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763篇 |
免费 | 1041篇 |
国内免费 | 932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984篇 |
综合类 | 1424篇 |
化学工业 | 3333篇 |
金属工艺 | 2177篇 |
机械仪表 | 1297篇 |
建筑科学 | 1110篇 |
矿业工程 | 849篇 |
能源动力 | 446篇 |
轻工业 | 698篇 |
水利工程 | 306篇 |
石油天然气 | 453篇 |
武器工业 | 95篇 |
无线电 | 1716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957篇 |
冶金工业 | 1348篇 |
原子能技术 | 156篇 |
自动化技术 | 138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1篇 |
2023年 | 562篇 |
2022年 | 613篇 |
2021年 | 783篇 |
2020年 | 524篇 |
2019年 | 579篇 |
2018年 | 243篇 |
2017年 | 466篇 |
2016年 | 423篇 |
2015年 | 518篇 |
2014年 | 1041篇 |
2013年 | 777篇 |
2012年 | 919篇 |
2011年 | 953篇 |
2010年 | 867篇 |
2009年 | 863篇 |
2008年 | 1010篇 |
2007年 | 886篇 |
2006年 | 828篇 |
2005年 | 847篇 |
2004年 | 717篇 |
2003年 | 659篇 |
2002年 | 547篇 |
2001年 | 544篇 |
2000年 | 477篇 |
1999年 | 398篇 |
1998年 | 463篇 |
1997年 | 387篇 |
1996年 | 364篇 |
1995年 | 358篇 |
1994年 | 389篇 |
1993年 | 306篇 |
1992年 | 316篇 |
1991年 | 272篇 |
1990年 | 269篇 |
1989年 | 242篇 |
1988年 | 39篇 |
1987年 | 27篇 |
1986年 | 20篇 |
1985年 | 21篇 |
1984年 | 18篇 |
1983年 | 11篇 |
1982年 | 13篇 |
1981年 | 9篇 |
1980年 | 2篇 |
1965年 | 2篇 |
1951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用线性扫描伏安法 (LSV)、循环伏安法 (CV)和微分脉冲伏安法 (DPV)等电化学手段研究了 2 ,4,6 三氨基嘧啶 (TAP)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 :该化合物在玻碳电极表面存在吸附特性 ,在 0 .1 0mol·L- 1 的 pH 5 .0Britton Robinson (B R)缓冲溶液中于1 .2 0V(vs.Ag/AgCl)处有一灵敏的氧化峰。在选定的最佳条件下 ,其浓度在 8.0× 1 0 - 6~ 3.2×1 0 - 4 mol·L- 1 范围内与氧化峰电流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检测限为 6.5× 1 0 - 6mol·L- 1 。 相似文献
93.
铅酸蓄电池负极铅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几种负极极板的典型配方,建议在干荷电极板中使用液体石蜡为防氧化剂,它能与木素磺酸钠匹配,有良好的充电接受能力。建议在阀控固定型蓄电池的负极配方中不加有机膨胀剂;建议负极中各种辅助材料进行预先混合。 相似文献
94.
95.
XS快速计算编程法,对于常见的直线与直线相交(LL型);直线与圆相交或相切(LR型);圆和圆相交或相切(RR型);乃至于非圆曲线、二点共圆、三点共圆和三切圆的求解,都不需要找计算关系式,也不需要列联立方程组,也无需另外作图,只需 相似文献
96.
97.
为优化设计盘间距,本文采用不同盘间距比值的双盘桩模型对其进行抗拔能力试验。使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对双盘桩上拔期间桩周土的破坏进行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当盘间距比值为6或8时双盘桩的抗拔力达到峰值;当盘间距比值小于6时,上盘比下盘承担更多荷载;当盘间距大于8时,下盘承担更多荷载。 相似文献
98.
电极材料对聚乙烯中空间电荷注入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低密度聚乙烯(LDPE)热压成0.5mm左右厚的薄片,在其两侧热压上或者镀上电极,再加+40kV高压和-40kV高压注入电荷,采用压力波(PWP)法测量注入过程的空间电荷分布,并对测量数据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比较,旨在对采用不同电极材料(高聚物半导电电极、铝、金、铜等金属电极)的低密度聚乙烯电荷注入进行较为系统的比较和总结,并对注入机理进行探讨。实验结果证明这几种金属电极材料的逸出功越大则越不利于空间电荷注入。 相似文献
99.
多元复合稀土钨电极作为替代钍钨电极的无辐射钨电极材料,其应用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但二者生产过程的环境影响并未开展定量评价。研究采用生命周期评价(LCA)的方法对多元复合稀土钨电极和钍钨电极从“摇篮”到“大门”的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进行研究,功能单位定义为分别生产1 t直径2.4 mm多元复合稀土钨电极和钍钨电极。结果表明,两种钨电极的环境热点均为上游原料阶段钨粉和氧化钨,分别占总环境影响的78.56%和55.15%;在工艺链中环境热点为烧结工艺,分别占总环境影响的9.50%和32.30%。两种钨电极的环境影响比较结果显示,相比于钍钨电极,多元复合稀土钨电极可降低35.81%的总环境影响,具有环境优势。对两种钨电极资源消耗、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3类环境影响类型贡献结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上游原料对这3类指标贡献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