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4558篇 |
免费 | 5920篇 |
国内免费 | 3636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6581篇 |
技术理论 | 1篇 |
综合类 | 4938篇 |
化学工业 | 1823篇 |
金属工艺 | 1008篇 |
机械仪表 | 5124篇 |
建筑科学 | 3901篇 |
矿业工程 | 1829篇 |
能源动力 | 847篇 |
轻工业 | 1591篇 |
水利工程 | 1498篇 |
石油天然气 | 1463篇 |
武器工业 | 481篇 |
无线电 | 30632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3430篇 |
冶金工业 | 567篇 |
原子能技术 | 146篇 |
自动化技术 | 2825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4篇 |
2024年 | 1079篇 |
2023年 | 1833篇 |
2022年 | 2076篇 |
2021年 | 2517篇 |
2020年 | 2229篇 |
2019年 | 2068篇 |
2018年 | 1132篇 |
2017年 | 1946篇 |
2016年 | 2240篇 |
2015年 | 3032篇 |
2014年 | 6171篇 |
2013年 | 5096篇 |
2012年 | 6789篇 |
2011年 | 6476篇 |
2010年 | 6262篇 |
2009年 | 6706篇 |
2008年 | 6963篇 |
2007年 | 4908篇 |
2006年 | 4438篇 |
2005年 | 4358篇 |
2004年 | 3881篇 |
2003年 | 2981篇 |
2002年 | 2053篇 |
2001年 | 1559篇 |
2000年 | 1176篇 |
1999年 | 721篇 |
1998年 | 671篇 |
1997年 | 592篇 |
1996年 | 477篇 |
1995年 | 350篇 |
1994年 | 308篇 |
1993年 | 211篇 |
1992年 | 184篇 |
1991年 | 188篇 |
1990年 | 132篇 |
1989年 | 184篇 |
1988年 | 32篇 |
1987年 | 16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10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8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7篇 |
1979年 | 6篇 |
1977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为解决由网络节点密集部署造成的数据冗余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重复性分类数据覆盖协议方法。利用无线传感网络的应用坐标系完整配置数据的应用处理环节,并以此为条件对重复性数据节点进行选择,完成无线传感网络的重复性应用数据处理。在此基础上,计算协议点的覆盖面积,通过分类数据初始化的方式,对数据覆盖协议进行唤醒连接,完成无线传感网络重复性分类数据覆盖协议方法的建立。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与HLSA算法相比,应用新型分类数据覆盖协议方法后,网络节点部署密集程度出现明显下降,平均数据冗余值始终保持在5.0~7.5 KB的区间范围内。 相似文献
82.
为了保证低空无线信道功率谱的稳定性,提出基于BP算法的低空无线信道数学建模方法。采用BP算法获取低空无线信道的观测空间,设计信道参数提取流程,完成无线信道参数的提取。根据信道参数处理算法的具体实现步骤,采用迭代计算的方式将处理后的信道参数保存,完成低空无线信道参数处理算法的设计。通过分析低空无线信道数学模型的建立过程,实现基于BP算法的低空无线信道的数学建模。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基于BP算法的低空无线信道数学建模方法与基于EM算法的低空无线信道数学建模方法相比,低空无线信道的功率谱更稳定,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3.
84.
随着我国互联网无线技术的不断发展,物联网时期来临,而物联网的广泛使用推动了无线传感ZigBee技术的全面发展,传统模式下无线传感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物联网的实际要求,应该针对物联网平台的特殊性,积极引进ZigBee技术,以此实现物联网信息的信息通信.文章分别介绍了物联网以及ZigBee技术,以此作为基础,总结出Zig... 相似文献
85.
评估验证高功率密度电机、风电及轨道交通等机电设备的监控质量,保障机电系统的安全、绿色运行,对于推动国家绿色制造战略实施意义重大.然而,现有针对物联网监测系统的完整性验证评估方法,仅评估了系统监测设备和集成终端的完整性,忽视了传感监控数据采集与汇聚过程中的安全威胁;再者,现有技术对监控系统评估和验证仅在项目验收或者出现问... 相似文献
86.
87.
88.
89.
90.
随着城市配电网的快速发展,传统城市配电网监控模型已不能满足电网监控的要求,同时,除要求采集和传送电能量等数据外,越来越需要实现数据、图像、视频信息的实时采集、分析和传输。由于具有感知能力、计算能力和通信能力的微型传感器开始出现,这种传感器网络能够协调地感知、采集、处理和传送网络覆盖区域内监控对象的数据、图像、视频信息。随着城市电网中监控对象的日趋复杂多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