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4025篇 |
免费 | 2395篇 |
国内免费 | 773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9156篇 |
技术理论 | 2篇 |
综合类 | 1705篇 |
化学工业 | 2490篇 |
金属工艺 | 472篇 |
机械仪表 | 1344篇 |
建筑科学 | 2467篇 |
矿业工程 | 931篇 |
能源动力 | 2155篇 |
轻工业 | 2836篇 |
水利工程 | 1493篇 |
石油天然气 | 678篇 |
武器工业 | 153篇 |
无线电 | 5028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118篇 |
冶金工业 | 944篇 |
原子能技术 | 175篇 |
自动化技术 | 304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506篇 |
2023年 | 911篇 |
2022年 | 962篇 |
2021年 | 1286篇 |
2020年 | 1070篇 |
2019年 | 874篇 |
2018年 | 434篇 |
2017年 | 831篇 |
2016年 | 1154篇 |
2015年 | 1351篇 |
2014年 | 4115篇 |
2013年 | 3355篇 |
2012年 | 4289篇 |
2011年 | 4591篇 |
2010年 | 3888篇 |
2009年 | 3892篇 |
2008年 | 3646篇 |
2007年 | 2651篇 |
2006年 | 2430篇 |
2005年 | 2758篇 |
2004年 | 2150篇 |
2003年 | 1664篇 |
2002年 | 1202篇 |
2001年 | 1155篇 |
2000年 | 1122篇 |
1999年 | 839篇 |
1998年 | 679篇 |
1997年 | 713篇 |
1996年 | 621篇 |
1995年 | 470篇 |
1994年 | 372篇 |
1993年 | 322篇 |
1992年 | 235篇 |
1991年 | 202篇 |
1990年 | 227篇 |
1989年 | 200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2篇 |
198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本文以新能源与发电技术为例进行探讨,分析新能源推动发电技术提升的过程中,电网调度受到何种挑战,并提出几点优化电网调度模式的策略。 相似文献
92.
城市智慧化发展是未来发展方向,城市级大规模电网的安全稳定是构建智慧城市的基本保证。在电网运行过程中,电网掉闸是最为常见的事故,频繁掉闸会影响电网的安全与运行可靠性。本文基于山西省临汾市某电网典型10 kV线路中的掉闸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实际调研数据分析了出现掉闸的可能因素,并提出了具体的改造策略。根据实际改造数据来看,按照此文提出的策略改造后,该案例的掉闸次数明显减少。本文研究对相关电网的运维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3.
《智能电网》是一门电气工程博士研究生课程,通过这门课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智能电网的部分基础理论与核心技术,掌握智能电网的国内外最新发展动态和趋势;另外了解智能电网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最终培养文献调研、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成果总结的能力,培养独立思考和自主创新能力。本文重点对智能电网关键技术特高压、智能传感器、人工智能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特高压是我国电网的特色,在世界上排首位;智能传感器是智能电网可见、可知、可控的信息物理融合基础,被视作“电力三次设备”;人工智能技术是智能电网的核心,构造新型电力系统的战略支撑。 相似文献
94.
电网运维检修可使用手眼标定技术通过相机引导带电作业机械臂对输、变电装备进行识别定位和作业,但传统手眼标定方法存在手眼位姿相对固定的问题,因此,文章提出一种基于3D标识球和融合惯性测量单元(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IMU)的双目相机手眼关系外参数标定方法.所提方法以3D打印球作为标识物,可快速... 相似文献
95.
96.
97.
98.
各行业对电能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电力行业进行电网建设是出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社会进入了新时期,科技有所进步,电力行业为了实现电能供应可靠性与安全性开始进行以自动化技术为核心的电网改造.该项工作正在持续开展,有关于配电网自动技术研究还需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99.
构建含风电互联电网负荷频率鲁棒控制模型,降低负荷频率偏差与联络线功率偏差,提升鲁棒控制效果。通过构建含风电互联电网负荷频率模型,获取互联电网区域控制偏差;依据二维云PI控制器理论,构建负荷频率鲁棒控制模型;利用果蝇算法优化模型内的比例系数与积分系数,提升鲁棒控制效果;在模型内输入区域控制偏差与相邻时刻区域控制偏差变化率,输出频率偏差与联络线功率偏差控制量,完成负荷频率鲁棒控制。实验证明:在随机风力干扰下,该模型可有效鲁棒控制负荷频率,降低频率偏差与联络线功率偏差;在不同干扰与不同风电占比时,该模型的鲁棒控制负荷频率的鲁棒性能较优,且区域积分平方误差值较低,即鲁棒控制精度较高,同时该模型还具备较优的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100.
输电线路是静态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证用户的用电质量具有决定性作用。利用动态安全域理论,优化设计静态电网输电线路安全概率自动评估方法。根据静态电网输电线路的组成结构和输电原理,构建输电线路的模型。自动采集实时运行数据,计算输电线路的动态安全域。考虑输电线路安全的影响因素,选择并计算安全概率评估指标,求解评估指标权重值,最终应用动态安全域得出静态电网输电线路安全概率的自动评估结果。通过性能测试实验得出结论:在交流输电线路和直流输电线路两种环境下,优化设计评估方法的安全概率评估误差均低于0.5%,通过评估方法的应用,输电线路的事故发生频率、持续时间以及经济损失均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