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4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22篇
电工技术   494篇
综合类   43篇
化学工业   6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35篇
建筑科学   22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51篇
轻工业   5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无线电   44篇
一般工业技术   24篇
冶金工业   6篇
自动化技术   56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针对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充电负荷在空间中的合理布局等问题,现有相关文献主要围绕充电站的选址和定容展开研究,尚未论及如何确定充电站在所属区域配电系统中的电气接入点。在此背景下,该文针对计及对潮流影响的电动汽车充电站电气接入点的选择问题进行探讨。首先,依据电动汽车出行统计数据拟合结果,获得初始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及起始充电时刻分布特性,建立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的概率模型,同时利用蒙特卡洛仿真求解,并采用深圳市电动出租车的实际数据对这种方法做了验证。之后,以节点电压偏差百分数和支路有功功率损耗增量百分数为基础,构造了评价充电站对配电系统潮流影响的综合指标,进而提出了确定充电站最优电气接入点的方法。最后,以修改的IEEE 33节点配电系统为例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62.
针对城市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定容和选址的问题,从实际情况出发,建立将土地价格、建设成本、运行成本、交通流量、服务距离、服务能力考虑在内的数学模型,该模型以年均综合费用最小为目标,以充电能力,充电距离为约束条件。采用权重自适应调整的混沌量子粒子群算法对北方的某市某区进行规划,该算法在迭代过程中会根据粒子不同的适应值,对惯性权重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而调整对粒子的搜索能力。利用混沌算子的遍历性,使得该算法具有很好的收敛速度和精度。利用该算法对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求解,经过进一步的筛选,确定了该地区充电站的建址坐标、容量和费用。  相似文献   
63.
电动汽车群聚性充放电行为会给配电网带来冲击。提出了电动汽车充电站在主动配电网中的四层智能管理控制系统:顶层为主动配电网协调控制系统,实现配电网的能量优化分配;中间层为充电站级控制系统,根据顶层指令及负荷高峰情况,按照强制和协议两种模式,控制底层系统;底层为本地控制系统,实现对充电电流和功率的调节;用户层为信息接收响应系统,实现用户与主动配电网的"互动"。对该智能管理控制系统的设计思路进行了阐述,并对电动汽车在主动配电网中一些新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4.
1引言 近年来,北京市积极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2014年7月25日,市发改委印发《北京市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京发改规[2014]4号),要求重点推进在国家级新能源示范区、高端功能产业园区、商业设施及工业园区等建筑和构筑物上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积极支持在学校、医院等大型公共机构和新能源汽车充电站推广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对于年综合能耗超过5000t标煤的工业企业,年用电量超过5×10^6kW·h的商业企业,有屋顶安装条件的鼓励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积极结合农村城镇化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分布式光伏屋顶系统。  相似文献   
65.
本文通过对电动汽车及充电的探讨.论述了绿色能源应用的各方面实际问题和看法.阐述了电动汽车充电站设计的原则,供配电系统,充电系统及监控系统等。  相似文献   
66.
夏冬  李磊  杨恬恬  张剑  徐晶  苏粟 《电测与仪表》2020,57(22):24-32
由于电动汽车用户难以找到充电时间与充电地点之间的平衡点,不能准确把握何时何地进行充电行为。本文首先选取能够准确反映实际道路中用户独特驾驶特性的行驶工况特征参数,采用工况识别法构建电动汽车在实时动态路况下的剩余电量估算模型,判断其出行过程中何时有充电需求;当有充电需求时,通过预测充电站的抵达车辆数,建立电动汽车排队等待时间模型,为用户规划有效充电时段,作为选择充电地点的依据;考虑到充电时间与充电地点的耦合关系,从用户角度出发,在电池剩余电量的约束下,构建用户出行距离、出行时间及充电成本三者权值之和最优为目标的电动汽车充电路径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北京市实际交通路网区域中,采用蚁群算法对其进行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67.
大规模电动汽车无序接入充电站不仅会引起配电网负荷“峰上加峰”,还会造成充电拥堵,延长电动汽车排队等待时间。建立了计及多种充电模式的电动汽车充电站有序充电双层优化模型。在上层模型中,以配电网负荷方差和上下层调度计划偏差综合最小为目标实现系统负荷“削峰填谷”,使负荷曲线更平坦。在下层模型中,建立基于多队列多服务台的充电站排队系统,减少电动汽车出行时间和充电费用。采用遗传算法和蚁群算法分层迭代求解模型,以含有4个充电站的IEEE 33节点配网系统为例进行仿真,结果通过与无序充电、Active Scheduling(AS)模型对比表明:所提模型在优化配电网系统负荷、减少电动汽车出行时间和充电费用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8.
用电顾问     
<正>电动汽车充电站充电模式问:正在兴建的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充电模式有哪几种?答:充电站是与电动汽车相配套的基础供能设施。从理论上划分,其充电模式分为3种。(1)普通充电,即所谓的常规充电或慢速充电。这种充电模式,就是将现在的交流插头插在车上,需要充电5至8个小时,或者2至6个小时。供应电能的方式较为简洁。  相似文献   
69.
自新能源汽车成为我国重点扶持的新兴产业以来,充电站建设也一直备受关注,行业专家认为,其潜在价值必然在电动车市场启动之前爆发,被视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第一桶金。随着国家不断加强对新能源汽车的扶持政策、国家千亿资金投入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的曝光,以及电动车产业联盟的成立,地方政府、内外资企业纷纷瞄准了充电站建设的发展商机,建设充电站的热情空前高涨。  相似文献   
70.
《电源世界》2010,(4):11-11
<正>湖北省电力公司表示,年内将投资1.27亿元,在全省试点建设大中型电动汽车充电站16座、交流充电桩300个。近期,武汉、襄樊将率先进行充电设施的建设。年内规划建成3座电动汽车充电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