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7篇
  免费   160篇
  国内免费   58篇
电工技术   97篇
综合类   182篇
化学工业   230篇
金属工艺   27篇
机械仪表   28篇
建筑科学   295篇
矿业工程   249篇
能源动力   24篇
轻工业   263篇
水利工程   337篇
石油天然气   1128篇
武器工业   11篇
无线电   35篇
一般工业技术   66篇
冶金工业   76篇
原子能技术   11篇
自动化技术   26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142篇
  2014年   280篇
  2013年   166篇
  2012年   201篇
  2011年   169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51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141篇
  2004年   131篇
  2003年   160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112.
川南地区嘉陵江组天然气气源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川南地区下三叠统嘉陵江组烃源岩生烃条件、碳同位素特征、气源方向及运移通道作了分析研究,认为其自身生烃条件较差,气藏常规组分差异较大,高干燥系数与储量大小关系密切;烷烃类气体碳同位素特征分析证实该组气源与下伏上二叠统的烃源地层有关,混源特征明显;氩同位素特征表明该组气藏气源与二叠系具明显的亲缘关系;结合运移与聚集条件等分析确认该区嘉陵江组天然气主要来源于深层二叠系烃源层,储量大与混源密切相关;烃源岩内部断层是其主要运移通道。  相似文献   
113.
南苏门达腊盆地中国石油合同区块成藏组合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南苏门达腊盆地是典型的弧后裂谷盆地,其演化经历了4大构造期:始新世中期到渐新世早期为裂谷发育期;渐新世晚期到中新世初期为裂谷-坳陷过渡期;中新世早期到末期为坳陷期;上新世早期至今为盆地反转期。盆地形成以始新统湖相泥岩、生储盖组合特征、圈闭构造风格与油气富集特点,可将其油气成藏组合划分为深部组合、下部组合、中部组合和上部组合。深部组合以新生古储式潜山油气藏为主;下部组合以自生自储式油气藏为主;中部组合以古生新储式油气藏为主;上部组合以与晚期反转构造有关的油气藏为主。3个中国石油合同区块发现的成藏组合各不相同,每一区块还具有发现其它成藏组合的潜力。  相似文献   
114.
通过岩心、测井、地震资料的综合研究及其层序界面的划分,歧南洼陷西斜坡,发育沙河街组滩坝砂、近岸水下扇及重力流水道等多种类型砂体。沙河街组底超、顶剥、中间相变明显,易形成多个层系、多种类型非构造圈闭。歧口凹陷西斜坡为继承性发育构造斜坡,是歧口凹陷油气运移的主要指向区,供油条件优越。广泛分布其间的的沙河街组三段滩、坝砂体平均孔隙度24.8%。平均渗透率175.5×10-3μm2,具有高孔高渗特征。而且,滩、坝砂体沉积后没有遭受大规模构造运动破坏,油气保存条件有利。多年来的勘探成果,区内发现以歧647井油藏为代表的不整合油藏、以联盟为代表的上翘尖灭型油藏,以歧南9-1井为代表的构造-岩性油气藏等多种类型的油气藏,具备形成一定规模隐蔽油气藏的成藏条件。根据岩心相、测井相和地震相研究,预测歧南西斜坡沙三段低水位水下扇砂体及歧北斜坡的坡折带是下一步勘探的有利地区。其中,扣50南岩性圈闭及庄43井断块是最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15.
临南地区煤型气成藏主控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济阳坳陷临南地区石炭-二叠系煤层分布广泛,其煤质优良,演化程度适中,具有形成中型煤型气藏的物质基础。该文从煤系地层烃源岩体描述、沉积埋藏及热演化史分析入手,通过有效生气中心确定、优势运聚方向分析、储盖组合研究及藏后生演化的探讨,指出了研究区煤型气藏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从而解释了近期钻探多种依据,并指明了下一步钻探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16.
《断块油气田》2013,(1):18-18
针对三采过程中各类堵剂在中低渗透油藏调剖存在的难题,胜利采油院科研人员研发出纳米级聚合物微球体系.并在滨南油田开展了调剖试验.增油效果显著。此前常用的各类堵剂在中低渗透油藏调剖存在2个难题:一是颗粒类堵剂尺寸大,无法进入地层深部:二是聚合物类凝胶冻胶类堵剂在高温高盐的作用下易降解,有效期短,因此低渗透油藏调剖堵水技术一直是制约低渗油藏开发效果的瓶颈。  相似文献   
117.
惠民凹陷临南地区第三系油气运移聚集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为建立惠民凹陷临南斜坡带的复式油气聚集模式,分析了该区第三系油气成藏地质条件,研究了油气运移聚集形式和主要运聚成藏期。研究认为,该区油气聚集形式自源原生型、他源原生型和他源次生型三种成藏模式;其主要成藏期为晚第三纪的馆陶组-明化镇组沉积时期。  相似文献   
118.
彩南油田彩9井区西山窑组油藏应力场及裂缝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法利用岩心测试、地层裂缝描述、现场测试及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彩南油田西山窑组裂缝性低渗透油藏的应力场及裂缝分布特征。目的提高该油藏的开发效果。结果彩9井区西山窑组三向主应力的关系为σV>σH>σh,水平两向主应力之差约为5MPa.水平最大主应力方向为110°;在平面上.最小主应力梯度变化范围为0.01138~0.01446MPa/m,且与地层压力的递减速度成正比;在彩9井区西山窑组油藏中.NWW向裂缝分布广、规模大,且与水平最大主应力方向和彩9井断裂带走向一致.是造成水淹、水窜的主导因素。结论根据裂缝分布,可选择射孔段裂缝不发育或未引起水淹(窜)的注水井,进行高强度注水.以补充油层亏空;根据水平最小主应力梯度分布状况,选择注水压力。  相似文献   
119.
印支-燕山运动对大港探区古潜山形成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三维地震勘探及钻井资料,系统研究了古生界、中生界残留地层分布及基岩断裂体系,重构了晚三叠世-早白垩世期间的古构造格架。根据古构造样式及演化的研究,明确大港探区基底构造经历了印支-早燕山阶段的逆冲褶皱和差异隆升、燕山运动中期拉分断陷两大演化阶段。探区内古潜山圈闭形成与分布受控于上述古构造演化,印支-燕山运动构造变形对古潜山发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1印支-早燕山期古构造背景控制潜山类型的有序分布,形成古地貌残丘潜山、断块-地貌潜山以及构造变形潜山,并表现出与古近纪盆地结构反转分布的特点;2潜山内幕圈闭样式与裂缝型储层发育则受古构造变形体系控制,古隆起与古斜坡区古逆冲及走滑构造控圈闭特点明显;3印支-燕山构造运动控制古生界差异剥蚀,跷跷板反转的古斜坡区发育内幕隐蔽型潜山圈闭。中生代印支-燕山运动决定和影响了大港探区古潜山的油气类型和分布,综合考虑构造和石油地质因素,大港探区中、低位序古地貌残丘潜山和内幕隐蔽型潜山勘探潜力较大,而远离生烃灶的高位序断块潜山油气保存条件差、潜力最小。  相似文献   
120.
气顶油藏作为一类较为复杂的油气藏类型,在开发中遇到的最主要问题就是气顶气锥进,造成油井气窜,严重影响油井产能。以渤海锦州25-1南油田Es3-I油藏为研究对象,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屏障注水技术开发大气顶窄油环油藏的对策机理进行了系统论证,并分析了对该类油藏实施屏障注水的技术可行性以及合理屏障注水比例、注水时机等开发参数。结果表明:与衰竭开发脑及常规注水开发方式相比,屏障注水开发能显著提高此类油藏的采收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