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58篇
  免费   2003篇
  国内免费   250篇
电工技术   10766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912篇
化学工业   71篇
金属工艺   20篇
机械仪表   356篇
建筑科学   812篇
矿业工程   107篇
能源动力   698篇
轻工业   299篇
水利工程   358篇
石油天然气   70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810篇
一般工业技术   640篇
冶金工业   62篇
自动化技术   728篇
  2024年   260篇
  2023年   857篇
  2022年   823篇
  2021年   972篇
  2020年   720篇
  2019年   995篇
  2018年   404篇
  2017年   618篇
  2016年   686篇
  2015年   727篇
  2014年   1323篇
  2013年   927篇
  2012年   1006篇
  2011年   824篇
  2010年   680篇
  2009年   651篇
  2008年   623篇
  2007年   479篇
  2006年   465篇
  2005年   461篇
  2004年   422篇
  2003年   404篇
  2002年   315篇
  2001年   249篇
  2000年   262篇
  1999年   164篇
  1998年   150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盛莉  戴文进 《电子质量》2002,(10):42-43
本文介绍了以PLC为主体的中低压配电网自动化中RTU的硬件组成和PCL软件设计。  相似文献   
12.
本论述了计算机通信技术用于配电系统中的方案。  相似文献   
13.
工业是现代文明的基础和前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点标志。三峡库区如何抓住移民和西部大开发等历史性机遇,加速县域工业的发展,推进发展搬迁和长治久安,是亟需研究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1 三峡库区发展县域工业的意义 (1)发展县域工业,有利于三峡库区改造提高传统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首先,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其次,有利于消化、吸收农产品,延长“食物链”。大力发展以  相似文献   
14.
县域信息化带动和谐县域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今中外,县级都有重要的行政管辖职能,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运行单元,在全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尤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构筑和谐社会中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15.
提出一种配电网电容电流测量的新方法,在零序电压互感器的开口三角侧串联一个可调电感,通过注入一个变频恒流信号寻找配电网的谐振频率,改变可调电感的数值后寻找另一谐振频率,联立2个谐振方程求解电容电流,该方法消除了电压互感器漏抗对测量的影响。开发了配电网电容电流测量仪,经模拟试验和现场测试表明,该方法具有安全、快捷、准确等特点,适用于中性点不接地或经随调式消弧线圈接地配电网。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配网自动化通信的地位和作用,对各种通信方式进行了比较,介绍了贵阳市北供电局的酿网自动化通信方案及实施情况。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一套不仅具有配电网设备管理、自动绘图功能,而且具有网络分析功能的多用户配电网信息管理分析 系统。该系统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思想,结合中国电力部门实际,实现了线路管理、变电站管理、网络分析、 用户管理、资产管理等多种功能。  相似文献   
18.
中性点非直接接地配电网大多只安装A,C两相电流互感器(TA),而现有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方法基本都以零序电流为基础实现。如何在两相TA配电网中准确检测并隔离接地故障线路,成为长期困扰实际运行的技术难题。通过对暂态电流的频域和时域分析,找出B相暂态电流与A,C相暂态电流的对应关系,提出在A相和C相接地时由A相和C相暂态电流构造B相暂态电流,进而得到较精确零序电流的方法。通过大量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构造方法的正确性。零序电流的成功构造为实现两相TA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自调谐消弧线圈在配电网中的作用及主要设备参数选择。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