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32篇
  免费   1188篇
  国内免费   805篇
电工技术   905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1212篇
化学工业   6847篇
金属工艺   1294篇
机械仪表   1213篇
建筑科学   560篇
矿业工程   357篇
能源动力   355篇
轻工业   1950篇
水利工程   111篇
石油天然气   1385篇
武器工业   495篇
无线电   1345篇
一般工业技术   2485篇
冶金工业   910篇
原子能技术   398篇
自动化技术   402篇
  2024年   127篇
  2023年   437篇
  2022年   591篇
  2021年   542篇
  2020年   470篇
  2019年   448篇
  2018年   264篇
  2017年   416篇
  2016年   473篇
  2015年   602篇
  2014年   1196篇
  2013年   1001篇
  2012年   1235篇
  2011年   1220篇
  2010年   1050篇
  2009年   1176篇
  2008年   1292篇
  2007年   1047篇
  2006年   907篇
  2005年   917篇
  2004年   767篇
  2003年   683篇
  2002年   577篇
  2001年   508篇
  2000年   474篇
  1999年   391篇
  1998年   358篇
  1997年   376篇
  1996年   348篇
  1995年   394篇
  1994年   349篇
  1993年   339篇
  1992年   311篇
  1991年   247篇
  1990年   268篇
  1989年   246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2篇
  1975年   1篇
  195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童曦  伍江涛  高佳华 《橡胶工业》2021,68(11):0832-0837
采用液体丁腈橡胶(LNBR)改性隐晶质石墨(CG),研究改性CG/炭黑/丁腈橡胶(NBR)复合材料的硫化特性、物理性能、动态力学性能和填料分散性。结果表明:CG颗粒的尺寸小、断面丰富、表面粗糙和较多结构缺陷增强了其反应活性;CG和改性CG均可以提高硫化胶的拉伸性能和撕裂强度,并且随着其用量增大,硫化胶的物理性能进一步提高;与CG相比,改性CG具有更好的补强效果,这是由于LNBR包覆改性使其表面呈疏水性,有助于填料-橡胶的界面作用增强以及填料在橡胶基体中的分散性和浸润性提高。  相似文献   
992.
杨瑞  董丽  陈嵩嵩  成卫国  曹俊雅 《化工学报》2019,70(7):2439-2447
从工业废气中回收分离乙烯(C2H4)具有重要意义,选用了三种低黏度二氰胺类离子液体,分别测定了293.15~333.15 K下其密度、黏度等物化性质,研究了其对乙烯(C2H4)吸收性能。采用非随机(局部)双液体模型(NRTL)关联了三种二元体系溶解度数据,实验值与计算值的平均相对偏差均小于3%。结果表明,低黏度二氰胺类离子液体对C2H4气体吸收性能良好,其中阳离子侧链长度增加和羟基功能团引入可增强对C2H4溶解度。同时,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二氰胺盐([Bmim][DCN])经过3次的吸收解吸循环,仍可以保持较好的C2H4吸收性能,表明该离子液体循环稳定性好,而1-丁基-3-甲基咪唑二氰胺盐([Bmim][DCN])对乙烯吸收量较高,具有作为C2H4吸收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993.
杨宁  周云龙  马书生 《化工学报》2019,70(z2):169-180
在重质原料液的射流阶段降低反应温度会导致液体呈现不同的黏度,促使颗粒聚集形成不同尺寸的团聚结构,阻碍了原料液的热量传递,减缓了裂化反应的速率,颗粒团聚是流体焦化反应工艺面临的一个重要而又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选用水-沙系统模拟热态沥青-焦炭系统,利用气罩装置改进喷嘴结构,基于电导信号法测量多黏度液体射流过程的电导信号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不同条件下流化床内颗粒团聚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多孔气罩装置可以为喷嘴射流创造理想的稀相环境,避免了液滴在射流空腔以及交换区域的聚集和压缩;液体射流在床层扩散过程中可以观察到不同的流化阶段,即颗粒润湿阶段、团聚形成阶段、团聚隔离阶段;较高的气液比可以有效地阻止颗粒团聚,相比于较低的流化气速,较高的气速条件允许高黏度糖水溶液参与液体射流。本研究为多黏度液体射流过程颗粒团聚现象的在线监测提供了理论研究基础,确保了流化床内射流液滴与颗粒表面的良好接触。  相似文献   
994.
采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LaBaCoFeO5+δ阴极粉末,研究不同煅烧温度对晶体结构的影响.将等量的LaBaCoFeO5+δ和Ce0.8 Sm0.2 O1.9电解质粉末通过机械混合和煅烧制备成LaBaCoFeO5+δ-Ce0.8 Sm0.2 O1.9复合阴极粉末.研究了复合阴极粉末的化学相容性、粒度分布、热膨胀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LaBaCoFeO5+δ固相反应的最佳温度为1200℃,LaBaCoFeO5+δ和Ce0.8 Sm0.2 O1.9之间没有发生明显的反应,复合阴极粉末的中位径D50为2.441μm.LaBaCoFeO5+δ-Ce0.8 Sm0.2 O1.9复合阴极比LaBaCoFeO5+δ阴极组成的单电池在800℃的极化电阻下降了约48.7%,而最大输出功率密度提高了约82.5%,表现出更好的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995.
以1-甲基咪唑和氯代正丁烷为原料,合成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离子液体;以醋酸锌[Zn(Ac)2]、硫酸锌(ZnSO4)和氯化锌(ZnCl2)为锌源,在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离子液体和丙氨酸体系中与硝酸铈反应,经水热合成法制备得到Ce掺杂的纳米ZnO。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UV-Vis)、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和红外光谱(FT-IR)对产品进行表征。以亚甲基蓝(MB)为目标降解物,采用UV-Vis检测,考察了Ce掺杂的纳米ZnO的光催化活性。研究表明,焙烧温度对光催化的晶体结构和光催化活性产生较大的影响;2%Ce/ZnO、焙烧温度为500℃、催化时间为30 min、亚甲基蓝用量0.05 g、pH值为10时降解率可达99.5%以上。  相似文献   
996.
采用1-乙烯基-3-正丁基溴代咪唑离子液体([VBIM]Br)为脱除剂,在β-环糊精协同作用下萃取溶剂油中的萘。本实验考察了不同单因素条件在[VBIM]Br离子液体与β-环糊精共同作用下对溶剂油中脱萘率的影响,同时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脱除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VBIM]Br离子液体与β-环糊精共同作用下对萘的萃取率比单独利用[VBIM]Br离子液体提高了15%以上,萃取率达到90%以上。离子液体简单回收后,重复使用5次过后,脱除率仍在80%以上。实验通过红外分析和紫外光谱分析了[VBIM]Br离子液体协同β-环糊精脱萘的机理,与[VBIM]Br离子液体协同作用下,β-环糊精对萘存在包合作用,实现了对溶剂油中萘的脱除。  相似文献   
997.
易兰  李文英  冯杰 《化工进展》2020,39(6):2066-2078
为了实现煤基液体各组分利用价值最大化,本文综述了离子液体和低共熔溶剂对组分组成复杂的煤基液体进行高效萃取分离的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离子液体和低共熔溶剂的性质及分类;其次根据分离目标的不同,将离子液体和低共熔溶剂对煤基液体典型组分的萃取分离分为四个方面进行阐述:煤基液体提酚、燃料油萃取脱硫、燃料油萃取脱氮、芳烃和脂肪烃的分离。分析表明,离子液体和低共熔溶剂对实际煤基液体的提酚效果较好,能分离出绝大多数的酚类化合物;燃料油萃取脱硫时,离子液体和低共熔溶剂对实际煤基液体的单次脱硫率均不高,需3~5次重复萃取后才能获得理想效果;燃料油中的碱性及非碱性含氮化合物很难被同一种离子液体或低共熔溶剂一次性分离出,导致实际油品的脱氮率较低;大多数离子液体和低共熔溶剂进行芳烃和脂肪烃的分离时不能获得理想的分配系数和选择性,尚无法用于实际芳烃和脂肪烃的分离。氢键、π-π、CH-π、范德华力等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差异是实现离子液体或低共熔溶剂进行煤基液体典型组分分离的主要原因。依据分离对象,设计合适的离子液体和低共熔溶剂,提高实际煤基液体分离时的萃取率和选择性;分析并解决离子液体和低共熔溶剂用于实际煤基液体各组分分离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势必会推进煤基液体高值化分离的工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998.
999.
无溶剂下以功能化酸性离子液体4-(3-磺丙基)吗啡啉硫酸氢盐([C3SO3Hnhm]HSO4)为催化剂,催化β-萘酚和芳香醛合成苯并氧杂蒽。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反应条件,并考察了该离子液体的重复使用性能。结果表明,当苯甲醛用量为0.005 mol,β-萘酚与苯甲醛摩尔比为2∶1,催化剂用量为苯甲醛的6%,100 ℃下反应10 min后苯并氧杂蒽的产率达到91%以上。[C3SO3Hnhm]HSO4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其催化活性下降不明显,为苯并氧杂蒽类化合物的绿色合成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杭州化工》2009,(1):15-15
国际上首个使用离子液体合成三聚甲醛技术工业化试验取得成功。与传统技术相比,离子液体合成三聚甲醛技术是一项清洁合成技术。可减少环境污染和设备腐蚀,极大地降低投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