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88篇
  免费   259篇
  国内免费   640篇
电工技术   3990篇
综合类   154篇
化学工业   152篇
金属工艺   44篇
机械仪表   131篇
建筑科学   814篇
矿业工程   17篇
能源动力   85篇
轻工业   25篇
水利工程   44篇
石油天然气   8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14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1篇
冶金工业   27篇
原子能技术   11篇
自动化技术   137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191篇
  2022年   194篇
  2021年   223篇
  2020年   135篇
  2019年   252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185篇
  2014年   360篇
  2013年   247篇
  2012年   289篇
  2011年   267篇
  2010年   248篇
  2009年   254篇
  2008年   232篇
  2007年   246篇
  2006年   274篇
  2005年   180篇
  2004年   187篇
  2003年   190篇
  2002年   157篇
  2001年   128篇
  2000年   140篇
  1999年   116篇
  1998年   93篇
  1997年   88篇
  1996年   88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95篇
  1993年   100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77篇
  1990年   70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71.
为减少多雷区用110 kV复合绝缘子雷击闪络次数,文中在110 kV复合绝缘子上加装悬浮中间均压环,研究其是否具有提升绝缘子耐雷水平的作用。试验测定了正负极性标准雷电冲击电压下的U50击穿电压,并使用高速摄影仪记录了放电过程。结合电场仿真,对得到的试验结果进行了讨论。结果显示,靠近正极性固定电位均压环布置的悬浮中间均压环具有提升绝缘子耐雷水平的作用,文中布置方式下最高提升约10%,并伴随有绕过均压环放电现象的发生。结果表明,采用悬浮中间均压环可以提高110 kV复合绝缘子耐雷水平,对后续设计高耐雷水平复合绝缘子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2.
复合绝缘子运行中异常发热现象频发,其中老化与表面污秽是导致发热的主要原因。文中采用有限元多物理场仿真,结合实测获得的材料参数,分别建立了正常运行、湿热老化、局部涂污及整体涂污等4种典型工况下的复合绝缘子仿真模型,根据湿热老化以及表面污秽的不同发热特征,分别建立静电、电流场两种模型。通过电场计算分析发现:湿热老化后复合绝缘子沿面电场增大、界面电场降低;局部涂污复合绝缘子在涂污处电场稍微下降;整体涂污复合绝缘子由于沿面电流增大造成电场畸变严重。通过以电介质损耗为接口的耦合热场以及电流场⁃热场耦合的电热联合仿真与试验结果对比发现:正常与局部涂污复合绝缘子基本无温升;湿热老化与整体涂污复合绝缘子温升明显,但温度梯度方向相反。仿真计算所得绝缘子最大温升位置与试验结果相同,试验结果与仿真计算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73.
近年来,中国南方湿热地区复合绝缘子和室温硫化硅橡胶(reem temperature vulcanized silicone rubber,RTV)涂料表面发现了较严重的藻类覆生现象,大大降低了复合绝缘材料表面的憎水性,影响其电气性能。传统绝缘子清洗方法存在生物污秽层难以根除等问题。文中以绝缘子表面常见的小球藻为研究对象,通过细胞破胞率、光合活性和叶绿素a质量浓度等测试手段,表征喷涂杀藻剂过后藻细胞的生长情况,探究喷涂杀藻剂对在高温硫化硅橡胶覆生的藻类生长抑制效果。研究发现,采用摩尔质量分数为0.025 mol/L的1427母液(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作为杀藻剂,杀藻剂剂量大于0.2μL/cm^(2)对单位面积密度为2.5×10^(7)个/cm^(2)的小球藻有灭活效果,杀藻剂剂量越大,灭藻效率越高;杀藻剂作用于藻细胞上首先会抑制其光合活性,并引起细胞破裂和叶绿素减少,最后实现细胞完全被分解。喷涂剂量为0.4μL/cm^(2)及以上杀藻剂,能在至少10天内对空气中再次附着于硅橡胶上的藻细胞产生较好的抑制效果。在现场应用上可喷涂剂量为0.4μL/cm^(2)杀藻剂,对绝缘子表面藻类灭活和抑制生长。  相似文献   
74.
鸟粪闪络是架空输电线路涉鸟故障的主要形式之一,严重影响电网的运行可靠性。为明确不同因素对110 kV复合I型绝缘子鸟粪闪络的影响情况,通过设计并搭建试验平台模拟鸟粪闪络试验,研究鸟粪粘度、电导率、有无均压环对鸟粪闪络的影响;通过电场仿真,研究鸟粪滴落路径对鸟粪闪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距离复合绝缘子大伞裙边沿15~21 cm情况下,鸟粪粘度越大,闪络概率越高,粘度相同,鸟粪电导率越大,闪络概率越高;复合绝缘子安装均压环比不安装时更易发生闪络; 鸟粪平面与导线平面越靠近,临界闪络距离越大且不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75.
76.
绝缘子的作用是支撑导线,确保导线与杆塔、大地之间有足够安全距离。保证健康绝缘子片数符合设计要求对于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有着重大的意义,因此及时更换零值绝缘子十分必要。针对目前更换绝缘子的卡具操作复杂、工作效率低、无法通用多种型号绝缘子的问题,研制了一种新型更换绝缘子装置。  相似文献   
77.
普通钟罩型绝缘子在输电线路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应用,以XP 70型绝缘子为研究对象,利用仿真软件建立多物理场耦合模型,分析绝缘子附近流场与绝缘子表面所受压力后得到如下结论:空气场在经过固体绝缘子时将在绝缘子下表面凹槽部分产生低速涡流区,该区域有利于固体颗粒的降落沉积;绝缘子迎风侧与背风侧所受绝对压力大小相等,气体在经过绝缘子时将在背风侧发生回流,该区域速度较低,易于污秽颗粒的沉积。  相似文献   
78.
绝缘子缺陷严重影响输电线路安全,航拍图像绝缘子缺失的有效识别是无人机线路巡检。提出一种轻量级网络的绝缘子缺失检测模型,使用轻量级网络MobileNetV3替换YOLOv4模型的CSPDarknet53网络。以分割性能和计算速度为判据,综合分析比较了YOLOv4模型和使用轻量型网络对其主干网络替换后的模型在绝缘子缺失检测上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筛选的YOLOv4-MobileNetV3轻量级网络绝缘子缺失检测模型能够准确定位图像中单、多目标绝缘子;改进后YOLOv4-MobileNetV3检测模型比原模型的体积减少了78%,FPS提升了4.85 f/s,而mAP仅降低0.6%。提出的绝缘子缺失检测方法能够满足无人机电力线路巡检的需求。  相似文献   
79.
为解决传统污秽检测方法对输电线路绝缘子污闪防治的局限性,采用非接触式、高分辨率的高光谱成像技术对污秽在线检测技术进行研究。为有效提取反应污秽度的光谱特征并削弱冗余与干扰信息的影响,提出一种小波包能量谱特征优化的绝缘子污秽等级识别技术。首先,对不同污秽度的绝缘子样品的光谱图像进行背景分割,提取均匀覆污区像素点光谱均值曲线;其次,对不同图像的光强均匀度差异、环境噪声进行预处理,并通过导数变换提升不同污秽等级间的可区分性。再次,对预处理后的谱线进行小波能量谱特征提取。最后,基于所提特征建立基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 SVM)的污秽等级识别模型。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采用全波段数据或PCA特征数据作为输入,基于小波能量谱特征建立的支持向量机(SVM)污秽等级识别模型对样品识别准确率达到99.8%。#$NL关键词:关高光谱成像;绝缘子污秽等级;小波包能量谱;支持向量机#$NL中图分类号:TM933  相似文献   
80.
近年来,盐城德隆镍业厂区附近数次发生输电线路外绝缘放电、污闪现象,且采用复合绝缘子后仍不能得到有效抑制,而临近的化工区却没无该情况发生。因此,本文对盐城电网辖区内镍厂、化工厂绝缘子进行污秽取样,开展了污秽化学成分分析测试,包括阴阳离子含量、不溶物元素组成、主要化合物成分等;继而基于成分分析结果,开展了混合污秽下的污闪特性试验,得到了不同污染源典型污秽成分下复合绝缘子的闪络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化工厂和镍厂附近绝缘子污秽成分有一定的差异,体现在镍厂污秽成分含硝酸盐较多,而化工厂附近含氯盐较多;对于一大两小型复合绝缘子,其在镍厂典型污秽下的闪络梯度要比化工厂低5%-10%;对于重工业粉尘地区的外绝缘配置,建议采用一大一小型绝缘子来提高电气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