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1篇
电工技术   15篇
综合类   280篇
化学工业   84篇
金属工艺   34篇
机械仪表   12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9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25篇
石油天然气   12篇
无线电   22篇
一般工业技术   61篇
冶金工业   13篇
自动化技术   5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本文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以盐酸为酸解剖,环氧丙烷为醚化剂,无水硫酸钠为膨胀抑制剂,氢氧化钠为催化剂,对酸解羟丙基复合变性淀粉的制备和性能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环氧丙烷用量、无水硫酸钠用量、氢氧化钠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醚化反应的影响。采用流度计测定酸解淀粉的酸解度,分光光度计测定酸解羟丙基复合变性淀粉的取代度。试验结果表明,盐酸用量增大,酸解淀粉的黏度显著减小;增加环氧丙烷和氢氧化钠用量,升高反应温度和增加反应时间均有利于增大酸解羟丙基复合变性淀粉的取代度。  相似文献   
42.
张杨  王维  圣桂金  田夏 《红外》2007,28(2):12-14
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在玻璃基底上制备了TiO2/SiO2纳米多层膜,用椭偏仪测试了薄膜的厚度和折射率。黑体实验研究表明,TiO2/SiO2纳米多层膜在800nm~1600nm区域内对红外线的吸收较好,且吸收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红外光谱研究表明, TiO2/SiO2纳米多层膜在2300cm-1~2900cm-1区域内对红外线的吸收较好。  相似文献   
43.
以二苯胺和不同碳链长度的烯烃为原料,制各了烷基化的二苯胺。研究了催化剂、反应温度、反应物比例和反应时间对反应收率的影响。使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等方法对反应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110℃,二苯胺与烯烃的摩尔比是1:4,反应6小时,产物的收率可达78%左右。同时,随着烯烃碳链长度的增加,烷基化二苯胺的热稳定性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44.
本文以纳米二氧化硅为原料,六甲基二硅氮烷为改性剂,甲醇为改性助剂,利用振动流化床对疏水纳米二氧化硅进行了改性研究,分别探讨了改性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改性助剂用量、振幅和频率等因素对纳米二氧化硅表面改性效果的影响,获得了较佳工艺条件:改性助剂用量为6%,反应时间15 min,反应温度300℃,氮气流量1.5 m3/h,振动频率18 Hz,振幅0.5 mm.通过透射电镜测定了纳米二氧化硅的团聚性,并以乙醇和水对纳米二氧化硅的疏水性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45.
利用赤泥制备的絮凝剂聚合氯化铝铁(PAFC)与商品絮凝剂聚合氯化铝(PAC)进行混凝对比实验,以废水中活性黑KN-B染料为处理对象,考察了混凝剂投加量、废水pH值、废水浓度、废水温度、盐基度等因素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混凝剂的投加量、废水pH值、盐基度、废水浓度等对混凝效果有明显影响,温度对混凝效果的影响较小。PAC脱色率为90%,PAFC脱色率达到99%。PAFC的处理效果明显优于PAC,而且在实验过程中PAFC的用量少,形成絮体的速度快。  相似文献   
46.
往复压缩机轴系扭振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6列往复压缩机因曲轴扭振,出现烧连杆瓦和断轴现象,调整压缩机曲轴转速及行程后,问题得到解决。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调整前、后轴系有限元模型,分别对各轴系进行模态和瞬态动力分析。结果发现,轴系第1列曲柄销上节点振幅共振时远大于第6列,在压缩机第1、2列连杆瓦处产生冲击载荷的可能性很大,从理论上揭示曲轴多次在第2列曲柄根部断裂的原因;在同等共振状态下,压缩机行程的减小与曲柄振幅的降低成非线性关系得到确认。  相似文献   
47.
位置敏感器件 (position sensitive detectors,简称 PSD)是一种可直接对其光敏面上光斑位置进行检测的光电器件 ,常用于非接触高精度动态位移监测。 PSD器件使用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克服背景光的干扰 ,以提高检测的精度和可靠性。根据 PSD的原理及特征方程 ,分析了存在背景光时 PSD输出信号是非线性的。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 PSD背景光非线性修正方法。利用神经网络具有逼近任意非线性函数的特点 ,通过训练使神经网络建立在不同背景光下 PSD输出与其标准值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 ,实现 PSD全程跟踪补偿。计算机仿真表明 ,该方法能有效地消除背景光的影响  相似文献   
48.
用气-液两相稳定法制备了Cu-Ag复合纳米粉。并用XRD、 HRTEM、 DSC-TG、 红外光谱、 化学分析和氧含量分析等手段研究了粉体的相结构、 表面组成、 形貌、 粒度分布和氧化特性。结果表明, Cu-Ag复合纳米颗粒具有壳核结构, 核为纳米Cu-Ag, 壳为厚度10nm左右的松油醇(C10H18O)分子层和氧化层双层结构, 粉体的粒度分布为20~150nm。在空气中, 220℃包覆在Cu-Ag复合纳米粒子表面的松油醇分子开始氧化, 进而导致Cu-Ag复合纳米粒子在340℃左右迅速氧化, 680℃左右Cu-Ag复合纳米粒子完全氧化。 温度低于220℃时, 气-液两相稳定法制备的Cu-Ag复合纳米粉的抗氧化能力比气相稳定法制备的Cu-Ag复合纳米粉的抗氧化能力好。   相似文献   
49.
先用壬酸将四乙烯五胺的端基酰胺化,然后引入冰乙酸将部分氨基酰胺化,再进行环化脱水,制得水溶性咪唑啉酰胺缓蚀剂。采用气液相色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质谱等对产物进行表征;并通过量子化学计算对其缓蚀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合成水溶性咪唑啉酰胺的适宜工艺路线条件是,反应原料物质的量比n(四乙烯五胺)∶n(壬酸)∶n(冰醋酸)=1∶1∶4.5;酰胺化反应温度135~140℃,反应时间4h;闭环反应温度230~240℃,闭环反应时间4h,转化率达99%以上。多种表征手段分析确定了合成产物的分子结构和含量;量子化学计算表明该缓蚀剂分子的活性区域主要分布在咪唑啉环和亲水支链上,且随着亲水基团链长变长,缓蚀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50.
研究了Burgers方程的精确解问题.依据Adomian的分解法,对各种类型的非线性算子,构造出Adomian多项式,给出了Burgers方程的具有初始条件的精确解的求解方法,并利用此方法获得了具体初始条件下的Burgers方程的冲击波解和有理解,同时讨论了解的有关性质.研究工作表明该方法具有相当广泛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