方法。以珠海琴韵站-澳门莲花站220 kV电缆线路工程为例,验证了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在220 kV电力电缆中的应用效果,测温结果符合实际情况,满足了设备运行的要求,表明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具有稳定可靠、测温精度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99.
为适应电网发展对接地网安全性越来越高的要求,安全性分析逐步成为接地网设计的基点。以典型的高土壤电阻率站址220 kV变电站设计和施工为例,结合现场实测和仿真计算,分析不同降阻阶段接地网特性参数的安全性与投资预算的关系,阐明了对于站址土壤条件不理想的情形。在首先满足接地网特性参数(接地故障下地网导体电位升高、场区压差、场区跨步电压和接触电压等)符合一、二次设备运行和人员安全要求的前提下,科学地选择接地阻抗设计值,取得较优的经济性,达到安全性和经济性平衡的设计理念,给出了安全性和经济性分析在接地网设计中的应用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00.
储能及其变换器在微网并网时控制微网与电网的能量交换,离网时保障微网内部敏感负荷供电。通过建立储能逆变器并网/离网控制系统仿真模型研究了并网/离网切换控制策略。对于主动离网过程,提出了一种平滑无过渡过程的切换控制方法;对于被动离网过程,提出了一种基于滞环电流控制的切换控制方法;对于并网切换过程,研究了存在初始相位差的切换控制方法。建立了系统仿真模型,并对3种切换过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切换控制方法实现了无冲击无缝切换,能够保障微网中敏感负荷的供电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